首页 -> 2008年第8期

用文学的方式进行审美教育

作者:陈玉福




  文学教学在新课程背景下确立了崭新的定位:“感受文学形象,品味文学作品语言与艺术技巧的表现力,初步鉴赏文学作品。”以此来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优美语言,弘扬民族优秀文化,激发爱国主义情感,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和一定的审美能力。培养高品位、高素质人才,语文教育势必要加强文学课教学。“文学即人学”,阅读古今中外优秀的文学作品,可以塑造人的灵魂,也可以丰富人的情感;可以磨砺人的意志,也可以陶冶人的情操;可以净化人的心灵,也可以提升人的品质。加强情感教育与审美教育,重塑人文精神,完成自我超越。因此必须注重文学课教学,加强文学素养教育。
  
  一、抓住文学作品教学的切入点——立足语言感悟
  
  语言感悟是中学文学教学的切入点,也是文学鉴赏的立足点。新课程标准规定:“语文教学要培养语感”,要求“揣摩、品味,多角度进行语言感悟”。因此要注重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敏感性、快速领悟性与直觉思维性。要捕捉语言的意蕴,语言感悟力就显得至关重要。那么具体教学中应如何操作呢?
  (一)朗读中感受体味,培养语感。
  朗读历来是文学教学的重点环节与手段,必须让学生放声朗读,感受言中之情,领悟弦外之音。努力去把握作者在文章中闪动的情感脉搏,静心去倾听作者在优美的语言文字中潺潺流淌的心灵声响。讲授郭沫若的《天上的街市》和《静夜》与光未然的《黄河颂》,可让学生先听读(录音朗读或范读),然后放声多遍朗读,读中品味,其婉约与豪放的风格与文气就可感,恬静略带忧郁与激越豪迈的形象与情怀就可鉴。
  (二)拓展课外阅读,延伸补充。
  不仅在课堂上要加强语言的涵泳,课外也要开阔学生的阅读视野,加大学生的阅读量,拓展学生的言语境界。利用语文课本、读本、新课标规定的必读篇目以及其它的美文时文,同时把语言学习与生活体验结合起来,真正体现语感培育取法于课堂,得益于课外的原则。
  (三)潜心品味鉴赏,提升能力。
  立足于语言感知,通过多角度、不同程度的语言揣摩,能够培养学生的语言敏感度与直觉思维力。如鉴赏诗句“春风又绿江南岸”、“前村雪地里,昨夜一枝开”、“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通过品读,感悟其“绿”之境界、“一”之精妙、“雪”之形象。教学中就比较容易进入文学作品的内在蕴涵与情感境界,从而实现文学阅读教学与鉴赏由外向内的最佳切入。
  
  二、找准文学作品教学的共鸣点——催生情感体验
  
  刘勰曾言:“情者文之经,辞者理之维,经定而后维成,理定而后辞畅,此立文之本也。”一切文学作品都有内在的情感脉络,解读、赏析文学作品就必须探本求源,把握文学作品的内在情感的律动,找出共鸣之点。
  (一)利用文本优势,调动情感体验。
  我们要充分利用文本优势,构建文学教学情感体系:忠诚爱国情如《最后一课》;亲情如《散步》;真挚友情如《故乡》;悠情如《秋天》;哀愁如《静夜》;豪情如《观沧海》,等等。在文学作品教学之中,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利用自己原有的生活经验和情感积蓄,在优秀的文学作品内在情感因素的驱动下,加大情感熏陶,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
  (二)精读精析,加深情感体验。
  通过老师慷慨激昂、声情并茂的精析,加深学生情感体验的力度。如范仲淹的《岳阳楼记》的情感教学情景:品读结合,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来理解和认识“一阴一晴”两种不同的情景而带来的“一悲一喜”两种不同的心情,通过教师的课堂调控:作者、“古仁人”、“迁客骚人”的悲喜观之间有何区别与联系?你的悲喜观如何?你所追求的是何种悲喜观、苦乐观?学生对作者追求古仁人的那种悲喜观便会产生强烈的共鸣:身处逆境不自悲,身处顺境不自喜。学生也就自然而然地得到了一次情感的熏陶和精神的洗礼。
  
  三、把握文学作品教学的关键点——拓展思维空间
  
  在文学阅读教学中,积极的思维运作是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为主导,共同参与课堂教学。通过学生的语言感悟,引发较为强烈的情感体验来实现的。
  (一)拓展鉴赏视野,训练发散思维。
  “学生思维的双翼不能为教材所禁锢”,因此,引导学生鉴赏文学作品,须立足于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理应拓展鉴赏视野,作发散性多向思维训练。如学习冰心的《纸船》后,补充阅读《小桔灯》、《再寄小读者》及《繁星》、《春水》中的几首诗歌,就会对冰心及其作品形成了一个较为全面的认识,从而能更好地把握她作品中“爱”的主题和她淡雅隽永的语言。
  (二)引入问题,设置悬念,激发创新思维。
  教学中,引导学生进入文本情境,达成与文本的对白,形成自己对文本的独特体验并充分尊重学生的这种阅读体验;把文学文本作为一个开放的思维场,其中有许多“空白”和“未定点”,让我们的学生填补,见仁见智,“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让学生自主体验人物形象的丰富性。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是自主体验,发现知识;教师只需对学生的发现给予评点,对学生的阅读方法指导,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四、抢占文学作品教学的制高点——渗透审美教育
  
  新课程标准也明确规定要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和一定的审美能力。在文学教学中,应该切切实实地引导学生以至性的童心与至情的爱心去捕捉美的身影,发现美的踪迹,感受美的愉悦,领略美的魅力,把美育作为文学课教学的制高点。
  (一)寻找美点,加强审美积淀。
  新教材中的文学作品可谓文质兼美,找出不同作品的美点,加强审美积淀。比如欣赏《安塞腰鼓》借助文字表现出来的恢弘气势,可以产生听觉共鸣的那种铿锵激荡的音乐美;阅读《散步》,我们可以时时刻刻感受到人性所散发出来的那种至真、至善、至美的人情美;欣赏唐诗,我们就可以体会到王维等诗人“诗画互映的意境美”,等等。
  (二)盛情美读,强化审美感悟。
  鉴赏文学作品,就要把握文学语言,就必须引导学生声情并茂的朗读。俗话说:“三分文章七分读。”美读时“文章入于眼,其气出于口,其声闻于耳,其旨记于心”,可以充分感受语言的张力与丰富的意蕴,读出语气、语感、语趣、语味,体现文学语言的生动性、形象性、情趣性、哲理性等,加强对文学语言的审美感悟。
  (三)分析意(象)境,培养审美情趣。
  在文学作品教学中,通过意象分析,进入文学作品本身所营造的意境之中,从而把握文学作品所展示的意象与内在的意蕴,从而引导学生加强审美体验,提高审美情趣。比如解读台湾诗人余光中的《乡愁》,要充分把握诗歌中诗人精心捕捉的四个意象:“邮票”“船票”“坟墓”“海峡”,理解了这四个比喻性的意象,就能触摸到内在的诗歌情感意蕴,即表达了海外游子对故国的思念。“立象以尽意”,从而引导学生把玩诗中意象,体味个中情感与情调,激发了审美情趣。
  (四)注重涵养,提升审美品位。
  在人类历史的进程中,涌现了大批的文化名人。如“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孟子,“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屈原,“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杜甫,“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胸怀天下黎民苍生忧与乐的范仲淹,“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的曹雪芹;还有高尔基、安徒生、莫泊桑,等等。其人性美与人情美闪烁着民族精魂与高风亮节,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既增强自身文化力,又可以涵养人文素质,提升了审美品位。
  
  五、张扬文学作品教学的终极点——崇尚人文关怀
  
  “文学即人学”,因此在文学教学中应充分体现人文精神。课堂教学以人为本,推崇人本思想,贯穿民主意识,营造尊重差异、自由发挥、个性张扬的氛围,体现文学课课堂教学的人文终极关怀。
  (一)以人为本,尊重学生体验。
  以人为本,尊重差异,在文学阅读时就必须打破标准化的束缚,以极大的爱心宽容学生的不同理解;同时由于文学本身的多义性、不确定性及文本的空白,而学生的认识水平与思想高度的限制,其片面性与错误在阅读中是难免的,因此在教学中应善待学生的童稚与天真,以老师的热情与包容,努力唤起学生思想的共振,心灵的契合,真正体现对学生的人文关怀。
  (二)反对教学陈式,熔铸教学新理念。
  在教材处理上,体现文学教学的情趣、理趣、旨趣以及由此产生的美趣。给学生以全新的心理感受与视角冲击。努力打破以往文学课“强化”的政治说教、思想负载,还文学教学以本来面目。
  反对不重视文学作品的整体把握、诗意感悟、情感熏陶,而是把文本肢解得支离破碎,面目全非。课堂成了老师个人施展“才华”的舞台,学生没了思考的空间;我们必须将课堂还给学生,让文学课堂成为学生人文精神熏陶的文化家园。
  反对置学生的个性要求于不顾,奉行“训练为主线”的思想,大搞题海战术,只把语文当工具,把训练当手段。如此只能使学生丧失兴趣、封杀个性。必须立足新教材,引入尝试性、发现式、问题型学习策略,结合探究性学习,在文学教学中构建主体参与、主动探究型教学模式,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的整合,营造宽松、新鲜、活泼、现代的教学氛围,给学生以人性化、个性化的体验,体现语文教学的人文关怀。
  
  陈玉福,北京通州区运河中学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