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8期
在朗读古诗词中渗透文学教育
作者:李锦意
古诗词是文学作品的最早样式,当初它是配乐歌唱的。由于时代的发展,今天已很少有人唱读了。但古诗词适合读的特点却是众所公认的。我认为,读(朗读或诵读而不是默读)是古诗词教学的第一关,初读、熟读、诵读,是师生感知诗词内容,接受文学熏陶的重要一环。
一、初读感知,感受古诗词的音乐美。
古诗词有着鲜明的节奏,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押韵,同类的音韵在同一位置上重复,构成了声音的回环的美;二是大体整齐的语言形式,在一首诗词中,字数基本相等,句式两两相应,停顿也大抵整齐。因这两个特点,古代诗词形式整齐,停顿分明,音韵和谐,读来琅琅上口,怪不得三岁孩童也能咿呀几句。诗人将自己的人生态度、情感体验诉诸文字,融入节奏,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结合,造就了诗词和谐的韵律,如音乐般或舒缓,或急促,或雄壮,或低沉,读之口,听于耳,动入心:既有“无言独上西楼”的凄愁悱恻,也有“西北望,射天狼”的悲壮慷慨;既有“飞流直下三千尺”的激情赞颂,也有“清泉石上流”的清新描写;既有“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豁达友情,也有“峰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的依依离愁……万语千言,尽在节奏中。
因古诗词特有的节奏,教学古诗词,首先就要从读入手。初读一首诗词,此时学生对诗歌内容与诗人情感全然不知,但并不妨碍他们感受诗词韵律之美。好比一首好听但陌生的歌,优美的曲调就能吸引人,歌词是什么倒暂不在乎。记得我小时候学习《望庐山瀑布》这首诗,“瀑布”是什么?没见过;开头一句中“日照香炉生紫烟”我也不甚明白:“香炉”是什么样子?我根本不懂,那时乡下哪见过这用具呢?其时我却也读得摇头晃脑:响亮的童音,整齐的句式,高昂的调子,分明的节奏,怎能不感染人呢?
初读时,教师宜适当介绍诗词的创作背景、作者的相关经历,有条件的还可以借助现代媒体辅助教学,多管齐下,营造氛围,从听觉、视觉等感官方面创设朗读的情境。然后,老师再进行富有个性的范读或播放录音朗读,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初读阶段,学生也许不懂得诗词的内容,读顺口了,语调高低、语速快慢、停顿的规律等,心中形成了特定的旋律,从这特定的旋律里也能感悟出诗词传达出来的情感,于不自觉中获得对古诗词的韵律、风格的感性认识。教学中发挥诗词特有的韵律美,先声夺人,让学生从听觉上感受古诗词的音乐美,思想上培养对文学的兴趣,逐步提高文学素养。
二、熟读加深,感悟古诗词的意境美。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在读中把握诗词内容。古代诗词以写景、叙事居多。今之学者要真正达到与古人共鸣的地步,需要“披文入情”。“披文”就是从字词入手,把握内容。给学生诠释一些诗词句是应当的,我是不太赞成把诗词翻译成现代汉语的。把古诗词句译成现代汉语,一览无遗,索然无味,即使译成现代诗歌,也失去了原诗词的韵味。好比保鲜箱里的肉食,不可能原汁原味。况且,有些句子,根本不必翻译,它本身就明白晓畅,比如“李白乘舟将欲行”;有些句子,即使译成现代汉语,学生也未必理解,因为学生们还没有这样的阅历,如“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译完后,剩下的事就应让考古学家去做了。理解诗句内容,能全弄明白固然好,“半懂不懂”或曰“不求甚解”也是客观允许的。朦胧的思维状态,也可以孕育出实在的诗情诗趣,雾里看花花亦美。
“披文”而后“入情”。古诗词作品富有感染力,在反复朗读中,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凭借洒脱的想象,再现诗词画面(场面),进入意境。在这特定的体验中,能更准确地把握理解作者寄托在诗词中的态度和情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通过体验,净化心灵,丰富情感,培养语感,提高理解能力和鉴赏能力。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描绘的就是一幅情景相生的画面:夕阳中,枯藤缠绕着老树,乌鸦停在枝头,让人感到荒寂落寞;坐落在小桥流水边的人家,虽然带给行人一丝生机,然而流落异乡的游子见之,只能更增思乡愁绪。叙事诗虽没有这样完整的画面,通过人物场景的再现,学生也能体验作者的爱憎。“两鬓苍苍十指黑,满面尘灰烟火色”的卖炭翁,“回车叱牛牵向北”的宫使,读着这样的句子,贫弱的不幸者与“耀武扬威”者的形象历历在目,学生通过自己的联想想象再现“抢炭”场面。这些场景“似曾相识”,学生还是较易体验的;但像咏史类的作品,学生进入意境体验就较难。如前文提到的杜牧的《赤壁怀古》,单凭一把“锈戟”展开想象,过于空泛。这就需要教师结合作品的背景和作者的用意进行解说,并用教师自己的感悟体验引导学生揣摩作者“对历史的感慨”。这一体验虽不如前两首那样可以由模糊走向清晰,但反复朗读涵咏,苍劲略夹悲愁的韵律,可以引发学生对战争、对历史的思考。思考的结果可能与作者的观点有异,但重要的是过程,学生只要是用“心”在思考,就能接受文学作品的熏陶教育。
三、诵读升华,激发学生再创造。
熟读中,学生体验了诗词意境,领悟了诗词主旨。但这种领悟体验,还只是由老师在特定的朗读氛围中引领形成的,很大程度上它只有共性,缺乏个人独特的理解,张三李四眼前脑中展现的可能会是同一个画面,如同一张底片冲洗出来的千万张雷同的相片。学生都只是领悟到了古诗人的情感,知道游子在悲秋思乡,同情炭翁境遇悲惨。如果将文本烂熟于心,脱离文本,抛开文本,进行诵读,学生就会有更独特的感悟,可能出现情感的升华,进行艺术再创造,在这一过程中逐渐形成自己的审美观、价值观。这就是诵读的目的。实现这一目的,更多地依赖于学生的语文兴趣、文学素养及个性品质特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才会有读的可能;有了一定的文学素养,能更快地形成并进入新的意境;浪漫激情抑或多愁善感的,更易产生读的冲动。
诵读阶段,宜多用个人读的形式,语速、语调、重音、快慢等节奏韵律会随个人的心境率性而为。“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城市孩子诵读时,脑海里能想象出绿树环绕山村的美丽画面,影像毕竟有些模糊,情感上自然要打折扣;身处高楼林立、人嚷车喧的闹市的他,语调中更多新奇,眼神中流露憧憬;如果是境遇不佳的孩子,他又会沉醉在这宁静的山村美景里流连忘返。同一句诗,农村孩子读它,脑海中也能展现绿树绕村、青山远斜的山村图,他还会想到自己村子的风光,与诗人的描写进行比较,在感叹诗人妙笔生花的同时,也许会认为诗人有粉饰之嫌,也许在为自己村子的秃树荒山而愧叹(或为家乡的青山绿水而自豪)。无论是哪一地域的孩子,在诵读中进入境界,又超越了诗人的境界,进行了艺术的再创造。这时候,他诵读的诗词是古人的,抒发的情感却是自己的。读着读着,他还可能情不自禁地拿起笔来抒写一曲。此情此境,还有比这更动人的吗?
在古诗词朗读中渗透文学教育,“读”是“入境”的台阶,“读”是“出境”的天梯。师生牵手,一路读诵一路攀升,径入瑰丽的文学圣殿。
参考文献:
《让古诗词教学回归文学本位》 恩施市舞阳中学 肖兴明
《新课改下的古诗词教学策略》 育星教育网
《谈谈古典诗词的节奏》 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 张国鹏
李锦意,教师,现居湖南安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