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8期
情感在教学中的作用
作者:李玉珍
一、情感能增强教师的角色魅力
当代教学论指出,教学过程是师生之间情感交流,心理互换的过程。通过情感的传递去影响学生,能很好地达到课堂最佳效果。一个优秀教师的魅力不仅具有渊博的知识、出色的才能、精湛的技艺,还必须拥有良好的人格。教师的人格是影响教育教学的重要因素,是任何东西都不能替代的。教育心理学认为,教育者的个人威信与教育效果呈现出较为明显的一致性。教师的道德品质、修养、爱好、人格、情趣等在言传身教中潜移默化地塑造着学生的心灵,影响着学生的心理。教师的道德品质是通过热爱学生、全面系统的传授知识、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体现出来的。诲人不倦既包括耐心的传授知识,也包括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培养。教师默默奉献,甘为人梯,这种精神打开了学生们的心扉,照亮了他们前进的道路。教师要以宽广的胸怀,积极的心态去对待每一位学生,要以自身的高尚师德和人格魅力感染学生,尊重、关怀和理解学生,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关怀和爱护,产生愉快的情绪体验,学生对老师就会更加尊敬,更加信赖,更加敬佩。学生都有天然的向师性,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引起学生的高度注意,并通过眼睛在自己的心灵底片上留下影像。杨霁朝对苏步青的培养,寿镜吾对鲁迅的影响,杨怀中对毛泽东的教育都对这些名人的成长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学生对教师的崇敬之情是真诚的,它不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消失,即使学生两鬓斑白,取得高于老师的成就时,老师的形象仍然留在学生的脑海中。你说到做到,学生就言必信,行必果。你办事认真,一丝不苟,学生就可能养成踏踏实实、坚持不懈的精神。正如乌申斯基所说的:教师的人格,就是教育工作的一切。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是任何教科书,任何道德箴言,任何体罚和奖励制度都不能代替的一种教育力量。因此,教师在学生中享有较高的威信,是搞好班级工作和教育好学生的前提和保证。教师要用自己渊博的学识和丰富的人生阅历,做学生成长路上的知心朋友和引路人,成为学生健康心理、健康品德的促进者、催化剂,引导学生学会自我调适、自我选择。正如夸美纽斯说的“教师的职业是用自己的榜样教育学生”。
二、情感是教师取得教学成功的关键
教学是一门复杂的艺术,教师要取得成功,不仅有赖于丰富的知识、良好的品德及合理的能力结构,而且还取决于教学过程中是否运用了自己的感染力。因为教师的劳动对象是学生。他们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是一个不成熟的人,是一个正在成长的人。教师劳动的根本目的,就是促使他们的发展,促进他们从不成熟走向成熟,为他们的健康成长创造条件、提供帮助和指导,最终把他们培养成国家需要的创新型人才,使教育获得成功。如果教师在教育学生时,只晓理,不动情,干巴巴的说教,枯燥乏味,学生听起来昏昏欲睡,毫无兴趣,甚至反感。这样的教育方法不可能获得理想的教学效果。那么,怎样才能取得好的教学效果呢?心理学研究认为,情感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具有很强的感染作用。因此,教师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可以有意识地运用情感的感染作用提高教育教学的有效性。当学生因困倦无精打采时,教师的饱满精神会使他们受到感染而提起精神;当学生慌乱、注意力不集中是,教师的平静、专注,会使他们受到影响而集中注意力;教师进入意境,感情充沛的讲课,会唤起学生感情上的共鸣。教师能急学生之所急,想学生之所想,真诚地帮助每一名遇到困难的学生,就会如“春风化雨”,滋润每一名学生的心田,自然地拉近了教师与学生的距离,达到心与心的融通。课堂上,教师充分调动自己情绪的感染力,给知识、信息附加情感色彩,使课堂具有健康、融洽、充满温暖的心理和责任感的氛围。教师热爱学生、理解学生、关心学生,做学生的知心朋友,才能与学生建立起融洽的师生关系,达到师生心灵相通,教学相长,才能有效地教育和塑造学生。正如苏霍姆森斯基说:“教育技巧的全部奥秘就在于如何爱护儿童。”
三、情感是学生取得学习成功的重要力量
常言说:“人是有感情的动物”、“人非草木,孰能无情”,就是强调了情感在人类生活中的重要性。爱是人类各种积极、美好情感的集中体现。积极的情感、爱,是推动处在一定社会位置上的人们去承担责任和义务的强有力的内在动力,同时也是推动一个人去理解社会对于自己承担的角色的期望与要求,并通过各种努力,去掌握、培养自己成功承担角色、承担责任和义务所需要的知识、能力和技能。当一个人的行为有了强大的内在动力,就能表现出行动的自觉性、积极性和主动性。美国心理学家证明了“罗森塔尔效应”存在。使我们看到,学生能否取得好的成绩,是与教师的期望相一致的。之所以有这样“神奇的期望效应”,实际上就是因为教师对学生的爱,只有教师热爱学生,理解学生,关注其成长,学生才会对教师有好感,并喜欢所教学科,努力取得成绩“回报”教师的爱。
四、情感是转化差生的良方
情感既是教育目的,又是教育的手段和方法。心理学家的研究证明,情感具有很强的感染力。教师的言行时刻都在影响和感染着学生,都会激起学生相应的情感体验;教师的真情实感能在学生的体验中产生愉快情感,教师的教育要求才能被学生接受,从而取得最佳效果。我相信每天给同学们一个良好的暗示,犹如每天在自己的心田里播下一粒良种,将来必有丰收季节的到来。我尊重、信任、善待每位学生。特别是对后进生的个别教育,尤其注意自己的情感,讲究方式、方法。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我时常用一个警句提醒自己:“世上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在课堂上,经常引用一些名人事例来激励学生,像贝多芬耳聋后继续进行音乐创作,用《命运交响曲》等壮美的乐章来实践人生的誓言:“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决不能让命运使我屈服。”当我激情洋溢地讲这些的时候,俨然已成为信念,坚定不移,意志顽强无比的强者,挥舞战旗,带领学生在生活的长路上勇敢前进。在教师的教学工作中,要情理交融、寓情于理,运用情感的力量去拨动人的心弦,以情感的交融带动思想的合流。使学生心灵受到感化。如班上廖某先天五音不全,个性孤僻。多次逃学回家,不愿读书。于是我多次翻山越岭到他家,邀他回学校,经常引用困境中磨练出的名人来启发他,鼓励他,并耐心地指导他作口语练习,组织同学们帮助他,增加他矫正口语不正的机会,也体现了同学们对他浓浓的关心和集体的温暖。在廖某任“值日班干”时,同样受到我的关怀,同学们的帮助。他逐渐改变了孤僻的性格,变成了一个爱读书,爱参与班级活动,努力完成作业的学生了。在一次文艺汇演中,我让他穿上演出服装,参加集体演出。我班获得一等奖,他脸上露出了甜甜的笑容。事实证明情感激励是开启智慧、打开潜力之门的钥匙,能让一个后进生光芒四射;是治疗自卑和狭隘的良药,且并不苦口;是人际关系的润滑剂,让人在舒畅和谐中走向顶峰。
五、情感是班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搞好教育工作的前提之一。良好的师生关系一旦形成,就会发挥十分显著的独特作用。在师生关系中,师生双方既有创造,更有交往,二者相互促进,实现各自的人生。尤其是师生关系的展开和师生交往过程,是学生获得人际体验和终身较好品质的重要源泉。实践证明,仅有渊博的知识和教育、教学能力,而不善于同学生建立友好、真诚的合作关系的教师,其教育教学不可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良好的师生关系能使学校、班级产生温馨和谐的气氛和奋发向上的生机,使师生的心情舒畅,心理相容,携手并进,使不良错误思想和行为得以抑制、淡化,既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又有利于完善人格的形成。一个班几十名学生,他们的情绪、兴趣和爱好等不尽相同。如果每个人都我行我素,各行其事,班集体岂不成了一盘散沙?教师如能用真诚的情感去热爱学生、关心学生、理解学生,就会受到学生的爱戴,就能沟通师生之间的心灵,学生就会亲近我们,从而在师生之间架起一座信任的桥梁,学生把教师当做可以依赖、信任的人。这样,学生也乐意和教师推心置腹地谈思想、谈学习、谈生活,心就会往一块儿想,劲就会往一处使,形成一个有凝聚力和向心力的班集体。
教学是一门艺术,要讲究方式、方法,要分析和研究学生的思想和情绪,乐于并善于情感投入,坚持“以情动人”,“以理服人”。完善教育之爱要从我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让我们每位教师为了祖国的振兴,为了民族的强盛,为了新一代的健康成长,把爱进行到底吧!
李玉珍,教师,现居广西临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