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8期

实施文学教育的几种策略

作者:吴 芳




  对于语文课程,不承认它的工具性是绝对不行的,但如果仅仅局限于它的工具性却又是远远不够的。可时下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加之人的心理趋向功利化,总想着短期见效应,使得语文教学中出现了一些理科化倾向,“只见工具,不见人”,只讲工具性,不讲人文性。这严重违背了语文课内在的特点,失去了语文课应有的美感,使得学生只会分析、归纳、综合,而得不到内在的情感体验和心灵共鸣。只有文学教育落实到实处,才能发挥语文应有的熏陶濡染作用,帮助学生培养健全的人格和健全的心理品质。
  文学教育在陶冶情操、塑造人格、建设精神家园及潜移默化、培养语感等方面都有着不可低估也无法替代的作用,那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落实文学教育呢?
  
  一、深刻挖掘文本中的人文精神
  
  在我们的教材中,处处存在着美好的情感,彰显着优秀的意志品质,如《我与地坛》中浓浓的母子深情,《老人与海》中硬汉子桑地亚哥永不言败的顽强意志,等等,我们面临的问题就是如何把它们挖掘出来。
  1.借助想象 情景再现
  阅读文学作品需要想象。作家靠想象把五彩缤纷的世界凝聚成文字,而读者则靠想象把文字中的内涵充分释放。如果只有对课文的分析,没有引导学生对文中的描写进行想象,那么,学生就不能对作品有主观的切入,对作品的理解只能是概念的,在阅读中就不会有情感的搏动与美的享受。所以没有想象的介入,课文就失去了文学美对人性的陶冶与净化。
  曾听一位老师讲《与朱元思书》,分析课文时提问:“为什么‘风烟俱净’能使‘天山共色’?”同学们讨论得很热烈,最后明白了这是由于空气清新,能见度高,所以天空和远山的颜色才一样湛蓝。然而“天山共色”到底是怎样的景象,却没让同学们想象一下,那身临其境的美妙又怎能感受得到呢?
  曾听一位老师讲《荷塘月色》,讲到荷塘上的清香时,老师提问“为什么这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讨论中学生一时难以说明。老师趁机介绍了极富理论性的通感原理,但同样没有让学生想象那是怎样的一种情景,又是怎样的一种感受。这里岂是简单的一种修辞所能完成的?这里有一种难以言传的意境,有一种用了心动了情的人性之美,闭目吟诵遐想,那将是怎样的一种艺术享受呢?
  本人在教授王熙凤肖像时,曾让学生闭眼想象那是一副怎样的眉眼,怎样的面孔。结果,同学们表情各不一样,有的会心微笑,有的把手放在自己的眉尾往上拉,以形成丹凤吊眉之势,有的在效仿‘粉面含春威不露’之态,一副皮笑肉不笑的笑面虎之样,后来在作文中,一同学写到与他人发生口角,看到对方怒目圆睁时,写出“我恨不得立即长出丹凤吊梢来与他对阵”的句子。可见当时的教学确实收到了实效,那种心理体验已融入到他的性格内涵中。
  在语文学习中,借助想象的文学教育能使语言文字与情景结合而深深印入人的脑海,从而使人受到文学的熏陶和感化,像“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只要我们发挥想象,就会有一幅诗情画意的美景呈现在脑海,并带给我们心理上的快乐与精神上的愉悦。
  2.加强诵读 培养语感
  诵读是语文教学的基础,一切的语文学习都从它开始。然而作为一名一线的语文教师,我深感有愧于诵读。为了应付考试,应付阶段性考查,往往上课就分析、讲解,诵读总是被蜻蜓点水式带过。至于要求背诵的经典名段,出于节省课堂时间考虑,往往布置在课下背诵。课上很少引导学生认真诵读,细细品味。学生为了快些完成任务,只是机械地记忆。再美的语言也体会不出它的美感所在,更谈不上与之情感上共沉浮。
  加强诵读,读出语感,读出节奏,读出情感,才能使学生切实体会到语言文字那或一咏三叹或酣畅淋漓的魅力。有时可以配乐诵读,更能让人受到感染。有时分角色诵读,更能深入人物内心,探寻人性的真善美。
  3.观赏好剧 增强感受
  电影、电视、戏剧对人的教育作用不容忽视,然而,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学生与这些几乎绝缘了,学校不提倡不组织,家庭更是严加防范,学生的审美实践受到了极大的限制。有机会让学生多接触一些好剧是必要的。
  在预习了《林黛玉进贾府》后,我组织学生观看了这一节电视剧。观后,让学生谈了自己的感想,有的同学说:“贾府建得规模宏大、富丽堂皇,可见这里的主子地位尊贵,而且生活奢侈。”有的同学说:“王熙凤出场一节,我觉得最精彩,你看那熙凤对贾母说话一个腔调,对黛玉说话一个腔调,对下人说话又是一个腔调,一看就不是一个等闲之辈。”有的同学说:“看到林妹妹那副模样,我大有玉树临风不胜凄凉之感,对她的体弱多病、寄人篱下,由衷地产生一种怜悯。”
  
  二、倡导个性化阅读
  
  语文课堂教学,在坚持教师主导地位的前提下,应该转变单纯的知识传授,以人为本,充分尊重学生的阅读体验,倡导学生个性化的阅读。
  刘国正先生指出,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之一是“通过语文教学,丰富和提高学生的精神世界,以及文化素养”。新课标明确指出语文课“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提醒我们应着眼于对学生思想感情的熏陶感染,对学生学习兴趣的诱发,对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情感的激发。新课标为我们张扬语文课的人文精神建立了一个刻度,谢慧英先生说得好:“母语的学习必然承载着这些历史的人文的复合因素,深刻地影响着学生精神世界。因此,从长远看,语文教育承担着改造国民素质,重铸人文精神的重任。认识语文教育必须超越实用主义的局限,从精神的开拓,从人的发展的高度去把握,才能领会语文所包含的丰富内涵。”要达到这些,语文教师作为知识的传授者、文明的传承者,其主导地位不可动摇,合理的引导,更有利于学生品味文本,揣摩语言,触类旁通,从文本的表面走向深入,从而真正领悟分享人文精神的浸染。语文教学中以人为本,必须深入分析教学对象的身心实际。学生的语文能力、言语交往能力,是随着学生身心的成长、抽象思维能力的形成而不断发展的。语文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尊重参与者的个性,了解其心理特征、思想情感,努力激发学生个性化的、创新的阅读,并充分尊重学生的情感体验,使语文教学在一种民主平等的交流活动中,达到对知识的掌握,对人文精神的领略。特别对于学生那种全新的、前所未有的感悟,更应加以呵护和引导。
  作为语文老师,只有在教学中真正做到人文关怀,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突出对学生的爱心塑造。努力发掘文本内涵,让学生和伟大的心灵对话。上语文课才会真正成为学生的内在需求。
  
  三、从文本走向生活
  
  语文教学要实现文学教育人文关怀,还必须尝试由文本到生活的迁移。既要了解书中人物的生活,又要联系生活实际。文本的解读,必须引领学生走进作者的生活时代,才能观照作者的精神世界,进而与作者进行心灵对话,并以自己的感悟思索社会,反思人生,使所学知识内化为学生的精神动力,具备承受现实碰撞的能力。如果不走进杜甫生活的时代,了解其生活的状况,又怎能体味《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他那忧国忧民、心怀天下的伟大呢?
  语言文字来自生活,语文教学的活水来自生活,要实现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就必须回归生活。指导学生成为生活中的有心人,关注人事物象,将有限的文字教材与无限的生活结合起来。叶圣陶先生在《谈语文教本》中说:“语文教本只是些例子——所以语文教本不是个终点。”学习郁达夫的《故都的秋》,进而联系自己家乡的四季,学习朱自清的《背影》,进而联系实际生活中的父亲。
  如何在课堂上将文学教育落实到实处,本人有这几点粗浅的认识,望与各位同仁商榷,在教学中实施文学教育,注入人文关怀,将构筑起无数美好的精神家园。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吧!
  
  吴芳,教师,现居山东莒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