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8期
《窦娥冤》教学设计及反思
作者:汤雅琴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每每面对新的文章,必然要仔细琢磨,寻找一个最佳切入点,在看到《窦娥冤》这个标题后,我的思索便开始了。
每篇文章都有各自不同的侧重点。在《语文》第四册第四单元的戏剧讲解中,学生们已经学过了集中的戏剧冲突,学到了如何运用戏剧冲突、曲折情节来刻画人物,表现人物个性化的语言。究竟这出戏剧与以前所学有何不同呢?
《窦娥冤》写的是青年妇女窦娥的冤案。这场戏节选自元杂剧代表作家关汉卿的代表作品《窦娥冤》中最精彩的一折。这一折戏是全剧的高潮,通过描写窦娥被解往刑场问斩的经过,刻画了她敢于反抗的性格,揭露了社会的黑暗。
细细思量,我将目光锁定在了本文的表现手法。于是,我将本课的讲授重点突出为“学习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的表现手法”,将难点设定在了集中体现浪漫主义的“三桩誓愿”。
二、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学习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的表现手法。
2.分析三桩誓愿,对塑造窦娥形象的意义。
能力目标:联系以前所学的浪漫主义的诗歌,做进一步拓展,达到学生学会自己运用浪漫主义手法的目的。
德育目标:1.通过这一冤案,了解那个黑暗的社会。
2.坚定正义终将战胜邪恶的信念。
教学重点:学习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的表现手法。
教学难点:体现浪漫主义的“三桩誓愿。
教学方法:朗读法、表演法、讨论交流法。
学法指导:通过诵读,用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的方法,从三桩誓愿入手,分析窦娥的人物形象。
三、教学设想
本文我计划安排两个课时,这是本文的第二课时。在第一课时中,已经让学生了解了元杂剧的常识和作者关汉卿,介绍了当时的社会背景。接着通过重点分析[端正好]和[滚绣球]两支曲子,赴法场、别蔡婆两个场面,来分析窦娥的形象。
第二课时,我想将分析重点集中在窦娥临刑前的这一场面。这次我想从学生的问题入手。因此,我在课前对全班同学进行了调查,而学生也踊跃的提出了大量问题:窦娥到底是不是弱者?窦娥如果是一个封建弱女子,她怎么敢发出如此违背常理的三桩誓愿?窦娥是不是一个善良的人,她怎么会发出“亢旱三年”这样的毒誓?……
我对学生的思考进行了整合,变成了三个有梯度的讨论题。这样,本课的重难点突出,而且学生便于理解。
四、教学步骤
(一)学生分角色朗诵“(刽子做喝科,云)兀那婆子靠后”至文末了。体会窦娥临刑前发出的三桩誓愿。
(二)从学生的问题入手,以小组讨论的形式,展开对窦娥这一人物的分析。下面是问题以及预设的回答:
①逐一说明这三桩誓愿窦娥想表达自己什么样的心理?顺序是否可以颠倒?
血溅白练——希望刑场上的人能立刻了解她的冤屈;
六月飞雪——希望自己的冤屈能像古代的邹衍那样得到上天的反应;
亢旱三年——不仅希望伸张个人的冤屈,而且希望上天能够惩治邪恶。
这三桩誓愿从反抗精神上的逐渐加强,尤其是第三桩,是窦娥反抗精神的最高潮。将窦娥为其冤屈抗争到底的精神表现得淋漓尽致,深切感人。
②窦娥对于天地鬼神的态度是由相信到怀疑,一直到指斥天地,可最后的三桩誓愿又表现出她对天地的信赖,该怎么理解?
a.这三桩誓愿都是要乞灵于天来诉冤,这表明窦娥始终是把对天的怀疑和信赖交织在一起。这一矛盾心理表现了窦娥这一人物的历史局限性。
b.三桩誓愿在现实生活中都不能出现,但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除了乞求天地鬼神申诉冤屈,别无他法,这是封建社会人民投诉无门而又要控诉的唯一办法。作者运用天地震惊、人神共愤的浪漫主义手法,刻画了窦娥强烈的反抗精神。
三桩誓愿是她反抗性格的顶点,是全剧的高潮,也是形象最成功的一笔。
③为什么要安排这三桩誓愿,删掉行不行?
a.揭露官吏昏聩、法制腐败,人民蒙冤呼救无门。
b.歌颂主人公至死不渝的斗争精神。
c.表达伸张人间正义的美好愿望。
这三桩誓愿中承载着作者美好的心愿。试想,如果没有这三桩誓愿,窦娥被斩就结束,老百姓能从这出戏中看到什么?总得给人一些希望啊。所以《药》中夏瑜的坟头上平添了一个花环,《孔雀东南飞》中刘、焦二人化身为鸳鸯,这就给大家一个美好的心理暗示。这正是作者浪漫主义精神和浪漫主义手法的一种成功表现。
(三)在赏析完临刑这个场面后,请提前准备好表演的同学到前面为我们表演这一情节,再次感受这震撼人心的悲剧艺术。
(四)课后作业:(二选一完成)
1.就课文使用的浪漫主义手法,写一则五百字以内的短评。
2.各组自行创作一个小话剧,运用浪漫主义的表现手法。给一周的时间准备,争取下周进行一个话剧表演。
(五)结束语
全剧如果没有那些现实主义的描写,就不可能使我们深刻地认识到窦娥冤案的典型意义,认识到封建制度的残酷吃人本质。同样地,全剧如果没有那些浪漫主义的描写,也就不可能使我们如此强烈的感受到受压迫者至死不渝的复仇意志,感受到真理不可战胜的力量。
五、课后反思
我自认为是一个能从学生角度考虑问题的老师,课前对学生问题的调查便是明证。我自认为是一个能够调动学生兴趣的老师,譬如课堂上的话剧表演就让学生们很满意,而他们以卫生纸做白练,洒上红墨水的创意真是深得我心。
可以说,在准备充分后,我是自信且得意地开始了我的授课。复习上节课的内容——提问——释疑——讨论,一切有条不紊地按照我的设想进行着。
第一个讨论题就讨论得很热烈,你一言,我一语,可偏偏李××居然没有参加讨论,一个人在那儿写着什么,我看了很生气:明明要求一起讨论,怎么自己单干起来,更何况这个学生还是平常颇能配合我的得意门生啊。整理好心情,我开口了:“你怎么没参与讨论啊?聚沙成塔的例子咱们了解的还不多吗?一个团队最终必须汇聚成一股清流!”在我的“提醒”下,李××若有所思地点了一下头,随即加入了讨论,我满意的走开了。到了发言时间,这位同学站了起来,在将小组的看法转述完毕后,他并不急于坐下,而是有些犹豫的小声说他将对三桩誓愿的感受写成了一首诗,我暗自称奇,毫不犹豫地鼓励他读出来:“窦娥鲜血直冲天,半点未染尘世间。苍天也肯从人愿,六月飞雪遮红颜。大地为君诉怨恨,三年亢旱惩贪官。盼得贤父平己冤,人间正道永流传。”到这时我才真正读懂了他的沉默。创意地解读又岂是我通过教学设计就能计划好的?我差点亲手将学生的求知欲与热情扼杀在思想火花的萌芽期。所幸学生自己体悟到了坚持的意义。我把这首诗郑重地贴在了备课本中醒目的位置。这首诗中提醒着我的“一刀切”。就这样,我在本节课上收获了第一个惊喜。
在说到三桩誓愿的顺序问题时,大部分的小组都认为不能调换,在轮到第四小组发言时,这组代表提出,为什么不能先写六月飞雪,再写其它两桩誓愿,这样写,还能够更好的营造一种悲剧氛围。说得多有道理啊,是不是应该改一改呢,原本认为不能调换的小组也开始动摇。这又是我未曾想到的课堂状况,而现在谁也无法完全说服对方,两种意见势成水火。可作者这么写真的是随意为之吗?我没有给出答案,而是给学生讲述了由《窦娥冤》改编而成的明传奇《金锁记》,其中有一处重要改动就是窦娥在行刑时,因天降大雪,提刑官惊骇,急令刀下留人,得以不死。我问:“你们喜欢明传奇《金锁记》的改动吗?”至此,学生的发言又找到了方向,不仅明白了为何不能改动,而且还更深刻的理解了本文揭露黑暗现实的主题。这是我收获的第二个惊喜。
第一个讨论题结束了,同学们似乎意犹未尽,我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先放下我设计的其它讨论题,先问问同学们有何问题。一向听讲只听半节课的小W站了起来,提出了他的问题:“窦娥她都没死,她怎么知道她的三桩誓愿都会实现?这不合情理吧!”当时我就想,这个小W,又来添什么乱啊,同时头脑中高速运转着他提出的问题:为什么窦娥如此坚定呢……这,这不正是作者浪漫主义的表现手法吗?于是,我不动声色地向其它同学询问:“有谁能帮助小W解决这个问题呢?”“因为窦娥相信天地,相信善恶终有报”,“因为作者有着自己美好的愿望”,“作者想给读者更多的希望,真理必将战胜邪恶,要不然社会中有何光明可言”,“窦娥反抗的多坚决啊,这是为了表现她的反抗精神”,这不,小W的问题迎刃而解,而我的第二、三个讨论题也失去了讨论的必要,全在小W的问题中解决了。现在我只需要强化浪漫主义的表现手法在文学作品中的运用,不知不觉,本课的教学目标已经达到。
我惊喜的发现,这堂课中,虽然我的教学设计被否定了,但重难点没有变,而且与我设计的题目相比,学生的问题更直接,并且更切中学生的要害。学生表现出了强烈地求知欲望,他们不满足于老师所设定地范围,他们自己去寻找答案。这些是任何现成的模式中没有的,却也正是他们需要的,自己的问题自己解决。学生更多的成为了主体,更多的进行了思考。什么样的教育模式是最好的?最有利于他们最大限度开动脑筋的就是最好的教育模式。这个方式可以变幻万千,五花八门,但不变的是学生的主体地位。
汤雅琴,北京师范大学燕化附中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