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8期

《后赤壁赋》教学构思

作者:简振雷




  教材分析与处理:
  本文是上海高中语文试用版高二第一学期第五单元《前赤壁赋》的姊妹篇,作为拓展阅读,旨在引导学生进一步领会由景生情、情景理交融的艺术特色,理解作者虽屡遭人生磨难,身处逆境,但依然豁达、淡泊、从容乐观的人生态度。
  学情分析:
  班里的同学求知欲比较强,思维比较活跃,乐于探索人生意义,但生活阅历不深,阅读面不宽,对传统文化了解不多,阅读中缺乏整体感知和深入挖掘文本的能力。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积累文言词语,拓展一词多义、词类活用等。
  过程与方法:运用合作学习法、诵读法、讨论点拨法,力争做到新知与旧知结合、文与言统一,一课一得,得得相连。
  情感、态度、价值观:学习苏子在逆境中超然物外的旷达情怀,更加珍爱生命。
  重点与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进一步领会苏子散文由景生情、情景交融的艺术特色。
  难点:理解作者被贬黄州时复杂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坚毅、旷达、淡定的人生态度。
  教学过程:
  一、温故:背诵《前赤壁赋》第三段,说说苏子的情感发展脉络
  乐——悲——乐
  知新:学生诵读《后赤壁赋》,教师背诵《后赤壁赋》。
  提问“赤壁之游乐乎?”(宏观层面)
  二、体会作者在情感的变化中对生命的思考(微观层面)
  1.圈出第一段表现作者情感的词语,此情感是怎样产生的?
  乐(景美、客来)、叹(亦乐)(无酒无肴、窘困)。
  2.圈出第二段表现作者情感变化的词语,这表明作者怎样的思考?
  由啸(因美景而兴、乐至极)而转悲恐(客观:萧煞的冬景、只身一人、主观:孤独、自己的遭遇)
  3.作者的情绪在悲恐之后怎样平复下来的?
  中流放舟、孤鹤掠舟、道士化鹤
  4.“中流放舟”、“孤鹤掠舟”和“道士化鹤”表明作者怎样的人生思考?
  含蓄地表现他企望超脱尘世、逍遥物外的隐秘心态,正如诗仙李太白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与天宫的仙人相会一样,苏轼采取的是一种退避,“宁固穷以济意,不委屈而累己”,他找到了生活的快乐和心灵安慰的较为现实的途径——超然于物外。无论人生的感叹或政治的忧伤,都在对自然和对山水的爱恋中得到了安息。于是他的山水意识提到了一个远远超出同时代人的高度。从而,自然山水在他的笔下,不再是象魏晋诗人那样只是作为哲理思辩或徒供观赏的客体,而融入苏轼的生活、兴趣、情感中。秋风秋月、平畴旷野,极其普通的景色在这里都充满了对生命意义深沉的思考,而且以一种浑化无际、物我两忘的风格在苏轼的笔下流淌出来,于是便有了平凡而不可企及的美感。
  5.作者为什么要在写景状物中反复思索人生的意义?有何启示?
  作者始终处于出世与入世的矛盾之中,他在苦苦思索和寻找自己生命的支点,笔下的景物无疑会体现这种思考,反复也就难免。但他的心中有一个信念:要坚忍地活下去,在旷达与淡定中与命运作抗争,苏子真正走向了成熟。正如苏子的好友参寥法师云:
  东坡先生挽词
  ——参寥
  峨冠正笏立谈丛,凛凛群惊国士风。却戴葛巾从杖履,直将和气接儿童。
  三、作业(拓展层面)
  定风波
  苏 轼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说说本词是如何在情景交融中表现作者对人生的思考的?
  四、板书设计:
  沉思生命
  前 赋 后 赋
  秋夜江月图 冬夜江月图
  坚 毅 旷达、超脱
  
  简振雷,男,上海古美高级中学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