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8期

《楚人隐形》意义探析

作者:王 云




  长期以来的习惯认识,甚至在编入教材以后,人教社的编者也认为《楚人隐形》讽刺了“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其实这是错误的。笔者认为,《楚人隐形》不是讽刺“尽信书则不如无书”,而是嘲讽不联系实际、妄加猜测的人,告诉我们要联系实际去理解和运用知识。
  《楚人隐形》(魏邯郸淳《笑林》所选)中说,有个贫穷的楚国人,在《淮南方》里看到一句话“螳螂伺蝉自彰叶可以隐形”,就认为那样一片树叶也可以让所有的人看不见自己。于是费心地找到一片树叶并带着这片树叶到集市上“对面取人物”,结果被抓到县衙,县官听了这个楚人的自述,竟不治他的罪,释放了他。所以,人们就认为《淮南方》里那一句“螳螂伺蝉自彰叶可以隐形”的话被楚人的行为验证了,是不可信的,从而认为“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有点古汉语常识的人都知道,“螳螂伺蝉自彰叶可以隐形”里的“隐”与《楚人隐形》里的“隐”是两个不同概念的词,前者的意思是“隐蔽”,整句意思是“螳螂捕蝉时通过树叶遮蔽可以隐藏身体”;后者的意思是“让人看不见自己或隐去形体”。联系自然界中螳螂捕蝉的现象,我们可以发现,《淮南方》里看到那句话“螳螂伺蝉自彰叶可以隐形”是正确的,是一种再自然不过的自然现象,是完全可信的。我们看不出这本书有什么不可信的地方。
  那么螳螂隐形取得了成功,“楚人”隐形怎么就成了笑柄呢?很显然,“楚人”把“隐”理解成了“让人看不见自己或隐去形体”。这是在读书过程中没有联系实际,主观地认为那样一片树叶也可以隐去人的身体,让别人看不见自己而导致的结果。
  根据上面的分析,我们就可以认为《楚人隐形》一文的真正寓意是:要联系实际地去阅读、理解以至运用。
  《楚人隐形》一文中,楚人的可笑之处在于,他不仅不能联系实际去阅读理解那句话,而且至“缚”不悟:其一,于“树下仰取叶”时自己都发现了靠树叶隐形的螳螂,也不想想,那片树叶连小小的螳螂都不能隐藏,怎能拿它来隐形呢?其二,当那片树叶落到地下时,不厌其烦地“扫取数斗归”,这时在其中的所谓“神叶”连其它叶子都不能隐去,还能隐住自己?其三,妻子的反应是真是假,眼神如何,楚人也不去联系实际加以分析判断,就大喜过望,带着这片树叶到集市上“对面取人物”,以致被缚见官,成为笑柄。
  再联系一下这则笑话产生的时代背景,就能看得更明白一点。一、两汉时期,“今文经学占统治地位,今文经学家大多受董仲舒的影响,用阴阳灾异说政治时事,日益荒诞迷信,越来越脱离实际,空疏无用”。(《中国古代文学史》王起等)二、东汉末年,社会发生巨大变革,人们强烈反对脱离实际的无用作风,《三国演义》中诸葛亮斥责不切实际的东吴腐儒时说:“专工翰墨,唯务雕虫,青春作赋,皓首穷经,笔下虽有千言,胸中实无一策。”并说“日赋千言,就是日赋万言,又于世分何益呢”?产生于三国时期的《笑林》应该与重视实际的时代风尚有很大关系,这当是《楚人隐形》产生的生活基础。
  象诸葛亮那样,受儒家经世致用思想熏陶的中国知识分子,历来十分重视联系实际、学以致用。单说“隐蔽”,军事家韩信创造了“明修栈道,暗渡陈仓”的奇谋,隐蔽了军事目标,而“楚人”却是想用“螳螂自障”的树叶隐去自己的身体而“对面取人物”,暂且不说品质的高下之分,单是阅读理解水平和运用能力就有天壤之别。
  生活中,象“楚人”这样脱离实际地理解和运用的人,为数不少,中国革命史上不是有不结合中国实际,生搬硬套学习和运用外国经验的吗?只不过结果不是笑话,而是血的教训。
  为了使人们能够联系实际,韩非讲过“荆人涉江”、“刻舟求剑”的故事,毛泽东强调“实事求是”、“有的放矢”,邓小平又要求《讲讲实事求是》。可见这种不联系实际的人古今都有。
  联系实际的理解和运用,不仅是学习中理解的根本,而且是实践中运用的根本。在强调学会学习的今天,《楚人隐形》具有更值得我们重视的深远的现实意义。这正是《楚人隐形》这篇文章给我们留下的重要启示。
  
  王云,教师,现居河南卢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