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8期

沉入作品语言之中品读文章

作者:徐 君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语文阅读教学课堂开始逐渐重视起对语言文字的品味,这是一个正确的方向。叶圣陶指出:“不论国文、英文,凡是学习语言文字如不着眼于形式方面,只在内容上去寻找,结果是劳力多而收获少。”言下之意,学习语言文字必须着眼于形式方面。王尚文先生的观点更明确:“语文教学的基本内容是言语形式。”
  强调言语形式是否会影响对作品人文内涵的挖掘?会不会又陷入工具论的泥淖?不会,正如美国学者萨丕尔说:“语言和我们的思路不可分解地交织在一起。从某种意义上说,它们是一回事。思维只不过是脱去了外衣的语言。”王尚文先生说:“言语内容生成于言语形式,言语形式凝结着思想感情。”“只有关注‘怎么说’,才能准确把握‘说什么’。”因此,我们在课堂中重视品味语言,也是为了更准确地理解作品及其情感,挖掘人文内涵。这里,我想说说语文教学如何着眼于言语形式的问题,即关注品味语言的问题。
  
  一、品什么
  
  品味语言,就是对语言进行品评赏析,从字里行间,看出作者遣词造句的功夫和用心,读出文中的美点妙处,品出力透纸背的意蕴。品味语言要注意角度。叶圣陶先生说:“在讲解的时候,……要知道为什么要这么说而不那么说,为什么用这个词而不用那个词,为什么用这种口气而不用那种口气,所有这些都跟文章表达的内容密切相关。”下面举例来说:
  1.品词语。维戈茨基认为,思想不是在词中表达出来,而是在词中实现出来的。《天上的街市》一诗语言看起来很浅显,但如果不仔细品味就体会不到诗人的感情。如“你看,那浅浅的天河,/定然是不甚宽广。/那隔着河的牛郎织女,定能够骑着牛儿来往。”天河即银河,怎么会是“浅浅的?”还“不甚宽广”?要理解诗句,就要让学生明白,诗歌不同于说明文,诗的语言是表现性言语形式,它尊重主观感受,要求客观牵就主观,事实牵就感觉。“浅浅的”“不甚宽广”表达的是作者的感情。因为在作者的想象中,天上是理想的世界,在那儿,牛郎织女过着幸福的生活,是可以自由来往的。
  2.品句子。句子是人们言语交际的基本单位。句子能表达一个相对完整的意思。我们品味的句子可以是难句、关键句和其它含义深刻或生动的句子。《社戏》的结句是很耐咀嚼的。“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这戏到底好不好看?豆到底好不好吃?要请学生自己找出文中的语句证明自己的看法,通过一系列的探究,学生就会明白,戏不算好,豆其实也平常,我真正难忘的是平桥村老人孩子那份朴实真挚的感情,那特有的农村风光、自由自在的空气,人与人之间和谐亲密的关系。
  3.品字里行间的口气。不同的口气反映着不同的思想感情。最难忘王曜君老师上《端午的鸭蛋》时的情景。为了让学生充分体验作者对鸭蛋的特殊感情,他读了一段课文:“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哦,你们那儿就出咸鸭蛋?”教师故意加了一个“就”字,并且用轻视的口气重读它,问学生“这样对不对?”学生一听,不行,这样读,似乎有种轻视的意味,似乎高邮只出咸鸭蛋似的,不会让人肃然起敬,那么怎么读才好?学生一琢磨,“就”字当然要去掉,且要用惊讶的语气读。
  4.品标点和句式。不同的标点和句式都可以体现出一个作家的匠心。朱自清的《春》是一篇精美的散文。为什么有那么多短句呢?“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让学生读一读,学生就会体会到,多用短句,可以使文章在朗读时停顿多一点,显得节奏感强,音调铿锵;多用短句,还能表现春天景物充盈着的活力,有利于表达出作者在春天来临时喜悦而轻快的感情。
  5.品题目。课题是文章的“眼睛”、文章的“灵魂”,抓住了课题也就抓住了文章的核心。如《台阶》一文,以台阶为线索选材,题目新颖别致,值得推敲。上课时可以此设计问题品味:文章围绕台阶写什么人和事?对旧台阶和新台阶,父亲的感觉各是什么?为什么?文章写父亲造房子,为什么却以台阶为题?通过一系列的发问,学生能进一步理解:原来,写农民造房子是老题材,可是本文围绕“台阶”命题立意,组织材料,建房子这个一般性的题材就有了侧重点,有了特色,突出了父亲对社会地位的追求。
  6.品思路。理清文章的思路,有利于整体把握课文,更好的理解文章的主旨。比如《最后一课》,要请学生指出小弗朗士心理变化的过程:怕老师、厌学、贪玩——心慌、羞愧——诧异——万分难过——懊悔、自责——理解老师、热爱祖国、憎恨侵略者,了解他心理变化的原因。这样,在理清思路的过程中,学生就会明白:小弗朗士的心理变化过程也是他的爱国情感由潜在到成熟的升华过程,他的心理变化深化了文章的主题;文章以一个学生的视角去看普法战争带给人民的灾难,以小见大,角度新颖。
  
  二、怎么品
  
  对语言的品味,常见的有揣摩法、深究法、比较法、剥笋法、上下关联法、诵读法、批注法、表演法、摘抄法等。这里,我把体会较深的几种举例说一说。
  1.诵读法。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运用音乐、诗歌等生情手段,营造良好的气氛,采用富有感情的范读,让学生在吟诵、听读中达到“目视其文,耳醉其音,意会其境,心同其情”的艺术效果。一位老师在执教《爸爸的花儿落了》的过程中,让学生扮演英子,自己扮演父亲进行朗读,“父亲”低沉而沙哑、苍老而慈爱的声音感染了在场的学生和老师,很好地带动学生进入文本和情境。
  2.揣摩法。揣摩,就是反复思考推求。叶圣陶先生说:“一篇好作品,只读一遍未必能理解得透。要理解得透,必须多揣摩。”学习《紫藤萝瀑布》,就要对课文的美点进行品评揣摩。文章美在哪儿?从整体来看,美在对盛开的藤萝花的渲染,美在“淡紫色”在全文中的弥漫,美在那充满生命力的“流动”,美在对那可爱小花的描绘……从语句来说,美在“像瀑布从空中垂下”,显示出磅礴的气势;美在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显露出生命的欢乐……
  3.比较法。“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要理解遣词造句的妙处,可以用比较法品味。可以把前后文中相似的词句作比较。如《孔乙己》文中,前面写他“排出九文大钱”,后面写“摸出四文钱”,有什么妙处?王满英老师就请学生当堂表演两个动作,通过比较,学生就看到,排出九文大钱时的孔乙己,内心充满了自得的情绪,摸出四文钱时的孔乙己,已经捉襟见肘,显得十分寒酸。
  4.外引内联法(整体阅读法)。要透过字词表面理解内涵,我们既可以从课文之外引进必要的资料,又可以联系上下文来理解,这是一种整体性的阅读方法。记得上《紫藤萝瀑布》时,学生问“流着流着,它带走了这些时一直压在我心头的焦虑和悲痛,那是关于生死谜,手足情的”一句是什么意思,为什么看到紫藤萝瀑布开花的盛况会想到这些呢?我就说:“有一句话叫兄弟如手足。看来,应和兄弟、生死有关”。随即提示了文章的背景:文章写于1982年,那正是十年浩劫之后,那一年,一向被认为正是盛年的弟弟不幸查出身患绝症,生命垂危,做姐姐的她面临亲人将逝的悲痛。这样通过提示,学生们就恍然大悟,很快理解了句子的含义。
  5.批注法。俗话说:“不动笔墨不读书。”所谓批注,就是给文章加批语和注释。一位老师上《荒岛余生》就很好地引导学生运用批注法去品文章。“请选读你喜欢、存疑的词、句子或段落,并随笔写下你想对鲁滨逊说的话、问的问题。”结果,学生的批注精彩纷呈。他们纷纷运用批注与鲁滨逊对话:“你在岛上的困难是什么?”“鲁滨逊,你为什么要精确计算时间?”“鲁滨逊,你为什么要活下去?”“为什么要把好处和坏处对比起来写?”……
  6.提问法(深究法)。提问,它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可以促进思维的发展,可以帮助学生加深理解课文。所以,这类方法适用于那些内涵比较深刻丰富的语句。上《行道树》,理解“神圣的事业总是痛苦的,但唯有这种痛苦能把深沉给予我们。”是文章的难点和重点,我就采用提问法让学生去深入品味:①神圣是什么意思?②什么样的事业算得上是神圣的事业?③为什么神圣的事业总是痛苦的?④深沉是什么意思?⑤为什么说“唯有这种痛苦能把深沉给予我们”?通过层层剥笋式提问,学生既理解了语句的含义,也理解了作者对行道树奉献精神的赞美。
  如果能像曹樟玉老师所说:“据言析事体情明理”,那么,我想语文教学定能达到“语言形式与语言内涵的统一,功利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徐君,教师,现居浙江永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