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8期

语文教学中我们应该收获什么

作者:王荣辰




  在中学阶段,语文被冠之以“各科之母”的美称,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大家只是给予了她作为基础学科的名分,但却未将她作为一门对学生影响深远的学科而给予足够的重视。在一般认识中,语文之所以被称为“母亲”,是无论学习什么科目都要看书写字,而阅读书写就要用到语文。然而,仅仅收获于读写的语文教育是不完整的,它使得语文对学生影响深远的一面未能充分展现。突显文学教育的语文教学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中学语文,她确是每个学生的“母亲”,她如大地一般,可以为幼苗终生成长提供养料。
  正像中国人骨子里的气质总能在儒家文化中找到渊源一样,现实生活的方方面面总能在“语文”中找到契合点。所以,走过中学阶段的语文学习,应该有许多篇目永远沉淀在我们的脑海中,历久弥新,完成中学阶段的语文学习,应该有一种驳杂的收获,填充在我们心间,伴随一生。
  挚爱亲情。初一教材第一单元便安排了莫怀戚的《散步》,三代人之间的浓情深爱,被定格在“我”背起母亲,妻子背起儿子,慢慢前行的步履上,好一幅温馨祥和的图景。亲情的支持力量是伟大的,通过这篇精短隽永的散文,不仅让人体会到亲情的其乐融融,更让人增强了担当人生风雨的勇气,纵然现实生活中的责任与负担是沉重的,纵然中学生对此还没有完整而深刻的体验。
  纯真爱情。“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根,紧握在地下;叶,相触在云里。”这是舒婷的《致橡树》中的几句,只有独立、自尊才能自由地驰骋在广袤的爱情天空,只有平等、不慕虚荣的爱情才能长存。《诗经》名篇《蒹葭》描写了持有以礼节情的态度对恋人的理性思念,学习它的意义绝不单纯是与“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的初次相遇。秦观的《鹊桥仙·纤云弄巧》的最后两句“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表现了爱情跨越时空的美感,道出了爱情的至高境界。由前人的爱情观反观现实,这是不是对现在有些游戏爱情的人们辛辣的嘲讽与不屑的蔑视呢?
  依恋自然。还记得那娇美多姿的紫藤萝瀑布吗?还记得那“有的是时间,有的是希望”的春天吗?还记得那镂刻在鲁迅心底的百草园吗?还记得那甜美得让人迷醉的清华荷塘吗?还记得那“浩浩汤汤横无际涯”的洞庭大观吗?投身自然,我们可以找到童稚时光的天真无邪,找到中年人生的坎坷波折,找到老年岁月的沧桑变迁。更重要的是,自然始终以她博大的胸怀、安详的姿态带给我们生活的希望,生命的热情。
  追求自由平等。马丁·路德·金用简单的“我有一个梦想”的有力重复,吹响了黑人反对种族歧视这一伟大事业的号角。鲁迅笔下的一个个悲剧人物,让人从侧面透彻地看到封建礼教对人性的毒杀,让每个人反抗强权、抵制不公的热血为之沸腾。
  淡泊的心志。从《桃花源记》到《五柳先生传》,从《归园田居》到《归去来兮辞》,陶渊明的作品入选中学语文教材的篇目很多,思想感情也比较单一。试问这个可爱的老头,那繁盛的杂草包围着稀疏的豆苗是自然天成还是有意为之,是不懂农耕技法的无奈还是肆意放纵的得意呢?物质生活极度张扬的社会里,太多的浮华,太多的喧嚣,当躁动不宁充满每个角落,甚至文化都快餐化、阅读都功利化的时候,不妨大声诵读“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构筑心灵诗意的栖居家园。
  深刻的哲理,巧妙的思维。苏轼《前赤壁赋》中“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是对人之渺小,人生之短暂的喟叹。“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是对西方谚语“侏儒站在巨人肩上比巨人看得更远”的中式理趣合一的阐释。选自《庄子》的《秋水》强调了人要常怀虚心以求教的谦逊态度的重要性。苏洵和苏辙两篇《六国论》的比较阅读,不仅培养了学生的洞察力,就是方式本身而言,也提示给我们一种看待问题的好方法。文学作品中,许多哲理受学生阅历的限制,是难以一眼看得精准透辟的,但只要能对他们以后的所作所为有所启迪,目的也就达到了。况且,哲理认识只有通过时间才能丰满起来,走过一个从肤浅到深入的认识过程,本身就是一种收获。
  美的体验。文学的美有多姿多彩的体现,单说诗歌就集中了“三美”。凡物皆有色,经作者的精简锤炼,入诗便成“绘画美”。“两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简短的十四个字,表色彩的字眼便占去近三分之一,眼前顿现明丽清新的一幅画面。“音乐美”是读出来的,抑扬顿挫。节奏有致,一首诗就是一首唱不完的歌,何况宋词元曲本就为歌者而作。“建筑美”更多地靠印刷设计来体现,诗行的排列整齐统一而又错落参差,真是赏心悦目。
  激发阅读经典的兴趣。《林黛玉进贾府》、《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孙悟空大战红孩儿》分别选自“四大名著”中的《红楼梦》、《水浒传》、《西游记》,这些章节均是经典长篇文学作品中的经典。惟妙惟肖、性格鲜明迥异的人物形象。构思精妙、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激发每个阅读者找来原著“读之而后快”的冲动。随人物命运或喜或悲,对人物性格或褒或贬,一次阅读便是一次心灵的远游,一次阅读便是一次与众不同的心路历程。
  上面所写的这些,是我认为应从中学语文中得到的收获里很少的一部分,虽然零乱无章,虽然很浅薄很不全面,但也有一种欣喜,因为这不仅反映了中学语文教材涵盖面之广、组成元素之多元化,而且也比用单纯加强读写以应试的教学方式换来的分数更有厚重充实之感。
  训练语言技能固然重要,但如果语文教学只匍匐在这个高度,那么语文课程只需要开设五年小学,中学语文教育有狗尾续貂、画蛇添足之嫌了。因为小学生对读写的掌握在以后的学习中已基本够用,纵然偶遇个别文字上的困难,也可自行解决。
  语文之所以称之为语文,我们不妨将它拆成两大部分:“语”,即语言;“文”,即文学。语言是一种技能,一方面靠别人传授,一方面靠自己记忆;文学是一种修养,一方面靠高素质语文教师的引导,一方面靠学生自己的感知与体悟。“语”在小学阶段已基本完成,“文”则成为中学语文教学的重点。
  中学语文老师不必揪住字音、字形、近义词辨析等环节不放,那些完全可以放给学生自己,也不必挖空心思翻新花样搞“美术设计”,精彩的课堂不一定非要有多么精美的幻灯片。学生需要的是老师引导他们用求真、求善、求美的眼光阅读一篇篇文字,用多棱镜一样的角度剖析课文、洞察世界,用“只要是你的真实感受,那就是最好的感受”的开放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对语文的兴趣,而这种眼光便是文学的眼光,这种角度便是文学的角度,这种教学方式便是“文学教育”的方式。在这种模式下,学生的收获才是最具价值、最可宝贵的。
  文学的“第一要素是语言”,文学是“语言的艺术”。对语文知识和语言技能的学习淡化但不忽视,加强中学文学教育,是具有深刻预见性的语文教学思路。希望中学语文文学教育陶冶每一个学生的精神情操,培养每一个学生的审美素养,增强每一个学生继承文学遗产的意识,希望每一个学生在文学教育中受益终生。
  
  王荣辰,山东泰山学院中文系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