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8期

关于反面人物批判与中学生人文教育

作者:胡文君 林国清




  刘勰说:“夫作者曰圣,述者曰明,陶冶性情,功在上哲。”文学作品何以成为经典,不仅在于成功塑造一个个生动的形象,更重要的是它们以生动典型的形象教育人、感染人。高尔基评价文学是“时代的生活的情绪的历史”。感受某个时代的生活,感受这生活中的人的情绪,对读者无疑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文学即人学,用以表现人性、人道、人权和人生。语文教材中的文学作品起到的只是引子的作用,语文教师不仅要让学生感受、学习课本摘录的文学作品的文字运用,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融入作品,并且在教师的帮助下学生自主地拓展其广度,在鉴赏的过程中陶冶情操、健全人性,同时也起到提高阅读审美能力。这是新课程改革下语文教育的趋向、重点,即重视文学教育。
  在文学作品对学生的人文教育上,我们往往将重点放在主人公的优点的歌颂上。当然,这些优点所具有的闪光点在很大程度上能引导他人,但曾听到一些中学生说,那些人都是英雄,都是圣人、智者,我们是普通老百姓,没必要如此。在这种心理下,经常还去寻找这些人物的缺点,加以嘲笑。如对贾宝玉的评价,学生们都知道贾宝玉是《红楼梦》中的主人公,以叛逆的性格行为揭露了当时以男子为中心的贵族社会是那样的虚伪、丑恶和腐朽。但有部分学生却紧紧抓住贾宝玉在罪恶腐败的贵族环境里,不可避免沾染到的一些恶劣习气和腐朽观念做文章,忽略其在成长过程中的逐渐成熟,因小失大。这不仅是阅读鉴赏上的误区,同时也表现出了当前社会部分学生的辨别力的良莠不齐。清华附中特级教师赵谦翔认为,现在的中学生流行着“贫血”(缺少真情),“缺钙”(缺乏理想与斗志),“脑膜炎”(跟着感觉走,没有独立思想)的时代病。如何针对此现象进行教育呢?笔者认为文学作品中反面人物形象的作用不容忽视。本文就文学作品中对反面人物的批判与中学生的人文教育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一、以教材为切入点进行拓展教育
  英国大文豪莎士比亚指出:“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但是教材由于篇幅的局限,只能选择少数几篇文章或者截取文章中部分精彩章节。若我们只把眼光、时间花在教科书中仅有的几篇文章上,那么所获的收益就会小之又小,因此拓展是必要的。将教材作为切入点,拓展学习,在扩展阅读知识面广度的同时,也有利于学生深入体会作品,锻炼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如学习语文版必修四小说单元中的老舍的《邻居们》,学生通过阅读,分析细节,对比明先生、明太太、杨先生、杨太太这些人物的性格,老师适当地予以指导,这样学生们很容易就可以领会老舍对这两种人分别持着辛辣的讽刺和善意的嘲讽,同学们很容易在情感上对这些人的行为嗤之以鼻,甚至表示愤慨。在这样的感情基础上,我们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得出老舍先生写作的目的之一:就是要通过这几个人物揭示出国民的劣根性。这样就可以教育学生应完善自己的思想道德等。作品分析到这里就结束了吗?当然不是,可以继续予以拓展,以课文《邻居们》作为切入点,让学生思考读过的作品中还有哪些人物涉及到国民的劣根性,教师也可相应地做些提示,让学生课后阅读有关的作品。比如延伸到鲁迅先生的作品《阿Q正传》,阿Q就是一个自欺欺人、欺软怕硬、麻木健忘、自贱又自大、怯懦又残忍、愚昧而充满奴性的人。这是鲁迅先生塑造的“国人灵魂”,正因这样的灵魂,华夏土地陷入了水深火热,遭受列强的铁蹄践踏,滋养了欺善怕恶、灭绝人性的汉奸走狗。再比如说鲁迅先生许多作品中塑造的“看客”形象,这些形象都麻木不仁,像看戏似的看着自己的同胞丧生于侵略者手中。比如说老舍的《月牙儿》、《二马》……学生可以以此开一个相应的读书交流会,介绍相关的人物,加深印象,对学生思想道德上的教育作用自然不言而喻。
  二、加大对作品中反面人物的分析力度
  反面人物往往招人唾弃,或许有的人对追求完美的品行不屑一顾,但没有人愿意惹人怒骂。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人人为己的思想早已蔓延开来,现代人或多或少都有明哲保身的思想。许多人都有善良的心,但同时又认为英雄并不好当,当英雄付出的代价太大,所以他们认为不一定得当救人于水火的英雄,但求无错,过得舒服。在这样的思想潮流下,正面人物的影响力远不如从前,可以说是我们这个时代的悲哀。因此在文学教育时,有必要加大对作品中反面人物的分析力度,让学生明白英雄存在的必要性。
  (一)正反人物对比。
  一部作品中一定有多个人物形象,这些人物形象有的类似,有的相反。相反对立的人物形象是一部作品中必不可少的,两者进行激烈的碰撞。
  以《三国演义》的“官渡之战”为例。众所周知,在官渡之战中,曹操十万大军与袁绍七十万大军激战于官渡,力量悬殊,典型的以少胜多的战役。在鉴赏时,我们往往抓住曹操和袁绍两大主人公进行分析。曹操深谋远虑、多谋善断、心胸广阔、择善而从是我们称赞的重点,相比之下,袁绍则刚愎自用、心胸狭窄、不辨贤愚、用人不当,导致优势转为劣势,最后一蹶不振,再也无力和曹操对抗争夺北方霸主之位。教师可以从袁绍的心胸狭窄,从袁绍的结局教育学生们应怀有宽阔的心,否则会像袁绍一样众叛亲离,失去真诚的朋友。相信没有学生愿意过着孤家寡人的生活。
  (二)不忘“小人物”。
  一部作品有主角,当然还有当配角的“小人物”。“小人物”虽小,但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还往往是事件爆发的导火索。因此在鉴赏时,不忘“小人物”的重要。
  袁绍失败的原因还有什么?用人不当。他重用信任逢纪、郭图这样的挑拨离间、搬弄是非的“小人物”。逢纪、郭图之徒,目光短浅,自私自利,不顾阵营的利益,为了私利,为了个人仇怨,为了自己的地位,陷害忠良,如谋士田丰、许攸,他们最后得到什么?得到的是人才的外流、袁军的覆灭。他们的保护伞“袁绍的势力”已失去,又何来利益呢!学生们在阅读过程中,他们善良的心自然而然对这样的无耻之徒怀有鄙夷、痛恨之情。在此情境下,教育学生个人利益应服从集体利益,效果显而易见。
  三、与当前社会现象联系
  作品来源于社会,来源于生活。欣赏作品时,需进入到作品给读者构筑的社会情境中去,如此才能更好地理解人物、理解作品。往往有学生发出疑问,这些作品所写的年代离我们已遥远,是否适合我们?我们阅读的文学作品,大都是文学经典。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还在于它能够承受历史潮流的洗涤,能够经久不衰,具有广泛的有益性、教育意义和阅读价值。如人性的缺陷,在如今仍广泛地存在。前文讲到的“国民的劣根性”问题,单单存在在旧中国时期吗?无数的有识之士试图剔除国民的劣根性,虽说经历了那样的磨难,中国人民已觉醒,但国民的劣根性仍对现代社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中华文明之所以能够历久不衰是因为我们的骨子里始终保持着文化的精髓、强国的命脉,但精华与糟粕同时存在。胡锦涛总书记在四川考察时说:“我希望听到群众们的心里话”。为什么是希望,为什么是心里话,因为中国人存在着自欺欺人的劣根性。我们只有正视自欺欺人这一劣根性,我们才会不屈服于压力而去揭露社会的阴暗面,才有可能去让光明普照。因此文学教育的文学作品的阅读并不过时,相反地,它给人以警醒,而教师在文学教育时,应注意引导学生将作品中的所得与当前社会联系,易于理解,使其情感教育融会贯通,健全人性。
  例如,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陆游《关山月》无不表达了对只顾个人利益而导致国家分裂的权贵们的痛恨之情。从“分裂”引导学生联想以陈水扁为首的台独分子不顾台湾人民对祖国的思念,不顾海峡两岸血浓于水的牵绊,试图破坏一个中国的原则的可耻行径。从而培养学生的爱国心,维护一个中国原则的坚定信念。
  还可以从茅盾《子夜》中投机倒把分子的可恶引导学生联想到2007年雪灾中在火车站趁火打劫,将一个5元的盒饭卖到50元之高的个体商贩,引导学生们对其行为批判,对其行为深思,从而反思自己平时的行为。
  有了反面人物,才衬得正面人物更为高大,才能让学生更深切体会到英雄存在的意义。有了反面人物,才使对读者的人文教育更深入,对反面人物的分析能够让学生对美和丑有更深入的了解,让他们在对丑恶灵魂的批判中对人性有属于自己的思考,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因此,笔者认为在文学教育过程中不能忽视反面教材的教育作用。
  
  胡文君,林国清,教师,现居福建宁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