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8期

教育应从细节入手

作者:韦淑惠




  教育的目的,是去掉人身上可能沾染的各种污秽、猥琐之气,培育人身上的精神种子,让人可以呼吸高山空气,让人可以扬眉吐气。你是一个老师,你就得用心去打动学生,学生才会尊重你。“尊其师,则信其道”,这样你才培育出学生身上的精神种子。
  教师用心去打动学生,其实,就是一次不经意的表扬,一个充满善意的关怀,一个淡淡的微笑,或一声轻轻的问候,都是从心底流露出来的善良与关爱,这是人性的至美,是一个老师人性的芬芳渗入学生心田的一个个细节。
  
  一、一次不经意的表扬,塑造学生的光辉。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仅在于传授本领,而更重要的是善于激励、唤醒和鼓舞。”从中我们读懂:老师一次不经意的表扬,它的力量是巨大的。
  我还是一个学生的时候,我体会到老师“一句话的力量”。
  我是一个山里娃,考到县重点中学读书,过着寄宿学校的生活,也少享受到父母呵护和关怀,感到百般孤独;在听同学们谈话的时候,觉得他们天南地北样样通,自己只是一只丑小鸭,我感到很自卑。于是我不自觉地将自己的心灵封闭起来,把整个世界包括阳光都关在外边,在自卑、内向、孤僻的阴影笼罩下生活。
  生活的无助让我感到很恐惧,但有一次,语文老师吴老师一次不经意的表扬让我走出阴霾的日子。
  老师布置寒假作业是写一篇《除夕之夜》的作文,我一反同学所写的乐景为哀景,写了别人在其乐融融的氛围中度过美好的除夕之夜,而我家在看护着因请不到医生被病煎熬着的母亲哀愁,我立志以后要当个医生,以解决农村看病难的问题。后来吴老师表扬我说:“你写的文章很有真情实感,感人肺腑。”然后当作范文在全班读,还让我重抄把它张贴在墙壁上。其实我知道我的作文里有许多错别字、还有语句不通顺的,老师帮我改了许多,给了我很大的面子,也给我莫大的鼓励。
  正因为有老师一次不经意的表扬,我的心中充满了阳光,才有我在高中时手抄报在班级展览的机会,才有我成为学校通讯员的一名,才有我多次参加作文竞赛的身影,也才有我今天当个语文老师的幸运。我很感谢我伟大的语文老师,是他散发的人性给了我无限的宽慰和力量。
  在我们的教育生涯中,习惯了因为精彩而响起的掌声,习惯了为优秀而喝彩。如果教师对那些内向、落后、甚至顽劣的学生给予理解、同情,进而鼓励与帮助,给他一个及时的表扬,那这个学生就会焕发出对老师的感激;焕发出那种士为知己死的态度;焕发出的学习热情真是让人感动。它实在充满了人性与芳香,高尚和善良,还有远见和卓识。
  
  二、老师一个充满善意的关怀,滋润学生的心田。
  
  前苏联伟大的理论家、教育家捷尔任斯基说过:“谁爱孩子,孩子就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能教育孩子。”从中我们可以深刻地体会到师爱在教育工作中的重要性。而老师一个充满善意的关怀,可以体现老师挚爱学生的拳拳之心。
  那年,我做班主任的时候,我班有一个学生,入学成绩很好,在班里她纪律也是最好,可以说是个很让人放心的孩子。我平常就不很在意她,可在一次偶然机会,我发现她脸上呈现一种茫然的景象,我感觉出她有问题了,于是我找她谈话。从谈话中我了解到:这个孩子是个“留守儿童”,父母长期在外务工,得不到亲情的呵护,但她明白父母为她而四处奔波,于是只好硬撑要以成绩来回报他们,她心里很烦,很渴望得到关爱!
  我一听到这样,我心里很受感触,原来我最放心的孩子,心里面却是如此地脆弱。原来我最放心的孩子,也让我感到我对学生的关心还有欠缺。于是我及时做她的思想工作,并与她父母联系,让他们常打电话给她或尽力来看她,他们都照做了。从那次谈话后,她脸上充满阳光。后来她考上天津的一个学院,她发一个短信给我:“老师,没有您,就没有今天的我,放假了我要率领全地球的人去看望您。”从这小小的短信中,我知道,爱是一种积极的情感,它可以使人精神愉快,给人以温暖和动力。爱是每一位学生渴望得到的精神雨露。从此我深知:老师一个充满善意的关怀,却能滋润学生一个干枯的心田。教育真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啊!
  浇花要浇根,教人要教心。教师要深入到学生的内心,关心学生,就可以让学生在感情上真切地感受到教师的爱,这是让学生理解师爱的最直接、最简单的方法。你关爱他们,他们也把那一份感情献给你,你就是他们的依托,你就是他们的精神支柱。他们会用最好的方式馈赠你——努力学习。这也是老师最人性的表现。
  其实,老师关照学生,也可以体现在某个细节或某个瞬间。
  一位教师在某市一个大戏院上公开课。第一堂课结束时,老师问学生:“课间最要紧的是什么?”,学生的答案五花八门。这时老师温柔地说:“同学们,你们说得都很有道理,但我认为课间最要紧的是上厕所!”他把“上厕所”三个字说得特别重。下边听课席上爆出一阵善意的笑声,随即又响起热烈的掌声。掌声刚落,老师又告诉学生如何去厕所,一路要注意什么。
  老师这一句简单而又朴实的话语,也许这并不是教材的重要知识、课间的必要内容,对学生知识习得、能力培养并无多大影响。但在此,折射出老师对学生生活的关照,折射出老师的人文理念和人性的芬芳。
  
  三、一个淡淡的微笑,拉近师生的距离。
  
  苏霍姆林斯基说:“我一千次地确信,没有一条富有诗意的感情和美的清泉,就不可能有学生的全面智力的发展。”我也一千次地确信,如果没有老师的情感滋润,学生们的情感世界将是一片沙漠,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只是猫与老鼠之间的关系,那是做老师的失败。所以,要加深老师和学生的感情,拉近师生的距离,这样增强了全班的凝聚力,班里的纪律自然会得到加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自然会得到提高,使他们安心下来学习!
  要拉近师生的距离,并不是个艰巨的事情,也许就是一个淡淡的微笑,或一声轻轻的问候。教育事业就是一点一滴去完成的。正如苏格兰社会改革家托马斯·格恩说:“世界上最伟大的事业,都是一点一滴完成的。”
  那天,一缕缕春光透进教室,我踏着春意,激情满怀地走进教室,学生齐声说:“老师,你错了,这节不是你的课。”我疑惑地“嗯”了一声傻啦,就去看课程表,全班同学都笑了起来,我醒悟过来。都是愚人节惹的祸,我摊开两手淡淡一笑说:“好哇,敢忽悠你们的老师来了。”看他们笑得那么灿烂,我觉得他们那善意地谎言,其实,他们已经把我变成他们中的一员了。
  一个淡淡的微笑,就能化解师生的拘束感,就能拉近师生的距离,就促成了师生情感的互动。师生情感的互动,不仅能唤醒学生的学习动机,使之得到感染更能陶冶学生的情操,启迪智慧,激发求知欲望和上进心。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在每个孩子心中最隐私的一角,都有一根独特的琴弦,拨动它就会发出特有的音响。”只要我们善于拨动“情”弦,就能拉近师生的距离,教学魅力也就放出异彩。由此可看出:教师的魅力就是情的魅力。
  也许很多很多的学生离开学校走向社会以后,他们并不记得哪位老师在哪堂课上讲了些什么有用的知识,但他们肯定记得老师曾经滋润过他们的内心的某个细节或某个瞬间。
  教师的人格魅力就是人性的至善至美。善于经营人性的老师常让人感觉其如桂似莲,情洁性贞,情性系及学生。
  老师点燃一盏善良之灯,不仅照亮了学生,也会照亮自己的心灵,帮助学生的人他也会活得更加快乐。老师善良之灯在点燃,是一种双赢的智慧,也是老师在展示人性的芬芳。这正如我们所说的:赠人玫瑰,手有余香;与人香草,心自芬芳。
  
  参考文献:
  (1)王旭东 “师爱”说——21世纪教师素质谈之一,K12论坛
  (2)苏霍姆林斯基 教育的艺术,中山大学出版社
  (3)王金战 《英才是怎样造就的》
  (4)2007年《心理与健康》
  
  韦淑惠,教师,现居广西都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