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9期
古文中的起承转合之美
作者:杜 鹃
“起承转合”是一种诗文写作的基本结构章法。元代范德玑《诗格》中说:“作诗有四法:起要平直,承要春容,转要变化,合要渊水。”在古诗创作中,起承转合确实是一种普遍的谋篇的格式。“起”即一首诗的起句,“承”是承接起句,是“起”句的延续、延伸,“转”就是转句,表明诗意的转折变换,“合”则是合笔,是结句,往往有点明题旨,收束全诗的作用。以初中教材中已出现的杜甫的《蜀相》为例:
丞相祠堂何处寻,
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
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
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
长使英雄泪满襟。
全诗以首联的设问开启诗人寻访之地,向往之处——锦官城外,那里有郁郁葱葱、气象不凡的武侯祠。自问自答中明确了凭吊抒怀的对象,是谓“起”。颔联两句承接下来写足景象:碧草映阶,足见草深,表明很少有人来到这里。黄鹂隔叶,足见树茂,空作好音,表明武侯呕心沥血所缔造的一切已被后人遗忘。这两句诗衬托出了祠堂的荒凉冷落,并含有诗人感物思人、追怀先哲的情味。它同时还含有碧草与黄鹂并不理解人事的变迁和朝代的更替的意思。特别是诗句中的“空”和“自”两个字的巧妙运用,使这一联的含义更加丰富。可谓“景语含情,情语寓景”,是谓“承”。有了这一层的景物描写颈联自然转入诗人真正的情怀所在,高度赞扬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表达对诸葛亮辅佐先帝开创基业,辅助后主撑持危局忠心耿耿的感佩之情。这一“转”道出了诗人的真感情,不在写景而在抒怀。尾联顺水推舟,在感叹诸葛亮北定中原大志未遂,生命已终的同时也自叹人生壮志未酬。这一“合”既是最深的感慨也是自我慰藉和激励。在短短的八句当中,有叙事,有写景,有议论,有抒情,笔墨淋漓,感情深挚,统体浑成,充分体现了杜诗“沉郁顿挫”的风格。
从这首诗中可以看出起承转合的精妙结构对表达诗人情感的助推作用。古诗讲究章法,就是讲究诗序的先后,注重诗意的分合,用现在的话讲,就是注重表达的逻辑顺序。起承转合四个部分之间,都有着密切的联系,而每一部分,又都关乎主旨,关乎作者的情感。从章法结构入手,可以与诗人共呼吸,水到渠成地领悟诗人的情感凝结点。掌握了这个规律,也无疑是掌握了读懂诗歌鉴赏诗歌的一把金钥匙。
古人总结了诗歌创作的章法结构,运用于文章创作同样精彩无限。尽管起承转合在清代八股文中达到了登峰造极的程度,成为了封建科举考试制度的固定格式,但如同我们不能泼洗澡水就将孩子一起扔掉一样,起承转合这种文章结构,我们应该借鉴。教师也应当结合古诗文的学习,教给学生阅读、写作和鉴赏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规范严谨的逻辑思维能力。笔者在古文教学中从章法结构入手进行了一些尝试,下面试从三个方面来阐述从起承转合这一章法结构入手实施古文教学的益处。
一、学习起承转合的章法结构有利于学生建立规范的读写能力
文言文教学是初中教学中的一个重头戏,特别是对经典文章的品读更是可以让学生受益终身。从经典文言中不仅可以开启学生认识问题的智慧思维,学习为人处世之道,也可以让学生学习谋篇布局的技巧,提升阅读写作的水平。因此,文言文的学习是现代文阅读的根基,学生有了扎实的文言阅读本领可以更好地欣赏现代作品。
文言文教学的方法步骤多种多样,在重视学生反复诵读不断体会的基础上,教师也应给予学生一定的方法指导,从起承转合的章法结构入手无疑是一个基本方法。出自《战国策》的《唐雎不辱使命》是初中教材中的老篇目。本文教学重点的基本要求是:
1.学生能陈述出秦王和唐雎两个人物的性格特点。
2.能说明文章的正面和侧面描写等写作特点。
通常的教学手段是分角色朗读,通过问题引导来启发学生理解文章。笔者在进行本文教学设计中注意到了文章结构的精妙特点,以起承转合的章法结构作为突破口和学生共赏此文。文章的故事情节并不复杂:唐雎,一位处于弱小国家的使者出使有吞并之势、盛气凌人的大国强秦,在“奉命于危难之间”能够不畏强暴,冒死抗争,不辱使命,最后逼迫秦王屈服败退,取得了这场外交斗争的暂时胜利。唐雎的凛然正气令人震撼,那么文章是如何一步步塑造出这一有胆有谋的策士形象呢?既然写唐雎为何文章很多篇幅在写秦王的语言呢?
其实从文章的章法结构中就可以理出头绪来。在问题设计中我让学生复述这个故事,由于每个学生对文章的重点把握不尽相同,所以复述效果也有差异,这就反映了学生的阅读和写作之前的表达的差异。然后我让学生评价复述效果,学生能够体会出这场外交斗争实际是场舌战,但人物语言清楚的交代能使故事脉络清晰起来,所以要将故事讲得紧张精彩,环环相扣必须要将情节交代清楚,分清各个环节中强弱对比,抓住事件转折的关键环节,着力表现主要人物的特有言行和突出品质。学生在评价中渐渐悟到了这篇文章的章法特点,我就顺势总结了文章的起承转合之妙。
文章起于秦王和安陵君的对话,从中可以知道秦王在吞并的征途中想用易地的方式轻松取得小国安陵的土地,当安陵君以合理的受于先王的理由婉言相拒时引来秦王的“不悦”,安陵君不得已派唐雎出使秦国。文章的第一段就是故事的起因,交代了唐雎出使秦国的原因。让读者清楚地了解了故事要写什么,并从中可以体会到两国的实力对比,秦王的强硬和安陵的弱小无奈更显唐雎的临危受命之艰。这一“起”文字简洁却直击事件,引人入胜,十分精彩。
文章第二段承接写秦王的骄横狡诈。秦王根本不把来使放在眼里,更加变本加厉将过错指向安陵君,称之为“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则沉着应对,以坚定的口吻回答“否”,继而承安陵君的说法从道义上表明不易地是无扩张之意,只有御敌之心。抵制秦王骗局之坚决可见一斑。承的部分已将秦国的强势和唐雎的弱势表现充分,秦王越是蛮横无理越是表现出斗争的艰苦,唐雎的使命更加艰巨了。这一承可谓延续到位,引申精当。
接下来文章的第三段就是高潮部分,“转”得别开生面。秦王的“怫然大怒”和“天子之怒”并没有吓退唐雎,而是更激发了这个勇士的胆识,在一问一答中唐雎抛出了布衣之怒的威力。不仅有三人的先例,更有天象的征兆,和今日行动的准备。这样一番威武不屈的言辞和“挺剑而起”的行动改变了斗争的局面,唐雎变被动为主动,他的正义凛然,坚强无畏成为了这场外交斗争发生逆转的关键。在这一环节中唐雎的形象跃然纸上,在我们为其雄辩之才钦佩之余更震撼于他的勇气与从容。这一“转”实在是妙笔生花,描写精细。
第四段是文章的结局,秦王“色挠”、“长跪”、“谢之曰”并称“何至于此”,“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唐雎赢得了这次斗争的胜利,尽管不能最终保全安陵国的土地,但此次出使是不辱使命的。这一结局又以秦王的描写侧面烘托出唐雎形象的高大,语言不多,却最大快人心,让人久久回味斗争的惊心动魄和唐雎的有勇有谋,是谓“合”得精巧,意犹未尽。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