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9期

艾略特的诗歌理论及其创作实践

作者:李 琪




  T.S.艾略特(1888-1965),英国著名现代派诗人和文艺评论家。生于美国密苏里州。1906年入哈佛大学学哲学,续到英国上牛津大学,后留英教书和当职员。1908年开始创作。有诗集《普鲁弗洛克的情歌》、《诗选》、《四个四重奏》等。1948年因“革新现代诗,功绩卓著的先驱”,获诺贝尔奖文学奖。主编过文学杂志《自我》、《标准》。在文学批评方面主要著作有:《传统与个人才能》(1917),《玄学派诗人》(1921),《批评的功能》(1923),《诗歌的用途和批评的用途》(1932-1933)等。在这些批评著作中,艾略特提出了一系列重要理论观点,成为新批评派的开拓者之一。
  艾略特既是杰出的诗人,也是敏感的批评家。事实上,艾略特在创作实践中显示出的
  非凡才华正是来自于他批判的眼光。在艾略特出现以前,英美文学批评因缺少一种体系、方法、理论和严密的思想体系而苦恼,但是,从他和庞德等人那里,文学批评不仅在美国而且在英国重新恢复了活力。韦勒克在《现代批评史》这一巨著中,给予他很高的评价:“艾略特二十世纪迄今为止最重要的批评家,他对他那个时代的审美情趣产生了十分显著的影响。”的确,作为批评家的艾略特对20世纪英美文学批评,特别是新批评理论起了开拓、创新与奠基的作用。菲德勒甚至把整整影响了两代美国人(30 年代末至50 年代末)的“新批评”称为“艾略特时代”。
  撰写于1917 年的《传统与个人才能》,基本上确定了艾略特的文学批评原则。《传统与个人才能》是对长期以来统治西方诗坛的浪漫主义的大胆宣战。浪漫主义者强调诗人的独创性,认为诗歌是诗人个性的表现,并认为文学传统抑制作家发挥个人才能。艾略特则一反浪漫主义的这些观点,明确、果断并富有哲理地对传统这一概念作出重新评价:假若传统或传递的唯一形式只是跟随我们前一代人的步伐,盲目地或胆怯地遵循他们的成功诀窍,这样的“传统”肯定是应该加以制止的。传统是一非具有广阔意义的东西。传统并不能继承。假若你需要它,你必须通过艰苦劳动来获得它。
  作为新批评开拓者,艾略特提出了新批评的主要观点之一:非个性化。他认为:文学的内容中,传统是必不可少的因素,而从荷马以来,整个欧洲文学是个完整的体系,每一部新作品都不能脱离这个传统的影响和制约,同时传统不是永远不变的,会因新的作品导入而有所变化。因而,他在《批评的功能》中,提出文学批评的标准问题,批驳了以自己内心的呼声为标准的浪漫派批评,认为文学批评应有外在权威,即传统。他强调:作家不能脱离传统,不可能完全个性化,作家的感情必须首先经过一个非个人化过程,即将个人情感转化为宇宙性、艺术性的情感,才能进入作品。艾略特认为诗歌不能当作主观的自我表现,他说:“诗歌不是感情的放纵,而是感情的逃避;不是表现个性,而是逃避个性。自然,只有个性和感情的人才会知道要逃避这种东西是什么意义。”在他看来,作品与作家无关,作品只是客观的象征物,诗人的感情要想进入作品,必须经过一番转化,转化为非人格的东西,也就是要脱离自己的人格,转化为普遍性的艺术性情绪。
  而作为现代诗歌的开拓者,艾略特在用诗歌践行自己的观点。他的名作《荒原》旁征博引,用典极广,把人类学、神话、典故和现代生活交织成一个巨大而精致的象征框架,写出了整个西方文明面临的困境———现代文明下的都市不过是一片失去精神灌溉的荒原,开辟了西方现代诗歌的新阶段。在《荒原》中,艾略特成功地把“非个性化”理论运用其中。《荒原》中诗人隐匿个人的喜怒哀乐之情,放弃个人化表现,而体现出更广阔、更深层、更本质的人类社会的情感。诗人笔下那些丧失生存环境的人,孤独而恐惧,“枯死的树没有遮荫,蟋蟀的声音也不使人放心”,人们生活在普遍的互不信任之中,相互猜疑较量,玩弄对方,活着的人“叹息,短促而稀少,吐了出来,人人的眼睛都在盯着自己的脚前。”女打字员与小职员有欲无情的爱,以致“没大意识到它已经走了的情人”,她头脑中空虚的“半成形的思想经过:‘总算完事,完了就好’”。人与人之间,即使是处在爱欲中的男女,也徒有空虚的精神。情欲的玩乐,根本谈不上人与人之间的相互沟通和温馨。这里没有典型化、个性化,也不带任何感情色彩,只是客观冷静地描绘了社会长链中的普通一环,代表了整个西方社会人们普遍的内在心灵感受。而《荒原》中的人物形象,也只不过是这个整体世界中可怜的符号而已。在人与人身上所看到的,只剩下性的差别,只不过是性的符号,以此来暗示象征现代荒原的病根所在。诗人写的不是一个人的个性,而是一类人的共性,超越了对人物形象的个人情感的狭小圈子,而具有了对人类、对社会、对人生的广阔而深层次的观照。
  注重作品语言形式的分析,是新批评的重要观点之一。艾略特认为要做到“非个人化转化”,需要有高度的艺术表现技巧,为此,他提了了一条“客观对应物”表现情绪的创作方法,即把客观事物,如各种事件、情景、典故和引语,搭配成一幅图案来间接暗示或象征某种情绪,造成某种艺术效果。他主张通过某一客观的情景、事件、物体来唤起特定的情感,以不同的意象、典故、引语、传说等为载体,搭配成一幅幅图案,来间接表达诗人的情感情绪和意念。“以知觉来表示思想”,像你闻到玫瑰香味那样地感知思想,从而给客观事物注入思想感情,使读者从客观事物中去揣摩和引发所对应的思想情感,并上升到理性认识。
  在《荒原》中,艾略特成功地将“客观对应物”理论运用其中,生命、性欲、爱情、生育等意象纷至沓来,充满着情绪的反抗与混乱(如对春天的诅咒与对死亡的赞美)。他把各种意象进行了对比排列:过去的高贵和现代的腐烂,远期和近期的文明,并用圣经的、神话的以及佛教的幻象去呼唤一个复杂焦灼而又脆弱的现代灵魂。《荒原》的开头:“四月是最残忍的一月,荒地上/ 长着丁香,把回忆和欲望/ 掺和在一起,又让春雨/ 摧促那些迟钝新芽。”诗人以“残忍的四月”作为客观对应物,象征和暗示对现实的恐惧之感觉,即使是四月的明媚春光,也是一片残忍和萧条。“丁香”花长在“荒地上”,春风好雨也无法催发那些“迟钝的根芽”。诗人以这一片残忍的春景,正是客观对应地表现了对现实的心声。这里看不到作者的直抒胸臆,诗人仿佛退出了诗。但事实上,诗人正是通过旁观式的描述,以此为“特定的媒介物”“思想的感情相称物”来表达其内心对空虚无聊生活的痛心厌恶之情的。而在另一代表作《四个四重奏》中艾略特精心构筑了严谨对应的音乐结构,蕴含着丰富的哲理和宗教冥思,并且将心灵的追寻,以一种将具象与象征结为一体的方式表达出来。
  艾略特作为西方现代派诗人的先驱人物,在20世纪的英美文学中占有重要地位。他在1922年发表的成名作《荒原》被誉为20世纪西方文学划时代的、最有影响的作品之一。同时,作为著名的文学理论家,他提出的“历史意识”、“非个人化”理论以及“客观对应物”的创作手法对西方现代文学批评观念的建立起了先导作用,也对西方文论产生了巨大影响。1948 年,他因“对当代诗歌做出的卓越贡献和所起的先锋作用”而荣获诺贝尔文学奖。创作的理论总会指导创作的实践,而创作的实践又发展了创作的理论。作为一位批评家,为了能对当时的好诗和坏诗作出更公允的评价,他极力倡导把对诗人的兴趣转移到诗歌上,促进形成了一个有别于浪漫主义价值的新美学,从而引发了一场审美价值观和批评方法论方面的“革命”———新批评。同时,艾略特的诗作也是他理论的具体化。他的“历史意识”使他成功地创造出一个带有普遍性和永恒性的“荒原”意识,他的“非个人化”创作观又使得他笔下的《荒原》形象鲜明,表现出强大的生命力。总之,这种有理论、有系统的实践,使得艾略特当之无愧成为现代英美诗歌中开创一代先风的先驱。他以诗歌与文论为新批评拓荒,为现代诗歌拓荒,其姿态正如他在《序曲之一》诗中所写:“一匹寂寞的马喷着热气刨着蹄,然后灯光亮起。”
  
  参考书目:
  ①《荒原》原稿的影印与誊写本,范莱丽-艾略特编.伦敦,971
  ②朱立元 李钧主编.二十世纪西方文论选 上卷.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2年6月
  ③赵毅衡.新批评文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
  ④王恩衷编译.艾略特诗学文集.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9
  
  李琪,女,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