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9期

语文教学策略呼唤心灵在场

作者:刘海南




  教书是个见仁见智的事也是一个显示教师水平的事。一篇同样的课文,有的老师讲得神采飞扬,学生听得兴味盎然;有的老师讲得淡而寡味,学生听得昏昏欲睡。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区别?笔者认为,这与教师在工作时是否有自己“心灵”的参与并是否能调动学生“心灵”的参与有着密切的关系。《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的总目标中要求学生“在阅读中,体味大自然和人生的多姿多彩,激发珍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感情;感受艺术和科学中的美,提升审美境界。通过阅读和鉴赏,深化热爱祖国语文的感情,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陶冶性情,追求高尚情趣,提高道德修养”。怎样做到这一点?唯有架设一座沟通教师心灵与学生心灵的桥梁,在日常教学中引领学生涵咏古今中外文化的精髓。这就要求为人师者必须是一个具有人文关怀并且能将人文关怀传达给学生的智者。
  
  一、教师在教学中要有“心灵”在场
  
  没有一个教师不认可在教育过程中要倾注爱心,但对学生的爱心不能停留在口头上而是应该落实在自己的行动中。
  案例一:一次作文讲评课上,张老师说:“这次我们班的作文写得很糟糕,只有一半同学交,几乎就没有切题的。比如,某某的这篇作文……”张老师指名道姓地批评了其中的一个学生并且不顾这个学生的强烈反对当众宣读了他的作文。在张老师读作文的过程中,这个学生不断给自己叫好,招来别的同学嘲讽的笑声。等到张老师念完作文开始讲评正确思路的时候,这个学生已经趴在桌子上“昏昏欲睡”了。
  分析:对于张老师的做法笔者不做过多评价,但我们可以假设自己就是那个学生,面对老师指名道姓批评并被当众宣读作文,会有什么感受?我相信绝大多数人都会觉得很难受。因为按照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说,每个人都有求知与理解的需要。如果学生感到没有被人认可,或认为自己无能,他们就不可能有强烈的动机去实现较高的目标。学生的“昏昏欲睡”恰恰是低评价的直接后果。
  案例二:一次语文课上,刘老师讲《劝学》。之前已经布置了预习作业,刘老师找学生检测。他叫起一个平时不怎么用功学习语文的学生。这个学生读得磕磕巴巴并且错误百出,显然是没有预习。刘老师非常生气,学生读完后,他问其他学生:“请同学们说说,他哪些地方读得不对?”学生们纷纷举手,给刚才读书不好的学生指出问题。之后,刘老师说:“请你以后做好预习工作。”
  分析:在教学中老师的知识水平是一个方面,但老师的人格魅力对学生同样会产生重大的影响。很多学生不喜欢某个学科并不是学科的问题,而是对传授知识的人有看法。刘老师的做法给人的感觉是挑剔多于赞赏。原因很简单,因为这个学生是个不招人喜欢的学生。但越是对这样的学生在教育的时候越要有分寸感,越是要在情感态度上偏向他们。刘老师让别的学生指出读书学生的错误做法是对的,但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不是让学生学会挑剔,而是应该让学生变得更团结、协作,更有上进心。如果之后他这样说:“看,大家都不遗余力地帮助了你,那你再把这段给大家读一遍吧。”我相信,效果会比纯粹的批评好得多。老师的话语一方面让学生感受到批评但更多的是要让学生感到关爱。
  [案例三]一次语文课上,李老师讲《荷塘月色》。她先介绍了朱自清,范读了一遍课文。然后问学生:“同学们,你们觉得《荷塘月色》的景物描写美吗?”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美。”李老师又问:“这种美是什么样的美?”提问了好几个学生,学生都说不到点子上,李老师就自己揭密:“这是一种宁静美。”然后便分析课文描写景物的句子。接着她又问:“看到这样的美景,作者为什么还心里颇不宁静?”学生说不出来。她便开始讲朱自清写作的背景,四·一二反革命大屠杀等等。听得学生云山雾罩,课堂气氛极其沉闷。课后李老师非常沮丧:精心设计的一节课讲砸了。
  分析:李老师的问题出在哪?笔者认为出在教师没有换位思考上。这些问题李老师在没有看教参之前能回答出来吗?教师在借助教参之前都不能回答出来的问题就不要在课堂上为难学生。教师在备课的时候一定要“备学生”,也就是站在学生的立场上想想:这个问题应该怎么问?学生会有什么样的答案?他们如果答不上来我应该怎么引导?如果李老师把上课的程序做如下修改效果会更好:
  师:朱自清为什么要去荷塘?
  生:因为他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书中的原话)
  师:他为什么心里不宁静?
  生:因为他到底惦着江南了。(书中的原话)
  ……
  师:写荷塘的时候,作者是十八般武艺都用到了。比如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你(点一个学生)来读一下,有什么感觉?
  生:(读)有音乐美。
  师:为什么?
  生:因为他用到了叠词,有韵律感。
  师:不只是叠词好,我觉得“弥望”这个词也很好,下次你写作的时候要用到这个词。
  ……
  师:请同学们把所有的动词都划下来,说说它们用的好不好。如果好,好在什么地方?
  ……
  师:孩子们,这篇文章只是语言美吗?读了这篇文章,你内心有什么感受?修改之后的问题更易于学生接受。杜威认为教师的提问完全是一种艺术:提问要使问题能持续地发展下去,即提问应当成为继续讨论的原动力。如何做到这一点?它需要教师既要非常熟悉教材,又要非常了解学生。
  从上面的三个案例中,我们很容易发现这几位教师的共性都是没有做到换位思考,如果教师站在学生的立场上,感受学生的感受便会发现自己的做法有多么欠妥当。一个能换位思考的教师一定是一个用“心”工作的人,他会牢牢记住古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并且会在教学的过程中做一个反思者和研究者。“心灵”在场的教师的工作业绩往往会呈正螺旋式不断向上发展。相反,有些教师在遇到挫折后不是反思自己的问题,而是怨天尤人,听之任之,最后他们的工作结果也会非常消极。
  
  二、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学习中“心灵”在场
  
  并不是所有的学生都热爱语文,也不是所有教师都能“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遇到不喜欢语文并且基础差的学生老师更要耐心地教导。既然教师肩负着“传道受业解惑”的任务,就要力争让学生在现有的基础上有所提高。这一点也充分体现着教师的加工能力。怎样让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提高?最关键的一点是要让学生爱上语文学习。很多语文教师都反映,学生在学习语文的时候有倦怠情绪。笔者相信造成这样的后果有国际国内大环境的影响,但教师本人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好日常教学的各个环节,引导学生用“心”学习。
  1、在课堂提问上下功夫,打通两个世界,引导学生用“心”思考。
  请看讲授《孔乙己》这篇文章的两组问题的比较:
  
  大家会看到,第一组是远离学生生活的文学评论式的问题,第二组是将课文的内容与学生的感受以及当代社会联系起来的问题。显然第二组提问更能吸引学生的兴趣,因为教师的提问,关键词由“他”转向了“你”,教师在努力搭建文本世界与学生生活世界的桥梁,让学生身临其境,用“心”感受孔乙己生活的时代,试图站在那个时代人的角度思考问题。久而久之,学生总是能够用“心”思考问题,他们自然而然会在潜移默化中提高体味人生、人性、人情的能力。
  2、在钻研文本上下功夫,力争吃透教参,引导学生用“心”思考。
  为方便教师教学,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语文室给每册语文书都配备了一本教参,但如果教师断章取义,照本宣科,不深入研究文本,上课的效果肯定会大打折扣。比如高中语文第四册教参在评价《项链》这篇小说的主题时这样写到:《项链》写的是一个小公务员的妻子马蒂尔德以十年的含辛茹苦去赔偿一条借来的假项链的悲剧故事。作者对女主人公虽然有美好的姿色却无力打扮自己的无奈处境表示遗憾;对她为一条假项链差不多葬送自己以及丈夫一生的不幸遭遇表示同情和惋惜;对她和她丈夫偿还项链的诚实品德和奋斗精神进行了充分肯定。小说作者也对女主人公的虚荣心进行了批评。同时,对贵族阶级的穷奢极欲和不惜弄虚作假的生活方式作了抨击和暴露。1细读这段文字,你会发现《项链》要表现的主题是多元的,既有同情、惋惜又有批判和揭露。也就是说,《项链》这篇小说绝不仅仅揭露了玛蒂尔德的虚荣心。因为细读文本之后,你会发现,玛蒂尔德的虚荣和当时法国的社会环境有着密切关系。再者说,哪个人没点虚荣呢?佛来思节夫人为什么用一个名贵的盒子装一个价值五百法郎的假钻石项链?这不也是一种虚荣的表现吗?佛来思节夫人和玛蒂尔德同样是教会学校的同学,两个人之所以走上了不同的生活道路,很大程度上不就是因为佛来思节夫人嫁得好吗?玛蒂尔德向往奢侈华贵的生活有的自己的理由,也有社会的原因。如果老师看不到这些细节,只是作为一个高高在上的道德批判家一样一味批判玛蒂尔德的虚荣,就是把《项链》这篇经典小说的主题给单一化、片面化了。如果老师再把自己对教材单一化、片面化的理解传达给学生,让学生也像一个道德批判家似的去评价一个人物,久而久之,学生的心也会变得“冷酷”起来。因为教材中所写的很多内容他们还没有经历,没有自己的切身体会,如果教师不培养他们换位思考的习惯,不设身处地地思考主人公的困境,将来他们在现实生活中遇到别人类似的难处,也会显得非常冷漠。我们教育的目的是为了改善人的心灵而不是培养麻木、僵硬只会做题的考试机器。由此可见,教师不在钻研文本上下功夫,不引导学生用“心”思考的后果是贻害无穷的。
  3.在作业反馈上下功夫,做到有效示范,引导学生用“心”思考。
  作业反馈也是引导学生、纠正学生偏见的重要途径。在讲完《滕王阁序》后,我要求每个学生走近王勃,给王勃写两句话。作业收上来后,我发现很多学生都是居高临下的劝勉王勃,叮嘱他不要悲伤,要坚定信念,要超越痛苦等等。王勃的困境每个封建时代不甘平庸的文人恐怕都要遇到,即便是在现代社会也不在少数。如果换成我们自己,在抑郁不得志时,在被不公平对待时,能不能永远坚定信念,超越痛苦,保持心态平和?很难。更何况是血气方刚、才华横溢的王勃!很多学生没有类似的生命体验,所以不能和王勃产生深深的共鸣。这时,老师一定要引导学生尝试换位思考。怎么引导?除了说明王勃的困境和指出学生的不足之外,教师还应该有示范。我也给王勃写了几句话:“天妒英才溺水忘,滕王阁上闪华章。若天肯与王勃寿,谁谓尘世余悲伤?”我认为,作为一个涉世之初并有一番抱负的年轻人在遇到困厄的时候悲观失望是可以理解的,更何况王勃书写的并不仅仅是悲伤,从“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中可以看到王勃在困境中给自己的鼓励和喝彩。如果他能长寿,我相信随着阅历的增加,王勃的心境会更加平和的。自伤自怜会少一些,旷达豪迈会更多一些。我把我的想法和学生交流之后得到了他们的赞同。可能教师某一次点拨的做法并不重要,但久而久之在学生的心中“换位思考”的意识会生根发芽的。
  笔者认为,语文教学担负着塑造人的心灵、传承中华优秀传统的重要历史使命。语文教师要有良好的品德修养,更要有一颗“善感”的心。只有如此才能在日常教学环节中抓住任何一个细小的教育契机对学生加以引导和教育。语文教师要形成自己的教育智慧没有什么捷径可走,只有用一颗真心、一颗爱心、一颗高远的心投入教育,教育才会闪出智慧的光芒。
  
  参考书目:
  1.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语文室编著:《教师教学用书(语文第四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2.《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3.陈琦、刘儒德主编:《当代教育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刘海南,教师,现居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