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9期

语文教学中如何实施美育

作者:李恭成




  中学阶段是一个人人格形成的重要阶段,教育不仅意味着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还承担着“人”的教育的职责。新课程重申语文的人文性,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可谓是返朴归真的做法,为语文课堂教学带来一股春风。语文教师只有引导学生去发现美,理解美,才能使学生含英咀华,发为芬芳。学生在美的语文世界里徜徉,就会在审美愉悦中获取真知和思想。语文教师可从以下一些方面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一、品味课文的语言美
  
  中学语文教材有许多文笔流畅、语言优美的散文。教读这些作品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反复朗读其中描写生动形象的语言,启发学生体会这些语言所表现出来的美感。如朱自清《荷塘月色》中“田田的叶子”像“亭亭的舞女的裙”,“缕缕清香”似“高楼上渺茫的歌声”等优美的语言,通过引导学生反复诵读,使学生感受到月光下荷塘的素淡、朦胧的美,这些优美的语言就将久久地留在学生的脑海里。又如《听潮》这篇课文中描绘大海落潮的语段,作者从视觉的角度用朦胧的月光、玫瑰的晨雾、飘零在水上的落花比喻为潮声,用生动优美的语言塑造声音的形象。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用柔声、弱声的感情重音去轻读,使学生置身在大海落潮时那种轻柔幽寂的宁静美之中;接着教师还可进一步引导学生体味“波浪轻吻着岩石”中的“吻”这一动词的运用之美妙:它把大海拟人化,形象地表现了波浪和岩石接触荡漾之轻微,生动地表现出大海的温柔宁静美。这样,学生在语文教学中受到美的感染,感受到课文的语言美,由此体验到学习语文的快乐,从而提升了自我的文化素质和审美情趣。
  语言美是语文学科所选课文的特征之一。除了散文语言的流畅优美,诗歌语言的凝练富有音乐美外,还有小说语言的生动形象,议论语言的严谨且逻辑性强,说明语言的朴实准确等,体现了各种体裁的语言美。这些语言源源不断地向学生提供语言财富。语文教师只有启发诱导学生反复品读课文中优美的语言,才能使学生在语文课中吸取丰富的语言乳汁,并发展学生语言的感受力和审美力。
  
  二、体味课文的情感美
  
  刘勰《文心雕龙》中写道:“情者,文之经”,“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凡是感人的作品,都渗透着作者强烈的思想感情,那些脍炙人口的名篇之所以能使人爱读或流传不衰,不仅因为其语言文字美,更重要的是渗透着作者炽热的情感。读毛泽东的《沁园春·雪》,我们可以感受到一代伟人指点江山、笑傲千古的豪迈气概,吟诵李瑛的《一月的哀思》,我们也能与诗人的情感产生强烈的共鸣,对敬爱的周总理寄以深切的悼念,从“江山沉凝、青山肃立”的肃穆悲壮的境界中受到情感美的教育。面对一篇篇血肉俱丰的课文,语文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在整体感知中把握贯穿于作品中的心理体验和深厚内蕴,唤起学生的情感共鸣,体味课文的情感美。
  大散文家朱自清的《背影》,在质朴无华的叙事中,巧妙地以父亲渐入老境的颓唐“背影”,写出了父亲的“舔犊亲情”。文中写了三次“背影”和我的三次“流泪”,这是真情的流露,是父子之间的“心心相印”。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把这种真情,化为学生心灵的情感美。教师要以自己强烈的父爱或母爱激情和身临其境的角色转换,让课文中的美的形象活起来,深入学生的灵魂,激起学生的情感共振,使学生在这种亲情美的熏陶下接受审美教育,自觉培养自己美好的情操。
  语文教材中有很多课文饱含浓烈的情感美,如《故乡的榕树》中蓄积在心头的对故乡的眷恋之情,《大堰河我的保姆》中对乳母对劳动人民的赞美之情,《项脊轩志》中对亲人的深切怀念之情,《孔雀东南飞》中刘兰芝焦仲卿的忠贞不渝的爱情,《纪念刘和珍君》中五位女子的勇毅和爱国之情,《兵车行》中深沉的忧民之情。这种种美好的情感和节操是教材之所以感人的魅力所在。语文教师要凭借这些教材,准确理解作品内涵,把握作者感情脉络,用艺术化的语言、用自己的情感火花去点燃学生的感情,字字句句撞击学生的心灵,使学生在老师的带动下进入美的境界,在情感上与作者产生共鸣。学生在感情的驱动下,自然会进入学知识、怡性情、明人生的境界。
  
  三、领略作品的意境美
  
  “意境”是我国古代诗歌创作的一个极其重要的艺术审美范畴。针对古典诗词营造意境的这一审美特性。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就必须引导学生以再现诗中形象为突破口进行审美教育,让他们进入诗的意境,领会诗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欣赏到诗的内在美。例如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开头三句:“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词一开始,就用雄浑的笔触展现了万里长江滚滚东流,波浪滔天的壮阔景象。接着再由空间的广阔转入时间的久远,引出了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在赤壁活动过的风流人物。在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从作品表层开阔的江面走进作品的深层,让学生想象词人站在赤壁之上,眼望“大江东去”、“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时如何发思古幽情的图景,体会词人感慨今昔,由物及人,由人及我,抒发“人生如梦”的心理历程;并再进一步领悟词人把时间流逝、世事沧桑、功业无成的感慨寄托在那波澜壮阔的意境之中,由此体会到作品词句的意境美,提高了感知、再现诗词意境美的能力。
  美的意境,是心与物、情与境的完美统一,是艺术家在作品中创造的具有审美价值的情景。《天山景物记》中从映射着雪峰的光而金璧辉煌的牧场,到被银灰色暮霭笼罩着的温暖、热闹的蒙古包,再到月光下宁静而安祥的草原,展现给读者的是一幅幅美丽的画面,耳畔似乎是“导游”娓娓的述说。再现作品中的形象,这是欣赏文学作品意境美的关键。语文教师应引导学生借助联想和想象体会情和景构成的“意境”。例如,同是《咏梅》,陆游笔下的梅“寂寞开无主”“零落成泥辗作尘”“只有香如故”是孤芳自怜的梅。毛泽东笔下的梅“飞雪迎春到”“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是迎宾傲雪、俏丽挺拔的报春使者。学生借助联想想象,进入作品中美妙的境界,对两诗的形象、作者的情感才有了真切的感受。
  
  四、学习作品的人格美
  
  美具有多层次和丰富的内涵。从外在和内涵的角度看景物美,可把景物外在的自然形态美称为它的自然美,把景物有关的历史典故、神话传说的特定的人文内涵称为它的人格美。《难老泉》中的“难老泉”不仅具有“白尺清潭写翠娥”的自然美,因为它还有一个刘氏动人的故事,所以在自然景物美中还蕴含着中国劳动妇女勤劳、贤惠、善良的美德这种人格美。《长江三峡》中写到秭归时,重点又写了屈原的传说。正是屈原,秭归的自然美便永远和爱国主义这一人格美联系在一起了。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去感悟课文景物中的人格美,使学生得到更丰富的审美感受,满足更深层次的审美需求。写作教学时,教师要提示学生注意把景物中与主题有关的的人格美发掘出来,充分利用它们来表情达意,为文章的主题服务。茅盾先生在《风景谈》中描绘了“沙漠驼铃”、“高原归耕”等多幅画面,因为有了人和人的高贵精神的辐射,有了人格美,这些画面才成为值得赞咏令人流恋的“风景”。
  
  李恭成,教师,现居福建莆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