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9期
文学教学中如何对学生进行科技教育
作者:高秀丽
一、加强引导,树立科学发展观意识。
科技能兴国,科技能强国,这是众所周知的真理,可是在现实生活中,尤其是在很多学生中间,他们心目中的英雄偶像不是钱学森,也不是杨振宁,而是那些酷毙了帅呆了的歌星、影星。而且这种学生“追星”现象相当普遍。这种客观局面的存在,对培养学生的科技素质极为不利。作为教育工作者,就要想方设法扭转这一不利局面,让科学家成为学生心目中的英雄偶像,这对培养学生的科技素质至为重要。那么如何实施呢?我认为单纯说教只会令学生反感,而在课堂教学中滴滴渗透,潜移默化,是一个极佳途径。学校所开设的各门自然类学科,比如物理、化学是人类自然科学的结晶,浸透着无数科学家的智慧和心血。在这样的课程中,对学生进行科技教育,教师可信手拈来。比如穿插介绍一些科学家的小故事去感召学生,从而树立强化学生的科技意识。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尤其是在文学作品教学中,如何去渗透强化学生的科技意识呢?其实更容易!语文课在这方面比其它科目更具优势。比如在学习《青梅煮酒论英雄》一文时,就可以通过课堂讨论的方式加强对学生进行科学发展观的教育。课文中刘备与曹操讨论“当今世上”谁是英雄,两人各抒己见。教师可以以此为契机,就此展开引申进行课堂讨论,请同学们放眼世界,看天底下到底谁才是真英雄,同学们的答案肯定五花八门,这时,教师也加入讨论,阐明自己的观点,用大量事实证明科学家才是这个世界上真正的英雄。相信你的发言会得到同学们的认可,引起同学们的共鸣。这样的课堂讨论,既训练了学生的思维和口语表达能力,也达到了强化学生科技意识的目的,可谓一石三鸟。
再如教学余秋雨散文《都江堰》一文时,我也作了这方面的尝试。课文中写了三方面的内容:一是评价都江堰的历史功绩;二是描写了都江堰的水;三是评价李冰父子。我在讲到第三部分时,穿插了如下一段教育性讲述:
李冰穿越了历史的尘埃,从远古向我们走来,魅力依旧四射,凭的是什么?当然不是他曾经显赫的官职,只因为他是水利专家,只因为他建造了造福后世的都江堰。他的英名将亘古绵延,永载史册。难道象李冰这样的“明星”不值得大家崇拜效仿吗?
我相信,这样的语言对学生一定会有所触动。
类似的契机,在语文课中虽然不是俯拾即是,但也散落其间。只要教师独具慧眼,善于挖掘,是可以寻到的。如果语文教师能经常地不失时机地抓住类似契机,渗透强化学生的科技意识,为学生树立科学偶像,这对学生科学发展观的形成大有裨益。试想,如果科技追星族遍布神州大地,那么,中国成为科技强国还会是梦想吗?
二、渗透科普知识,深刻理解文意。
科技知识的普及与推广,一向被认为是科技工作者或理科教师的职责。其实,语文教师也应该是这一阵营的成员。因为很多优美的文学作品不仅具有文学审美功能,而且也暗含着许多科学现象。比如诗句“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中蕴含着生物学知识,诗人借用自然现象,抒发自己做人的境界;诗句“平明寻白羽,没入石棱中”及“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中隐含着物理学知识。如果教师在引导学生品诗的同时,能穿插渗透相关的科普知识,不但可以普及科技知识,还有助于学生深刻理解诗句。
比如,品味诗句“没入石棱中”时,我和学生一起探寻,提出这样的问题:此句描写是写实还是夸张?箭有没有可能“没入石棱中”?最后师生达成共识,如果力度和速度相得益彰,箭是可以“没入石棱”的。此处描写是写实而非夸张,经过此番探讨,不但渗透了物理学知识,而且李广将军高超的箭术也能跃然纸上。
再如,讲鲁迅小说《药》一文时,同样可以如法炮制。教学中我精心设计了这样的提问:“人血馒头为何治不了痨病?”这个问题回答起来不是很难,因为人血和猪血、鸡血一样,没有药用成份,只有营养价值,这在今天是个简单的生活常识。但是如果对这个问题进一步推导,就会发现大有深意。如此简单的生活常识,当时民众都不懂,民众的愚昧程度可见一斑,那么民众对革命志士的革命行为当然就更不懂了,华老栓能让华小栓吃下蘸着革命者鲜血的人血馒头就理所当然了。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辛亥革命失败无疑是必然的。教师如此探究提问,既有助于消除学生对人血馒头的神秘感,又有利于学生深入理解文意,可谓“一箭双雕”。
又如讲鲁迅《呐喊<自序>》一文时,也可以质疑讨论。鲁迅认为中医是有意或无意的骗子,治死了他的父亲。这种说法显然很偏激,对此,可以请同学们质疑讨论:“现在中医很兴盛,中医是否骗人?”经过讨论,纠正鲁迅对中医看法的偏激表述,清除学生对中医的误解,这既有助于传承民族文化,发展祖国中医事业,又使学生深刻理解了鲁迅当时对庸医误人深恶痛绝的心情。
上述三例,充分说明文学教育中是完全可以渗透科技知识的,而且效果很好。只是这种渗透要适可而止,点到即可。如果讲解甚密,会冲淡语文课的美感。
三、渗透培养学生做事谨严的科学态度。
要成为一名科技工作者,光有热情和好奇是不够的,还必须在平时养成做事谨严的良好习惯。一丝不苟、实事求是、行事谨严是科学研究的态度,是追求真理的精神。学生这种习惯的养成,除了平时方方面面的培养教育,其实也离不开语文课堂的熏陶,而且语文课堂在这一方面确实可以大显身手。
比如《荷塘月色》一文中,夏夜出现了蝉声,对此有人曾质疑。于是朱自清先生亲自月夜考证,蝉声确实存在,这才放弃了对原文的修改。如果教师在讲课中占用一点儿时间穿插介绍这一细节,相信对培养学生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无疑具有“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再如鲁迅在《藤野先生》一文中回忆了藤野先生针对他生理绘图作业的一次谈话。藤野先生说:“你看,你将这条血管移了一点位置——自然,这样一移,的确比较的好看些,然而,解剖图不是算术,实物是那样的,我们没法改换它。”这次谈话,对鲁迅先生触动很大。这段谈话,对于了解认识藤野先生也至关重要。所以教师在教学时,对这段文字不可一带而过,应该让学生反复诵读,品味话中深意,感受并学习藤野先生谨严的治学态度。同时也让学生体会,治学谨严、对学生负责的老师会让学生想念一生。这么做有利于培养学生形成一丝不苟的学习态度。
总之,这方面的渗透点,在文学作品中很多,只要教师用心、细心,时机很多。比如,《石钟山记》中苏轼关于石钟山名称由来的考证;《游褒禅山记》中王安石关于倒地碑文读音的辨析,等等,都是很好的素材。
以上是我关于文学作品类语文课教学的思索,而且在教学中切实可行。常言道,要物尽其材,愿语文课堂在闪耀人文光辉的同时,也能绽放科技之光。
高秀丽,女,吉林松原职业技术学院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