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9期

《记承天寺夜游》简案

作者:袁玉琴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l.朗读成语,体会文中写景文字所寄托的作者的思想感情。
  2.了解写作背景,品味文章的语言特色,体会诗情画意的情境。
  
  二、能力目标:
  
  培养用朴素的语言表达感情的能力。
  
  三、德育目标:
  
  学习作者旷达的心境,培养自己良好的个性。
  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掌握文言字词朗读成诵,体会文中的思想感情。
  解决方法:指导朗读背诵,反复朗读,学生自主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难点:品味语言特色,体会诗情画意的情境。
  疑点:“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的含义。
  解决办法:补充背景,教师点拨。
  课时安排:一课时
  学生活动:
  1.朗读课文,朗读成诵。
  2.学生自主学习,掌握文言字词。
  3.复述课文,组织学生辩论。
  4.课外拓展练习。
  教学步骤: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二、细品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课文,感染学生。教师要读出情趣,读出韵味。
  2.学生借助工具书,课下注释扫除文字障碍,读懂课文。
  3.学生对照注释,口头翻译课文,整体感知文意。
  (1)学生独自翻译课文,划出疑难句。
  (2)同桌之间讨论交流疑难句,教师巡回指导。
  教师提示重要字词,以引起学生重视。
  
  三、朗读指导,基本成诵。
  
  1.指导学生朗读。
  设置《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为背景音乐,教师再次范读课文,学生听读,注意把握字音、节奏。
  2.指导学生背诵。
  3.选两名学生复述课文。
  
  四、品读赏析,突破疑难。
  
  1.学生简叙作者思路。
  明确叙事:欲睡——起行——寻张怀民——相与步于中庭——绘景——抒怀。
  2.作者何以夜游?何以至承天寺?(原文句子回答)
  提示:只因“夜色入户”,“念无与为乐者”。
  3.文中如何描写月色的?(?穴原文句子?雪)
  讨论并归纳:?押“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4.全局无一“月”字,而又无一字不在写“月”,请分组讨论这样写的妙处?芽
  明确:先写月色,“积水空明”可以想象月色之明。继写水中,“藻、荇交横”可以推想月色之清。最后点出:“盖竹柏影也”,可以推想月色之淡。这些都属于侧面描写。
  5.“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其中“欣然”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芽
  点拨:欢欣之情,溢于言表。
  6.“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句中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点拨:作者与张怀民俱贬官黄州,虽任团练,均无实权,实属于两个闲人。作者与王安石政见不合被贬,心情肯定不如意,但是作者却能从随处可见的寻常景物中得到美的享受,并描绘得如此充满生机、充满诗情画意,表现出作者豁达大度宽广的胸襟。
  7.辩论:李白与苏轼的望月,感情是否相同,为什么?
  
  五、总结拓展,布置作业。
  
  袁玉琴,教师,现居甘肃华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