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9期

《孙权劝学》教学设计

作者:刘玉婵 杨 浩




  一、名言激趣,导入新课。
  
  英国学者培根有一句名言“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演算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道德使人高尚,逻辑修辞使人善辩”。知识可以改变人,知识能够塑造人。三国时期活捉关羽的吕蒙就是一例。今天,我们来学习关于吕蒙读书的一篇文章《孙权劝学》。
  
  二、了解名人,积累知识。
  
  1.上新课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作者及作品,请看大屏幕,完成填空题。
  (多媒体显示)
  ①司马光,字______,____(朝代)_______家________家;
  ②《孙权劝学》选自____________,该书是一部_________通史,记载了从_________到_____________共1362年间的史事。
  (学生完成,教师利用多媒体出示准确答案,学生识记。)
  2.看来同学们预习得不错,你会读下面的字吗?请看大屏幕,给加点的字注音。
  (多媒体显示)
  卿今当涂掌事( )为博士邪( )
  但当涉猎( )孰若孤( )
  (学生完成,互相订正。教师出示正确注音,学生练读。)
  3.文中有很多文言知识你掌握了吗?看大屏幕,自学讨论完成练习。
  (多媒体显示)
  ①解释加点字词的意思:
  蒙辞以军中多务___________卿今当涂掌事_________但当涉猎
  孤岂欲卿治径为博士邪______________蒙乃始就学__________ 见往事耳
  ②辨析古今异义:
  孤岂欲卿治径为博士邪 博士:古义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
  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往事:古义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_
  ③找出文中的通假字并解释:_________通___________,意思:__________。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完成并订正。教师出示正确答案。)
  
  三、感受名人,学习志趣。
  
   我们了解了作者作品,下面我们来看看名人的读书历程吧。
  1.教师播放示范朗读带,学生听读,掌握字音,注意人物对话语气。
  请一名学生朗读,其他学生订正、评价;全班齐读。
  2.课文读完了,你想知道主要内容吗?请同学们结合注释准备复述课文。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复述课文,互相补充、评价)
  明确:本文写吕蒙在孙权劝说下开始学习,其才略很快有惊人的长进以至于令鲁肃叹服不已,并且与他结为朋友。
  
  四、解读名人,塑造人格。
  
  1.本文以对话为主,言简意丰、富于情味,感受三个人物各自说话的口吻、神态、心理。
  (学生品读课文,以小组为单位互相讨论并发言)
  明确:①孙权劝学,一语破的,向吕蒙指出“学”的必要性,即因其“当深掌事”的重要身份而“不可不学”;继而现身说法,指出“学”的可能性,使吕蒙无可推辞,从他的话中,既可以感到他对吕蒙的亲近关心、期望、又不失人主身份。
  ②鲁肃对吕蒙的才学情不自禁的赞叹,可见他十分惊奇的神态,表现吕蒙因“学”而使才略有了令人难以置信的惊人长进。
  ③吕蒙就学,“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看,大兄何见事之晚乎!”是吕蒙对鲁肃赞叹的巧妙接应,从他的答话中可见他颇为自得的神态。
  2.分析了人物的口吻、神态、心理,你有兴趣来扮演这些人物吗?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分角色朗读。要求:读出不同人物的语气,体会人物的心理。确定四名学生朗读,其余学生评价。
  3.读完课文,我们看到了吕蒙的惊人变化,这个变化过程带给你怎样的启示?
  (学生思考,自由发言,教师评价补充)
  
  五、走近名人,自创一家。
  
  师:吕蒙有如此惊人的进步,功劳在谁呢?除了他自己,当然还有孙权了。请同学们想象:假如有一天,吕蒙活捉了关羽以后见了孙权,那会是一种什么情景呢?请充分发挥想象,写一篇作文,抓住人物的心理、神态。(字数在300字以内。)
  六、布置作业,拓展延伸。
  1.本文让我们了解到读书可以聪慧,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你还知道哪些关于读书的名言?请搜集并积累。
  2.本文中出现了两则成语,你知道吗?请解释成语的意思并造句。
  板书设计:
  
  刘玉婵,杨浩,教师,现居甘肃华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