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9期

文学教育的初衷与归宿

作者:璩存峰




  一、文学:为学生构建精神的底子
  
  “中学语文教育落实到人文教育上时,就是给人建立一种精神底子。”(钱理群先生语)
  我们当下的社会风气,已很难用有限的几个语词来形容、概括。道德滑坡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可能有很多,但教育界的不作为恐怕是其中的重要一条。我们的教材编排根本没有把道德、情感、审美等素质教育范畴纳入应有的视野。初中的思想品德课、高中的思想政治课都成了法律、政治制度、社会经济等内容的普及读本。应试教育下,高考成了指挥棒,包括语文在内的几乎所有学科都在忙着抢时间,搞题海战术。不客气地讲,我国的学生几乎没有受过良好的思想品德、情感、审美教育。全凭几个有良知的基础教育阶段的老师在进行着有限的说教。在品德、情感、审美教育出现真空的状态下,语文教育,尤其是文学教育,就要铁肩担道义,承担起为学生构建一种精神底子的历史重任。说是历史重任,一点也不为过,因为我们要影响一代乃至几代人。
  事实不止一次地证明,文学作品在人的成长过程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与共和国一同成长起来的一代人,他们就是靠着前苏联和国产优秀文学作品中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成长起来的,充满战天斗地的豪情,在社会主义工农业生产中发挥着主力军的作用。文革期间是文化的沙漠肆虐的日子,一些先锋派诗人的进步诗歌和《第二次握手》等优秀小说,以手抄本的形式在民间广泛流传,慰藉着广大知识青年迷惘的心灵,让他们不至于迷失方向。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又是一些文学作品中的理想主义唤起了广大民众投身四化建设的热情。随后,伤痕文学、反思文学、寻根文学、新写实主义等一大批文学思潮及其作品,担当起了民族启蒙的重任,让我们的民族文化、精神文明获得了长足的发展。
  我们还应该看到,如果我们教育工作者不作为,那么就会让非主流的甚至不健康的地摊文学乘虚而入,侵蚀着学生的心灵。这已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现实存在。受一些不良作品的影响,缺乏辨别是非能力的一少部分学生已经出现了心理异化:离家出走,仇视老师,不满社会,心理阴暗,甚至充满色情与暴力。所以,作为语文老师,要积极主动地用优秀文学作品这剂良药,影响学生身心,为他们打下一个健康的、阳光的、感恩的精神的底子。这完全可以成为现实,只要我们立即行动起来。
  
  二、往昔:在夹缝中努力践行文学教育
  
  多年来,在应试教育的棒喝下,我们更多的是用理性的眼光、科学的视角来对待语文教学,把语文当作了一门与理化无异的普通学科。但是,作为个人,我又实在不甘心让语文以这样一种可憎面目展现给学生们。于是,在语文课上,在与学生一道分享快乐又相对独立的精神天地里,我开始播下一粒粒文学的、精神的种子。大环境虽然决定不了,但完全可以凭藉个人的良知,尽量影响任教班级的学生,鼓励他们用文学的眼睛看文学、看世界,让他们成为一个崇尚自由、品格正直、情感丰富、境界高尚、发展全面的优秀个体。
  多年来,一直坚持给学生读那些人文色彩厚重的文学作品。有诗歌、小说,大多则是情文并茂的散文作品。就题材看,有时读点表达忧愤的作品:像关于母语教育与传承的,希望唤起学生热爱语言文字等祖国传统文化的热情;像抨击时弊的,目的是适度揭示一点社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让学生增强一点免疫力,为他们将来踏上社会做点心理准备。当然也不能让他们对社会抱有一种恐惧与失望感。更多的是读那些关注民生、赞美“小人物”的作品。这些“小人物”生活在社会底层,活得也许有些卑微,但他们勤恳、隐忍,生活的艰辛掩饰不住其人性的光辉,并烛照着学子的心灵,带给学子一种震撼,从而达到净化心灵的目的。再就是读那些歌颂父爱、母爱的作品,防止学生变得自私冷漠,让他们怀有感恩、反哺之心。将家庭的温馨、亲情的温暖转化为求学奋进的动力。这样做除了致力于培养大写的人之外,还可以补充写作素材,调剂学生的紧张生活。有时,读过之后,也让他们练练笔,抒发内心感受。我发现这样更容易写出真情实感,写出佳作,比平日的大作文好多了。至于阅读课,则要选好材料,加强教师的指导,不能放羊,在此不再赘述。
  好多弟子升入高校后回信,说为考学而学的功课都已印象不深,但记住了我读文学作品的那些课堂,包括其间的一些细节。有被感人文字催生的眼泪,有抑制不住的抽泣,以及读后好长时间的静默。这时我想,能够身心健康地生活并快乐着,真好。
  
  三、情感、理性:研读文本的两个审美层次
  
  文学作品之所以打动人心,在于它塑造了一系列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以及供这些形象生活其间的艺术、情感世界。心灵要靠心灵来感应,要想感知人物形象,那么读者的心灵就要与作品中人物的心灵产生共振。要想明白作者的创作初衷,就要通过文本,感知人物,进而明白包蕴其中的创作倾向与价值取向。
  作为老师,首先要指导学生走进文本,与作品中人物同呼吸共命运。通过体验与感受,架起阅读者与作品中人物情感沟通的桥梁。想人物之所想,急人物之所急,把自己当作书中的一个人物,这样就容易产生情感共鸣,从而更好地理解人物,把握主旨。由于学生的阅历有限,有时难以体察作品的微妙之处,这就更离不开老师的点拨。阅读《边城》,我们仿佛走进山清水秀、民风纯朴的凤凰古城,与翠翠生活在一起,通过一个个具体细节,感受着她情窦初开的微妙心理,也感受着“爷爷”的隐忧与善良。阅读《亡人逸事》,可以感受到一位贤妻良母式的女性美好形象。她恪守一些传统道德,勤俭辛劳,疼爱子女,对往昔生活充满甜美的回忆。每一个作品这样解读后,学生的内心就会悄悄地发生变化。
  如果说上述活动属情感体验,那么现在则要进行理性审视。如果说前面是走进文本,现在则要走出文本。因为只有走出文本,才能做一个理智、清醒的旁观者,才能对书中人物进行客观地鉴赏评价。这是一个建立在情感体验基础之上的较高层次的审读过程,也是一个与创作者沟通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教师更好地发挥引领作用,通过梯次设置问题,将思考引向深入,让学生智慧得到启迪,灵魂得到升华。比如还是《边城》,在感知文本,了结情节,把握人物形象后,在为翠翠不幸命运叹息之余,我们还要追问:1.作者为何选择了湘西古城作为故事发生地?2.天宝与傩送在爱情面前,不是争夺,而是“谦让”,为何?3.作者为何设置了一个让翠翠苦苦等待的结局?相信这些问题研读透彻之后,对小说《边城》会有一个更深刻、更全面的理解。
  上述阶段完成后,教师还要引导学生逐步形成自己的价值观。比如,《边城》描绘了人性美、风俗美、风景美。借助这些美的元素表达了作者对田园牧歌式的赞美,赞美了一种“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虽然我们生活在现代,社会早已不是一池清水,但我们还是要单纯一些,追求生活中的真善美,自觉抵制商业社会中过分功利、过分物欲化的侵蚀。保留一份宁静自守的精神天地。学生如果能有这种认识,那么,我们文学教育的目的也就达到了。你说,不是吗?
  
  四、语言文字:解读艺术世界的金钥匙
  
  文学说到底是一种语言的艺术。语言是媒介,所有的阅读、体认与感悟都要通过语言文字来完成。创作者的思想情感、价值观念都要通过语言文字来实现。而品味语言,一直是语文教学中的薄弱环节。执教者传达不出语言文字的魅力,学生也就无从感悟。欣赏语言如果成为一种习惯,那么学生的身心将得到很大教益,写作水平也将获得长足发展。作为老师,绝对不能只满足于把教参中现成的结论告诉学生。否则,语文课就味同嚼蜡,或者如同嚼得干巴巴的没有任何色彩与味道的口香糖。比如还是说翠翠,我们说她如何如何,这些都不是贴标签硬贴上去的,而是通过对作品语言文字的分析而得出的结论。作为教师,应该引领着学生去关注文本,品味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语言文字。而这样的文字在《边城》(包括任何一部文学作品)中随处可见。“可是一会儿那远处声音被她发现了,她于是也绕屋跑着,并且同黄狗一块儿渡过了小溪,站在小山头听了许久,让那点迷人的鼓声,把自己带到一个过去的节日里去”,“翠翠想起自己先前骂人那句话,心里又吃惊又害羞,再也不说什么,默默地随了那火把走去”,“不是翠翠,不是翠翠,翠翠早被大河里鲤鱼吃去了”,“但是另外一件事,属于自己不关祖父的,却使翠翠沉默了一个夜晚”,“为了想早早的看到那迎婚送亲的喜轿,翠翠还爬到屋后塔下去眺望”……正是作品中这些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我们才感知到翠翠情窦初开,有对爱情的美好憧憬,有丰富美好的内心世界,从而给人一种诗一般的回味和审美感受。离开了对语言文字的鉴赏,而去奢谈语文、文学教育,无异于天方夜谭。
  开展文学教育,研读文本,咀嚼文字,通过作品的人性美、情感世界来熏陶、濡染、影响他们的内心世界,从而完成文学教育的神圣使命。随着全国素质教育的春天真正地来临,我们要让文学教育之花绽放得更加绚丽多彩。最后,套用苏教版第二模块最后一个专题的名称,“慢慢走,欣赏啊”。
  
  璩存峰,教师,现居山东潍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