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9期

语文教师课堂点评存在的问题

作者:徐天宇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了评价应“面向全体学生”,“根据不同的情况综合采用不同的方式”,“充分发挥诊断、激励和发展的功能”。所以,课堂点评必须遵循其综合性和人文性的原则,使之具有针对性、激励性、灵活多样性。那么,走进新课改,我们每一位语文教师都有必要反思一下自己在课堂上对学生点评语言是否做到了课程标准要求的,课堂是学生的,老师只是其中一个引领的角色,点评又是老师在引领过程中最重要的一环。
  在这里,我们先反思一下课堂上做的不够好的几种点评表现:
  
  一、教师肯定式
  
  在积极倡导鼓励教育的今天,教师们普遍认为一旦在课堂上否定了学生的答案,就会挫伤学生的自尊心,打击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所以,针对这种普遍的情况,有些教师在课堂上不论学生回答的对与错,只要他敢于发言,就一味的用一些鼓励的语言点评。“非常好”、“不错”、“你真棒”等语言来敷衍学生。其实,长此以往,不但起不到激励的效果,反而让学生认为老师就会这些,没有多大水平,而且最重要的是这种肯定式点评对师生的发展没有一点意义。
  笔者注意到,还有一种现象也多出现,尤其是在一些公开课上,那就是鼓掌肯定式,学生回答完,老师会引导其他同学给出掌声,一来是对他回答的肯定,二来是想营造一种师生互动活跃的气氛。使其成为课堂上所谓的“高潮”与“亮点”。其实,真正的掌声是同学们被感染后不由自主发出的行为动作,教师在这方面的引领是没有任何正当理由的,只能显示出这节课内容的平淡来。
  
  二、教师代劳式
  
  课堂教学中,学生是主人,教师只是一个主持人的角色,新课程改革更加倡导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人地位。有些教师,特别是年轻的老师刚刚教课,性子比较急些,看到学生回答问题总是回答不到点上,就耐不住性子了,索性都替学生说了,其实,这是一种很危险的做法,不但打消了学生的发言积极性,而且钳制了学生的思维,学生在这种课堂上学习,会变得越来越懒惰,什么都等老师说,不再思考,不再为课堂发言做任何准备了。一位老师在讲司马迁的《鸿门宴》时,提问学生介绍一下作者的情况,学生站起来先说到史记,这时,老师就急了起来,于是他请学生坐下自己代学生介绍了作者。笔者课下与那名发言的同学交谈,其实他想由介绍史记过渡到司马迁上来,可老师没有给他机会……
  
  三、教师牵引式
  
  在语文文本的教学中,对于文本的理解应该是多样的,“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贾宝玉、一千个林黛玉”,学生对于文本的解读是可以多角度的、多方位的。但是笔者发现,有的老师完全把自己对文本的理解强加在了学生的身上了,殊不知不同人,由于年龄、性格、生活环境以及家庭背景的不同对于同一文本的理解也是不同的,教师一听到学生的理解和自己的不同,就会给出类似这样的点评话语来:“真的能够这样来理解么?”、“你再想想看”、“我先给大家说说我的看法,好么?”这时的课堂就不再是学生的课堂了,完全变成老师的为主角的课堂了,学生也会在老师的牵引下走到本不属于自己的那条路上去了。试想,长此以往,学生的思维受到严重的束缚,师生间也就更谈不上互动,变成老师一言堂了。
  针对以上语文课堂上点评出现的问题,我想有几种方法不妨可以试试。
  
  一、教师补充式点评
  
  课堂上,我们会遇到这样的问题,学生发言后,其他的同学还是不明白,这时,教师应该给与补充式点评,例
  如在讲解古文《烛之武退秦师》一课时,学生对烛之武的语言艺术理解不透,教师就采用补充相关实例的方法帮助学生理解。由古人苏秦联系到现代中国的外交家周恩来的故事,由国际谈判艺术联系到大公司的洽谈业务。在这些活生生的例子使学生完全走进了语言艺术的情境中去了,陶醉其中,深刻体会到语言的伟大作用和无穷的魅力。学好语言,说好语言对其以后生活和学习的重要性就不言而喻了。当然,老师时刻不忘与学生生活挂钩的引领是使学生真正走进课堂的源动力,这一点是新课程实施过程中语文课堂应用与拓展能力的充分延伸。
  
  二、教师拓展式点评
  
  语文教学中,为了帮助学生强化认识某一个知识点或者想充分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在讲解文本的适当之处,因势利导,向外拓展延伸,学生一般都十分喜欢这样的课,如在高一语文第一单元诗歌的讲解中,我们学习了毛泽东的词《沁园春长沙》、戴望舒的《雨巷》、徐志摩的《再别康桥》和艾青的《大堰河——我的保姆》,由毛泽东一首描写秋景的诗词可以拓展欣赏从古至今许多文人墨客写秋的作品以及毛泽东本人一些其他作品;由现代诗歌两首拓展欣赏席慕容的诗歌、顾城的诗歌等等;由《大堰河——我的保姆》一课想到母爱的无私、伟大,老师可以引导学生品读几篇母爱的作品,为学生创设情境,让学生走进去,进而对学生进行亲情教育。
  
  三、教师创新式点评
  
  语文课堂上的评点应该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张扬学生个性化的体验。如在领悟了秋天多寂寥的情感,离别多感伤的情怀后,在揣摩了《雨巷》和《再别康桥》中所包含意象的内涵后,可引导学生自己创作一首诗歌,这时学生思维将非常活跃,有的写道:“秋风吹离了树与叶,此时我们都在奋斗。我在向更高更远的地方努力,而您则引领一群雏雁,您是那么无私,我保证,在那山花烂漫时,我们定会重逢。”“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抖了抖身上尘土,不带走一丝伤感……”等。听到他们在课堂上瞬间灵感成功的传动,我说:“自古逢秋多寂寥,秋风会带来万物的凋零与残败,也给人们带来淡淡的忧愁,这些传统的想法已经在许多人心中留下了深深的印痕,同学们能够另辟蹊径,给秋注入奋斗的激情、奋进的意念、坚定的理想,这就是一种相对于前人的进步与创新,希望今天的研讨能激励大家的思维拓展、互相引领”,我的话还没有说完,同学们已经按耐不住他们的激情了,小组之间的新一轮合作又拉开了……这样的评点方式,出现了让我意想不到的效果,更加激发了学生的创新灵感,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当然,课堂评点除了以上的语言表达以外,其他方面的评点也是必不可少的。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我们和孩子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着心灵的接触。”也就是教师在课堂上要在每时每刻的心灵接触中传递着对学生进步的惊喜,对学生们所做努力的赞叹!我发现,几乎每个孩子在回答完问题之后都要看我一眼,在这时我都不会让他们失望的,在我们师生目光对视的一两秒钟内,我或者微笑着冲他点一下头,或者向他竖一下大拇指。每当这时,孩子们的眼睛里总会放射出喜悦的光芒。相信他明天还会主动的发言,积极参与课堂活动的,更相信他在以后的人生路上一样会主动迎接挑战的。
  2007年九月开学,北京市启动了高中新课改,这就对语文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面对新课改语文教师的课堂点评应该做哪些调整,这也是我们一线老师产生疑惑的地方之一。教无定法,所以我想教师的点评语言也没有什么可以遵循的固定模式,一方面要一切从学生实际出发,做好教学反思;另一方面教师在专业化发展过程中要时刻注意培养自己的各方面素养:思想素养,人文素养,知识素养,能力素养,审美素养等。我相信有智慧的教师定会充分利用好课堂这个神圣平台,去沟通师生情感、去传播知识、传递信息、开启智慧、培养能力。我更加坚信,我们的学生定会在老师的及时、准确、灵活多样的课堂评点中快乐学习,健康成长的!
  
  徐天宇,北京师范大学燕化附中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