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9期

训练学生作文发散思维的有效方法

作者:陈远书




  作文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作文教学效益的高低也是语文教学效益高低的一个显著标志。在教学过程中,常会遇到许多学生作文时的尴尬情况:口咬笔杆,迟迟难下笔;无语呆坐,“非暴力”不合作;即使有勉强成文者,其文不是思路混乱,就是口水话连篇;不是千篇一律,就是空话满纸;要么无病呻吟,要么故作深沉等等。面对学生作文的这种种无效现象,作为主导者的教师,如不采取有效的方式去引导,定会使学生初中三年或高中三年写文而生畏,提文而生厌。
  针对上述现象,笔者认为,充分引发学生思维上的发散性,激活其创作欲,调动其主动性,才能从根本上改变学生作文的弱势现象。为此,我每接任新班级时,常采用开发学生发散思维的一套系统训练法,多则一年,少则半学期,就能收到不同程度的实效。
  
  一、审题立意多向性
  
  当前,无论平时练习或中高考,多以话题作文形式出现。这种作文形式给了学生以自由发挥的空间。“立意自定”已成一种原则。所以,学生可根据题目中所给材料,多角度立意。
  例如,1999年全国高考卷作文题,开启了话题作文的先端,其题出了一段谈科学家进行移植记忆的研究材料,由材料拟出“假如记忆可以移植”的话题。细读材料,立意角度不是唯一的:可顺向赞其对人类发展的好作用,也可逆向责其扰乱常规的坏做法,还可一分为二地分析哪些可移,哪些不可移等等。
  又如2007年全国第二卷作文题,出了关于歌手丛飞节衣缩食资助贫困生及华农大的学生小李和同学们捐助希望小学得回报之事。训练学生时,可以引导他们从整体中心立意,也可赞扬丛飞以德报怨的开阔心胸,还可批判某些人狭隘的“面子”观,也还可以赞扬小姑娘助人不在付出多少,而在于尽我所能的精神等等。
  为此,平时训练时,我常用顺向思维、反向思维、交叉思维、内向思维、外向思维、有形思维、变形思维等多向思维方式来练习学生的思维品质,使之细读材料后,思维发散,多角度选择立意。
  只是,不必强求过分的标新立异。稍见新意就须立即定下来,以之作为文章整体的纲,较佳方案是追求形式部分的精彩。
  
  二、文体不守老三篇
  
  上文已提及到文章形式的出彩,是学生追求作文新颖的较佳方案,这是从文章学的经验上得来的。对于涉世未深的中学生来说,翻新文章的形式与追求深刻的立意相比,前一种毕竟较宽易些。
  故此,我在教学中特意引导学生,当明确的立意定下来后,便思考以何种形式表现为佳。初中低年级时,训练文体常是简单的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这老三篇,到了初三、高中后,我便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练习多种文体,特作示意图显示:
  
  学生平时训练或考试时,都让其熟记此图,以便在下笔时,养成习惯,打开思路,不死守老三篇。此种训练只要坚持两三个月便会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也较能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三、选材避用旧老套
  
  在教学过程中,常见学生作文选材不是拣钱包,便是替人推车,写老师不离背学生看病,写父母不离补衣送钱粮,写英雄名人除了黄继光,便是董存瑞,除了革命家,便是爱迪生等等,尽是些陈旧之事,让人读之乏味。为了打开选材上的思路,我常从创作的角度上讲,从古代文学到今天影视剧,分析其大多立意依旧,可材料忽变,却也让人耳目一新。为此,结合实际,尽量让学生把思维打开,少选陈旧老套之例,多些推陈出新之材,以此打动读者。于是,我在教学中也特意作形象示意图引导学生:
  
  我所任教班级的学生,接受发散思维训练一段时间后,便能逐步看到一篇篇题材新颖、鲜活的有看头的文章,且许多学生参加了作文大赛,获得过国家、省、市、县各类大奖。考试时常是信心十足入考场,文采飞扬显真才。
  
  四、结构多样耳目新
  
  在结构上,更要注意巧安排,这自然更需要思维的发散构思了。我在训练中,着力引导学生改变“老三段”、“自然式”的陈旧结构,主要推重湖南名师杨初春老师的多样构思法,结合我校学生的实际,摘取较为新巧、实用的方式教给学生。示意图如下:
  
  以上结构方法,每一种方法的特征我都引导学生理解,掌握直至成熟。在以后的写作中,养成思维发散的好习惯,决不固定在以前的陈套形式上,久之,所写文章,形式上给人新颖的感觉,自然耐读,考试融通获取好分数,且坚持这种好习惯,更会提高自己的写作素养。
  
  五、材料积累多渠道
  
  俗语云:“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朱熹也有诗曰:“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所以,学生作文要精彩,必先有形式多样、量数不等的材料积累。怎样积累呢?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开出收集材料的系列处方。先读故事类书籍,如《故事会》、《故事家》、《军事故事》、《民间神话故事》等,接着读文学性较纯的,如《读写天地》、《读者》、《青年文摘》、《散文选刊》、《中国校园文学选》、《小小说选刊》、《微型小说选刊》等。再后读《名人传记》、古典小说、《杂文选刊》等。因为这些书价格不很贵,篇幅不长,内容贴近生活,文笔优美,适合学生购买、阅读。特别是《名人传记》这本书,最值得学生阅读,我往往建议学生购买前一年的合订本,读来非常动人。
  我一般不提倡只读“中学生优秀作文选”之类的学生作文书,“孩子看大人书,”更有利于培养其真正的语文素质。只要学生坚持半年的穿插阅读,写作中材料的丰富自然就跃然纸上了,因为有米可下锅矣。
  另外,体验生活是积累材料的又一个重要渠道。
  引导学生以寻找新闻的眼光去注意身边之事,处处留心,时时在意。尽力把眼、耳、感等器官充分激活,于平常中见新奇,在平凡处显新意。且坚持写日记记录材料,越久越多,越练越灵,到具体写作时,下笔如神助,材料鲜活多,为有源头活水常流啊!
  
  陈远书,教师,现居贵州绥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