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9期

“家乡水果”作文教学案例

作者:邢 玲




  一、案例描述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我爱故乡的杨梅》一文设有这样的练习题:学习课文,描写家乡的一种水果。如何有效地进行这次习作训练呢?
  师:请同学们打开课本,品读《我爱故乡的杨梅》中的最后三自然段。
  杨梅圆圆的,和桂圆一样大小,遍身生着刺。等杨梅渐渐长熟,刺也渐渐软了,平了。摘一个放进嘴里,舌尖触到杨梅那平滑的刺,使人感到细腻而且柔软。
  杨梅先是淡红的,随后变成深红,最后几乎变成黑的了。它不是真的变黑,因为太红了,所以像黑的。你轻轻咬开它,就可以看见那新鲜红嫩的果肉,嘴唇上舌头上同时染满了鲜红的汁水。
  没有熟透的杨梅又酸又甜,熟透了就甜津津的,叫人越吃越爱吃。我小时候,有一次吃杨梅,吃得太多,发现牙齿又酸又软,连豆腐也咬不动了。我才知道杨梅虽然熟透了。酸味还是有的,因为它太甜,吃起来就不觉得酸了。吃饱了杨梅再吃别的东西,才感觉到牙齿被它酸倒了。
  师:课文的这三段文字,分别写了杨梅果的形、色、味,这就使写作的思路显得清晰明了。课文写形状时运用了做比较的方法,写颜色时写出了其变化的过程,写味道时写出了自己的感觉,这就使内容显得很具体。我们家乡的虽然没有杨梅果,但作家写杨梅果的方法我们完全能够运用到自己的作文中。我们大家都非常熟悉山桃,怎样运用课文的写法描写咱们家乡的这种水果呢?
  师(出示课件):请同学们把老师写的短文默读三遍。
  山 桃
  山桃有拳头那么大,它的形状像什么,我说不上来,但我知道人们常常把人的心画成山桃。
  山桃刚出生的时候是浅绿色。渐渐地,小小的山桃就知道了害羞,生出一层毛茸茸遮掩,又偷偷地在毛茸茸下把浅绿变成深绿,并把整个身子藏在绿叶中,不让你发现它成长的秘密。成熟的季节到来了,它便脱去厚茸衣,给你透亮的光泽,以黄里透红的容颜惹逗你。
  山桃熟了的时候,我就摘几颗,擦去毛茸,装进书包,带到学校。课间地时候,我掏出一颗咬一口,饱胀的汁喷进嘴里,馋得同桌淌口水,这时候,我就再掏出一颗给同桌,让他的嘴也甜一甜。
  师:怎么描写家乡的山桃呢?写形、色、味。怎样写山桃的形、色、味呢?老师完全仿照了作家的方法:分段写。写形状的大小和样子,写颜色的变化过程,写自己尝到的味道。用什么样的眼光看山桃,什么样的语言写山桃呢?老师竭尽全力地用同学们的眼光看山桃,用同学们的语言写山桃。希望同学们借鉴作家的作品和老师的短文,把自己最喜欢的家乡水果介绍给大家。
  生:独立习作。
  化心果
  我最爱吃爷爷种的化心果。这种果子到冬季就被爷爷放在阴冷的地方结冻,想吃的时候就取一些放在暖和处解冻。过一会,果皮里的汁就化成水了,所以叫化心果。
  化心果的形状像梨又像苹果,因为很特别,所以很引人。
  化心果小时候是浅绿色的,长着长着就变成了黄色。雨水充足时,它的皮肤好得很,光滑而透亮;雨水不充足时,它的皮肤就有点粗糙,而且上面有不少小黑点,像人脸上的黑斑点。结冻了的化心果就成深褐色的了,表面丑得很,内心却美得很。
  化心果的味道自然是果中王了,它为你把心都化了,难道你就不觉得它的甜美吗?
  
  二、案例简析
  
  1.作家指路。作家指路旨在充分发挥课文在习作教学中的作用。我在教学时把握课文特点,凭借课文这个例子,把阅读与习作有机地结合起来,力求通过老师的再点拨,让学生把作家的作品内化、吸收,并巧妙地运用。
  2.老师搭桥。老师搭桥就是老师用“下水文”做具体指导。
  《我爱故乡的杨梅》,文中的描写对象杨梅是我的学生所不熟悉的一种水果,因此,我们能让学生学到手的只是写作的技巧,但对小学生来说,习作的困难不是怎样写作的技巧问题,而是用什么词句写的语言问题。我选择学生都十分熟悉的山桃作描写对象,把作家的写作技巧嫁接到自己的“下水文”中,引领学生在学习习作技巧的同时,感知并领悟具体的词句,这样,老师就成了作家和学生之间的一座桥梁。
  3.学生创新。即学生独立地有创意地作文。学生在作家的指点和老师的引导下,既学到了作家的写作技巧,又领悟了老师“下水文”的准确生动的语言。知道了“怎样写”和“用什么样的词句写”这两件法宝,学生就能如叶圣陶先生所说的“自能作文”了,而且,这种“自能作文”既不重复别人,又不重复自己,实属学生个体的独立创新了。
  
  邢玲,教师,现居甘肃会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