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9期
语文教学中的普通话训练
作者:董 阳
一、以课前十分钟训练为基地,重点培养学生语言方面的基本功。
课前十分钟训练是师范学校坚持多年的一项活动,内容安排以培养学生教师职业能力为方向。包括朗读、口头作文这两大块,这是一个难度逐渐增加的系列训练。
朗读是学习语文的重要方式。它能有效培养语感,提高口语表达能力。朗读首先要读准字音。一些方言较重的同学,此时就可在练习时对一些特殊的现象给予特别的注意,如朝阳方言中韵声母的问题;个别地区平翘舌不分的问题;声母n、l不分的问题;韵母ai、an发音不到位的问题。这些问题引起了学生的普遍关注,他们刻苦训练,互听互评,朗读素质得到大幅度的提高。
我们知道,普通话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方言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很明显,普通话不仅仅包括为人们所普遍关注的语音部分,也包括语汇和语法两大方面。朗读有利于深入体会作品的思想感情,理解作品中词语、句子的含义。同学们朗读的篇章多为名家名篇,在熟读的基础上,自然对其中的语汇、语法规范留下深刻印象,为以后的训练打下坚实的基础。
口头作文阶段,难度明显加大。说文时必须口脑并用,相互协调,既要考虑作文的内容,又要兼顾普通话。刚开始训练的时候,有的同学总是只能照顾一个方面,漏洞百出,随着训练时间的加长,程度的加深,大部分同学已不用刻意注意了,基本养成了说普通话的习惯。同时,作文中也出现了一些方言用语,不合语法规范的句子,经过同学们的互听互评,都能加以注意并改正。
这样,经过两年左右的训练,大部分学生已经能够把普通话作为交际用语用于日常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之中了。
二、以作文教学为基地,重点考察学生对语汇和语法的应用能力。
作文教学是对学生学以致用的实践能力的综合考察,当然,作文教学还有更多和更高层次的要求,但单就普通话一项,重点进行三方面的训练:首先杜绝错别字,使学生用字趋于规范。在实践中发现有的学生由于临帖等原因,学会了一些繁体字;也有些同学使用被废除了的一批简化字;此外就是大量的错别字:如丢填笔画等。在批改中,由教师指出,学生自己改正。共性的问题在作文讲评时集中强调、讲解。通过一段时间的强化训练,学生用字日趋规范。其次,学生在遣词造句等方面,也出现许多方言词语和生造词语,通过批改时的分析、比较,学生用词日趋规范了。最后一方面是语法训练,有些学生驾驭语言的能力较弱,作文中出现许多病句,特别是一些长句子的使用不够规范,经过师生共同分析,学生能够抓住句子主线,理顺句意关系,从而自己诊治病句,实践中句法逻辑也日趋规范了。
三、以召开主题班会为基地,提高学生推广普通话的责任意识。
定期召开推广普通话主题班会,使学生认识到说好普通话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养成说普通话的习惯,并在教室里开设普通话墙报专栏。通过这些活动,使学生认识到作为师范生,他们将来担负着教书育人的光荣使命,他们说好普通话,对于推广普通话,提高民族素质具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多年来教学实践证明,只要我们在教学中持之以恒,时时用心,处处留意,每名同学都掌握标准、纯正的汉民族共同语是可行的,只要我们注意方法,严格要求,就会有越来越多的学生加入到这一行列中来。我们要努力使“大力推行、积极普及、逐步提高”的方针落到实处,为提高全社会的普通话水平和汉语规范化水平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董阳,辽宁朝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副教授,现西北师范大学研究生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