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0期

语文教材意境的含蓄美

作者:左松良




  语文课具有极强的综合性。中学语文教材,都是名家名篇,文质兼美,熔思想性、知识性、艺术性于一炉,就像一个百花盛开,万紫千红的大花园,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笔者试撷取意境的含蓄美这一朵而欣赏之。恐力有不逮,心甚惴惴,敬请同仁赐教。
  我们在欣赏文学作品时,使用频率比较高的词,叫做情景交融、虚实结合。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概括了主观的情(意)与客观的象(境)互相渗透制约的关系。就是说,“意”即作者思想感情的主观创造,“境”是生活形象的客观反映。文贵意境,意境就是诗化了的生活,而意境的含蓄美能使读者通过联想和想象,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入其境,在思想感情上受到强烈的感染。笔者试从三个方面探讨含蓄的美的特征。
  
  一、味外之味
  
  “味外之味”,就是作者不论写景、咏物、记事、立言,都寄寓弥深,有言外之意,弦外之音,令人再三咏叹,体味无穷的意味。司空图说:“梅止于酸,盐止于咸,而醇美常在酸咸之外。”(郭绍虞主编《中国历史文论选》,196页)就是诠释了这个意思。
  如:《荷花淀》一文“夫妻夜话”一节。水生临行前嘱咐水生嫂,水生嫂应答,字越来越少,少到只有一个“嗯”字。而最后连一个字也没有了:“只是含着眼泪点头答应了。”水生嫂答应的是什么?是水生所说“不要让汉奸敌人捉活的,捉住了要和他们拼命”。在这严峻的战争环境里,面对日本鬼子的疯狂扫荡,离开了丈夫保护的妻子所处环境是多么险恶,但水生嫂已做好了最坏的打算,如果有那么一天,就要和敌人拼命,以死来捍卫自己的尊严,以生命来保卫自己的家园。水生嫂是亿万中国人民中的一个,她是中国妇女的代表,同仇敌忾,誓死抗击日寇侵略的决心与勇气铸成了铜墙铁壁是什么力量也打不破的。“此时无声胜有声”了,这里不著一字,但虚中有实,含意深刻,震撼心灵。
  又如《项链》一文的结尾,如突起的异峰,引起人们无尽的联想,“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文章似乎结尾,而留给人们的是无数个结尾。
  鲁迅先生是运用“含蓄”艺术的高手。如《祝福》中鲁四老爷的“可恶……”“然而……”半截话;“事理通过心气平和”的半副对联;祥林嫂究竟是什么时候死的,怎么死的,不确定的答案;《孔乙己》一文中四次重复“孔乙己还欠十几个钱”的话……这样的“含蓄”所包含的意思极其深沉,其味外之味,令人体味无穷。
  
  二、象外之象
  
  什么叫做象外之象?按照司空图的原意,是揭示艺术形象和生活景象的相互关系。欣赏象外象,藉以欣赏文学作品的技巧美。所说的“象外之象”,其中第一个“象”是文学作品中,作者所描绘的物象、景象、感人的形象,是实的;第二个“象”,即处于前一个“象”之外的“象”,是由实的景象的启发或暗示产生的读者想象中的图景、形象,是虚的。
  如朱自清先生的《绿》,作者先用了几乎二分之一的篇幅描绘了梅雨瀑之美以衬托潭水的美。写到梅雨潭,作者又调动了比喻、拟人、联想等多种手法,描绘了梅雨潭的静态美和动态美。又用四处胜景衬托潭水之绿,绿得恰到好处。最后说潭水“如同十二、三岁的小姑娘”并命名为“女儿绿”。作者所有这些写作手段的调动,是为了表现潭水“闪闪的绿色”、“离合的神光”、“仿佛一张极大的荷叶铺着”、“仿佛蔚蓝的天融了一块在里面似的”。这是“象外之象”的前一个“象”,是实的。“十二、三岁的小姑娘”有着怎样的特点呢?十二、三岁的小姑娘天真、活泼、亮丽、清纯,充满生命活力,怎么能不使人如同爱自己的小女儿那样的为它陶醉呢?这十二、三岁小姑娘的形象就是处于前一个“象”之外的“象”,是虚的,要通过读者的联想和想象得之。
  由此可见,象外之象,就作者而言,描绘出前一个“象”,是为了反映后一个“象”;就读者而言,阅读的是前一个“象”,联想到的是后一个“象”;就审美关系而言,两个“象”是显与隐、露与藏、少与多、有限与无限的关系。正因为如此,“象外象”才具有含蓄美的审美效应。
  
  三、意外之意
  
  “意”是文学作品的内在蕴含。这个审美结构的内层是通过文字即语言这个物质外壳的解析、阐释而获得的。“意”就审美结构而言,可分为浅层、深层和潜在层这三个层面。浅层,就是与文字直接相连的表层的“意”,很明显,学生举手可得。深层的“意”,要认真思索,才能获得。有了深层的意,文学作品才含蓄,才得其以实化虚,以虚显实的真味。而潜在层的“意”,要经过“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的改造、制作的功夫,也即要在文学作品的言外去搜求、探究,方得“意”所蕴含的三味。
  笔者以《邹忌讽齐王纳谏》一文为例,试论说之。
  《邹忌讽齐王纳谏》第一节“暮寝而思之”中之“思”,是说通过“思”除蔽,悟出妻“美我”,是出于情深而故意褒奖;妾“美我”,是因地位不稳而畏惧;客之“美我”是有求于我,勉强褒之。那么,这番感悟其作用何在呢?他是以家庭小事推及国家大事,以亲身的感受去规劝齐王。因为个人除蔽,意义太小;齐王除蔽,才直接关系到国家安危。于是他拿自己的切身感受去规劝齐王,齐王欣然采纳了他的意见,下令进谏,分三等悬赏。其结果是齐国国力日益强盛,燕、赵、韩、魏“皆朝于齐”。齐国不费一兵一卒,在朝廷上就战胜了别国。
  以上只是浅层上的“意”,很明显,一看便知。其深层的“意”就要结合背景加以挖掘了。春秋战国之际,七雄并立,各国纷争。在这激烈动荡的时代,士作为一种最活跃的阶层出现在政治舞台上,他们游说于各国之间,施展自己治国安邦的才干,各国统治者也认识到,人心的向背,是国家政权能否巩固的决定性因素。所以争相延揽人才,虚心纳谏。齐威王曾沉迷于淫乐,不理政事,后谋士淳于髡以隐语谏之:“国中有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于是,齐威王决心任用贤才,励精图治,国力渐渐强盛。正因为有这样的广开言路的大气候,邹忌才敢谏;又因其善谏,所以水到渠成。吴小如先生在《读(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一文里说:《邹》文的前一半是“虚处实写”,后一半是“实处虚写”,前一半“比美”——“见威王”的种种细节都是虚构的。后一半写齐威王的纳谏经过,应该实有其事,虽有夸张之嫌,但只要把一个统治者从谏如流的态度和方式淋漓尽致地写出,这就已经达到了塑造理想人物描写理想事件的目的,这就是所谓的“实处虚写”。虚实相生,前面的实而有虚,后面的虚而有实,这应该是深层次含蓄之精要。
  其“潜在层”的意又如何呢?与深层次的“意”一样,所说的“意外之意”,就是要从言外去挖掘。纵观历史,劝谏要成功,得有两个因素,一个是要有勇于纳谏的明君,一个是敢于劝谏的良臣。这两个因素缺一不可。封建社会得一个肯听逆耳之言的明君是很不容易的。如唐太宗、齐威王这样的明君,更是凤毛麟角。与齐威王相对照的是周厉王“防民之口,胜于防川”,两种态度,两种结果。良臣之敢于劝谏,一定要赤胆忠心。因为“逆圣听,批龙鳞”往往要冒极大的风险,屈原的被流放,比干被挖心就是典型的例子。良臣,如魏征、海瑞刚正不阿,一片丹心,敢于直谏,所幸他们遇到了明君。而齐国具备了两个因素,既有良臣,又有明君,焉有不强大之理。时至今日,选取《邹文》为教材是有其现实意义的,本文故事说明了一个道理:一个人在受蒙蔽的情况下,是不容易认识自己和客观事物的。普通人要有自知之明,领导者更要保持清醒的头脑,特别是在今天改革开放,市场经济的大潮中,要想立于不败之地,社会和谐,团队和谐应是第一要著。
  又如《南州六月荔枝丹》中引用了唐代杜牧的诗:“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其浅层意是骊山唐玄宗的行宫重重宫门次第打开。驿卒鞭马疾驰,快速如飞,实际是为杨贵妃送荔枝。只因杨贵妃爱吃荔枝而已。其深层意在于驿站是传送重要公文或紧急军事情报的部门,为送荔枝竟至“人马僵毙,相望于道”,统治者为了一己之私欲,其昏庸荒淫,不恤民命可想而知。贾祖璋在文中引用该诗,其意不在该诗本身,而在于说明荔枝不耐贮藏的特点。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以及园林科学日益发展,这个性喜温暖的亚热带的“堂前燕”,突破生长北限而飞入北方“寻常百姓家”,这应是作者引用该诗潜层的意外之意了。
  综上所述,意境的好差是衡量文学作品品级高低的主要尺度,凡情景交融、虚实结合、形神兼备者,则为上品。上乘之作应具有意境的含蓄美,“不著一字,尽得风流”,“浅深聚散,万取一收”。(司空图《诗品·含蓄》)。只有这样文字作品才能辞简意丰,以少胜多,片言明百意,尺水兴波澜。中学语文教材中精选的散文和诗篇,都是上乘之作,极富意境的含蓄之美。教师要深思博采,探其精要,才能通过深入浅出的启发、诱导,给学生一双欣赏、品析的慧眼。
  
  左松良,江苏建湖县第二中学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