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0期
对苏洵《六国论》的一点质疑
作者:周丁力
那段话是这样的:“呜呼!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翻译成现代汉语大意就是:唉!如果六国诸侯用贿赂秦国的土地来封给天下的谋臣,用侍奉秦国的心来礼遇天下的奇才,齐心合力地向西去对付秦国,那么,我恐怕秦国人吃饭都咽不下去了(也有人将这一句翻译为:我恐怕秦国就难以吞并六国了)。换句话说,如果六国能够努力抗争,保持住合纵之盟,就不会被秦国的“积威所劫”,不会被逐个消灭。或者叫做:“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谁消灭谁还不一定嘞。果真如此吗?笔者认为,这不过是作者为了增强文章的气势和论辩冲击力,而做出的一个过分主观的猜测和推断,当不得真的。之所以这样认为,原因有三:
一、六国并非没有努力过。贾谊在《过秦论》中说:“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士;合纵缔交,相与为一。”大意是:面对强大的秦国,六国害怕了,坐在一起开会,商量如何削弱秦国,将珍奇的宝物,肥沃的土地都拿出来网罗天下的人才,实行了合纵联盟,结为一体,共同进退。由此看来,六国并不是像苏洵所说的那样不知道用贿赂秦国的土地来封给天下的谋臣,用侍奉秦国的心来礼遇天下的奇才,这些措施六国是曾经有过的,而且力度还不小,但还是灭亡了。所以,苏洵作出的第一个假设:如果能“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六国似乎就不会灭亡,这其实并不成立。
二、六国长期保持合纵联盟是不可能的。著名历史学家周谷城在其著作《中国通史》中分析当时的形势时说:“合纵的目的,在联合齐、楚、燕、赵、韩、魏六国,造成统一的阵线,西抗强秦。连横的目的,则恰与此相反,在使六国分别向秦妥协,而服事之。”但只要我们认真分析一下就不难发现,对于六个独立的诸侯国来说,合纵与联横看似背道而驰,但能达到的一个基本目的却是一样的:——自保,哪怕是暂时的自保。在当时复杂的国际关系和力量的此消彼长的形势下,一些诸侯国难免认为,既然都可以自保,就不一定非要坚持合纵。另外,像齐、楚这样的大国,在自保的基础上可能还存在着扩张的期盼。于是,大家在风暴来袭之时就会彼此靠拢,风雨稍止就会另生杂念。更何况六国之中,有的离秦国近,有的离秦国远,国力也有强有弱,这样的联盟不可能长久。因此苏洵作出的第二个假设“并力西向”,短时间可以,长期保持却不可能。
三、秦的统一是当时历史发展的要求和必然。正如周谷城先生指出的那样:“春秋时代,古封建的等级制度动摇了,已有统一的要求;……到了战国时代统一的要求就更强了。”统一是必然的,历史选择了强者,历史也就选择了秦国。所以,通过一系列励志改革,富国强兵的措施成长为当时第一强国的秦,必然成就统一,这不是一个并不可靠的合纵之盟就可以阻挡的,最多是个时间早晚的问题。为此,苏洵由前两个假设而得出的假想性结论:“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也是不合逻辑的。
当然,罗列上述三条,并不是要试图全面否定苏洵的这篇名文,这可能谁也做不到。我们应该承认,苏洵用以表述这些假设的文字是颇精彩的:打通古今,归束前文;气韵贯通,文势奇峻,确实为他这篇文章增色不少。我只是认为,文人讲史,不应该有过多的猜测与假设;也不能只图一时痛快,一味地讲故事,说权谋;或者为“文”伤“史”,而应该更多地从历史的根本发展规律上去找寻原因,探求原委。
周丁力,重庆职业技术学院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