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0期
文学教育中语文教师的角色
作者:李洪义
一、美的发现者
在语文审美教育活动中,语文教师首先应是一个美的发现者。语文教材中处处都蕴含着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敢于走出传统的纯贴标签式的语文教学的苑囿,在充分尊重文本作者的创作意图的基础上,去发现蕴藏在文本深处的美点。
比如,著名的短篇小说《项链》,文本的作者把马蒂尔德作为一个爱慕虚荣的妇女形象来塑造。出于一种习惯认识,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往往将这一人物贴上“爱慕虚荣的资产阶级妇女形象”的标签,使学生先入为主。于是,马蒂尔德就作为一个面目可憎的人物出现在学生的脑海中。其实,作为一个有血有肉的人,马蒂尔德固然有其不可取的一面,但是,作为一个女人,特别是在遭受到丢项链的沉重打击之后,她没有因此而倒下去,而是毅然决然地依靠自己的双手,经过十年的辛勤劳作,终于还清了债务。此时的马蒂尔德已与十年前的她判若两人。仅凭这种坚强的意志和吃苦耐劳的精神,就足以令人敬仰。这难道不是一种美吗?教学中,教师应善于捕捉住人物身上的这一闪光点,并以此为审美切入点来启迪学生,使他们领悟到坚强与耐劳可以使人的精神变得更充实。
二、美的创造者
固然,美是客观存在的,语文教材中处处蕴含着美。但是,由于知识积累、生活阅历等因素的影响,这些闪光点是不容易被学生发现的,它还需要教师的点拨。因此,教师作为美的发现者,除了善于发现这些美点之外,还要善于将这些美点与自己的生活联系起来,首先使自己走进文本,在情感上产生共鸣,受到美的熏陶,产生审美愉悦,然后才能带着这种“美”意去进行教学设计。从本质上讲,教学设计的过程,也就是美的创造过程。语文审美教育,不是把一个“美”的概念强加给学生,而是通过教师巧妙的教学设计,引导学生去亲身体验,去感受文本的“美”。
比如,有的教师在讲授《荷塘月色》时是这样设计的:1.让学生欣赏文章的第四、五两段,引导他们去感受月色下荷塘的宁静而朦胧之美;2.教师提出疑问:大自然中有很多美,作者却为什么刻意创造了这样一种意境?——这是教学上的第一个悬念;3.第六段,从荷塘生发到荷塘的四周,作者却意外地引进了一个宁静中的喧闹,并且点明这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这是为什么?——这又是一个悬念;4.接下来,作者又想起属于自己的那番热闹——江南采莲,作者为什么要写这些?——这是教学上的第三个悬念;5.引导学生关注文中的这样一句话:“我爱群居,也爱独处;我爱宁静,也爱热闹。”在作者看来,他想做自己想做的事,说自己想说的话。如果做不到这一点,那么他宁愿不要那不属于自己的喧闹,宁愿追求一种宁静中的超脱,这便是他“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的原因。这一教学设计,由于巧妙地设计悬念,从而使学生带着一种渴望去探寻作者情愫的源头,况且探寻的过程也正是感知作者情感变化和感受其内蕴的过程,更由于在这一过程中疑团的逐步解开而使学生的心中不断出现惊喜,而这种惊喜也正是一种审美愉悦。
三、美的展现者
文学作品是借助语言这种物质手段来塑造艺术形象的,读者也是借助语言去触摸形象,并与之同呼吸共命运,进而得到精神上的愉悦。哲人说:语言是存在的家园,是人存在的领域;我们只能在语言中和存在相遇。同样,美也应该通过语言才得以展现。这就要求教师在语文审美教育中,应善于运用那些能激发学生情感、引发学生兴趣的语言,创设感情场,使学生首先产生一种冲动,从而进行审美感知,产生审美愉悦,最终受到美的启迪,并进行美的创造。
在语文教学中,写作教学一直令广大教师望而生畏,而它恰恰是实施审美教育的最有效的途径。因为写作过程,也正是学生创造美的过程。因此,教师作为一个美的展现者,要善于将一个艰辛而复杂的写作过程借助生动形象的语言,把其中的美给学生展示出来。
比如,让学生以“幸福”为话题进行写作,我们可以这样设计导入语:
传说有五个青年,觉得自己的生活十分枯燥,总认为自己的生活无幸福可言。于是,他们长途跋涉,去寻找幸福。走了很多地方,仍旧不知幸福在何处。有一天,他们在河边见到一位老者,这位老者说能帮他们找到幸福,这给了他们一个惊喜。五个年轻人欣喜若狂,但是,老者有一个条件,即五个人必须帮他造好一条小木船,然后才能帮他们找到幸福。为最终能找到幸福,五个人便答应了老者的要求。接下来的几天,他们忙得不亦乐乎,不再像跋涉途中那样茫然了。七天后,船造好了,他们找到老者,想要寻找答案。老者却笑眯眯地说“你们乘着船去寻找自己的幸福吧!”五个人听后面面相觑,他们回想起在造船的这七天中的幸福历程,一下子明白了老者的意思。同学们,你们说这五个年轻人找到自己的幸福了吗?你的幸福在哪里?下面就请同学们敞开心扉,到记忆的长河中去寻找你的幸福吧!
这一设计,教师通过生动形象的语言,编织了一个富有情趣且能够引发学生思考的故事,在学生写作之前首先给学生以“幸福”,让学生在“幸福”之中进行创作,这种“幸福”就是一种美的享受。试想,学生有了审美愉悦,何愁创造不出美来呢?
四、美的传播者
在整个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既是一个主控者,又是美的传播者。文本中所蕴含的那些美的因子,只有通过教师这一传播者,将其传递给学生,才有可能激起学生情感的涟漪,使他们真正走进文本作者所创设的精神世界中,进而受到美的熏陶。鲁迅先生说过:“凡是我们在文学作品中发展为美的东西,都是借助于我们的眼睛,通过想象力去发现的。”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时时处处引导学生借助文本所描绘的画面,诱发他们去联想生活中的场景,激发他们的情感,感受文本的内蕴,从而产生审美愉悦,受到美的启迪,进而去创造美。
比如,朱自清先生的著名散文《背影》,以其直白平淡的语言,朴实无华的叙事,为我们刻画了一个可亲可佩的父亲的形象。可是,也正是它的平淡无奇、朴实无华,很难激起学生的兴趣,再加之初中生涉世不深,他们很难理解那个时代一个老父亲对自己儿子的那种真挚的爱。这种真挚的爱学生不能理解,蕴藏在人物身上的美也就很难被学生接受。如果说真的才是美的,那么对于审美客体来说,只有真切感受到了才能够产生美感。因此,教师可以将自己对父爱的真切体验讲给学生听,用自己感受到的父子之情作为美的因子注入学生的心田,使学生产生共鸣。接着,引导学生关注文中朱自清的父亲用双手吃力地攀登月台为儿子买橘子的情景,然后让学生把朱自清的父亲想象成自己的父亲,引导学生回忆自己外出求学时父母为自己打点行李、送自己上车时的场面,让学生用自己在现实生活中感受到的父母之爱来解读文本所表现的父爱。这样,随着学生真切感受融进文本所创设的情景之中,于是文本中所蕴含的美的因子也随之注入了学生的心田,从而使学生真正理解了朱自清的父亲对儿子的爱,体味到人间的亲情之美,并且还会将这种美表现出来。如有个学生在学了《背影》之后,写了一篇文章,他在文中写道:“……当我读到朱自清的父亲吃力地攀登月台为儿子买橘子的情景时,不由自主地掉下了眼泪,使我想起了妈妈那双结满老茧的手。正是妈妈的这勤劳的双手,我今天才能坐在这里读书。每当我学习厌烦的时候,妈妈那日夜操劳的身影总会在我的眼前浮现,我想,妈妈不累不苦吗?但是,为了这个家,再苦再累她也咬紧牙关,妈妈真的不容易啊!……”
语文作为一门充满魅力的人文学科,关注文学教育,既是语文教学本身发展的需要,更是社会发展的需要。语文教材是一个丰富而精彩的世界,处处都有美的因子,而要将这些美的因子传递到学生身上,使学生受到美的启迪,提高他们的审美感知力、鉴赏力和创造力,则需要广大语文教师首先应了解语文审美教育的特性,其次要明确自己在审美教育活动中的角色,增强审美意识。惟有如此,才能使新课标所倡导的语文教育在育人过程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才不会使文学教育成为“空头支票”。
(本文系“文学教育研究”子课题“文学教育与学生审美情趣培养”阶段研究成果之一)
李洪义,河北衡水学院中文系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