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0期

文学作品的作用与文学能力培养

作者:范 磊




  语文科,从贯穿始终来说,它是语言学科,同时又是处处蕴含文学的因素。语言教学是基础,文学教学是语文的目标之一,教学文学作品,对培养学生文学能力来讲,作用是巨大的。中学语文教学要把语言和文学结合起来,才能完成语文素质能力的提高。当前,随着素质教育的向前发展,语文教改的不断深化,文学——这一以语言为工具形象地反映社会生活的艺术,被重新摆在语文教学的重要位置上。本人在承担国家级“文学教育”课题组之子课题研究“文学教育与阅读鉴赏”后,对注重文学作品教学中培养学生文学能力进行了摸索。借首届全国“文学教育”征文大赛机会,谈谈拙见。
  我们都知道:中学语文教材中的文学作品具有认识作用、教育作用和美感作用,在中学语文教育中,还具有不可忽视的优势。
  
  一、潜移默化的语言教育
  
  文学作品的“第一要素是语言”,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语言的实际运用,优秀的文学作品语言生动优美,丰富多彩,蕴涵着语言艺术的精华。古今中外的文学作品,尤其是名家名著,大都代表着语言艺术的高峰,在语言运用方面,堪称楷模。让学生大量阅读文学作品,揣摩、体味语言运用的妙处,潜移默化,培养语感,能收到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效果,有利于语文素质的提高。多年的教学实践表明:语文基础好、成绩高的学生大都喜欢看文学书籍,这种现象在高中阶段尤为突出。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多读多看文学作品,除了能把学生从枯燥的文字游戏式的“题海战”中解放出来,让他们轻松愉快地去学习语言、感知语言外,也能把老师从肢解、分析课文、分析语段等机械的劳动中解放出来。新的《语文教学大纲》明确要求语文课要加强文学教育,文学作品应占课文的60%;要引导学生“感受文学形象,品味文学作品的语言和艺术技巧的表现力,初步欣赏文学作品。”因此,文学性作为语文的根本属性,文学教学是语文教育中不容忽视的优势之一。
  
  二、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
  
  素质教育要求学生具有创新意识,培养能力、发展智力,而阅读欣赏文学作品需要形象思维、想象和再创造。在多读多看中随即培养了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使他们进行丰富的想象和再创造的体验,而形象思维又是语言教育特质具体体现。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与文科相对的理科强调逻辑思维,著名科学家钱学森认为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各有特点,但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它们往往是互相促进相辅相成的。科学思维源于形象思维,一个科学家搞设计,首先要有形象思维。目前大多数中学生有重理轻文的现象,一些文科学生并不是文科好而学文科,而是理科太差才去学文科。中学教育重视逻辑思维的培养,却对想象力、创造力的培养不够重视,这不利于发展健全的思维能力。因此,加强语文教学中的文学教育,既能促进学生形象思维能力的培养,又能在很大程度上改变这种状况,使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结合起来,协调发展,才能有助于形成学生思维的全面发展。
  
  三、培养高尚人格和乐观志趣
  
  我国的教育历来有重视文学教育的教化作用的传统。孔子曾云:“不学《诗》,无以言。”“《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说明“诗”和“乐”可以培养人的品德。在中学加强学生文学的培养对提高素质能力有很大的作用。要从思想上转变观念,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然而,语文教学过程中,机械式的重复的所谓“字、词、句、篇”语文训练充斥于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严重背离教学规律,损害学生的想象力、联想力。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重视。
  针对中学生的实际,有重点的培养文学能力是必要的,也是可能的。文学能力的培养可以从以下入手。
  
  一、创设氛围 整体感知
  
  文学作品的教学要在一种文学的氛围中进行,要注重作品的整体性认识。文学作品是以情动人的东西,它通过打动读者的感情,使读者获得精神上的愉悦。文学以语言为工具,语文教学中要把握好于语言与文学的区别和联系。作为文学素养培养而言,作品的整体认知尤为重要。我们在教学中,对一篇文章所谓的“基础训练”比较多,在问题的设置上是有关文学思考的少,导致每一篇文章教学的模式一个样,学生没有整体的认知能力,语文水平下降,素质不高。整体认知包括:文章结构的整体把握、人物形象分析的整体把握。
  鲁迅的小说教学我尝试这种整体认知的培养,《故乡》是一篇脍炙人口的优秀作品,对这部作品从宏观上把握整体内容。作品谈到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作品更是讲人生哲理。文章中有关“人生”“希望”的话题对理解小说有重要作用。教学时引导学生:“我”千里迢迢赶回故乡,是因为什么?小说建立这样一个结构:回故乡——在故乡——离故乡。也可以这样理解:离去——归来——离去。小说讲述了“我”和“闰土”的故事,“我”风尘仆仆回来是为什么?回来后还是选择离去,这又是为什么?因为这样的故乡已经没有什么希望了,只有走新的路。其实质是反映“我”在绝望中又产生新的希望,说明人生最宝贵的就是要不断进行追求。学生在这种氛围中整体感知作品的内容,对理解文章中人物形象,环境描写等就有了根基。作品的整体认知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单纯的对作品进行肢解,只有损害作品本身,于语文教学、语文素质的提高无益。整体感知对语文教学至关重要。它是一种培养理解力、思维力的提高所必需的东西。文学氛围的营造要求教师要基于教材,不局限于教材。不盲目拔高,不降低要求。当然,由于中学生的基础不同,对这种文学能力的培养不能脱离实际,不能取代基本语言能力的训练。教学中文学氛围、情景的营造不能少。
  
  二、启迪智慧 净化心灵
  
  文学教育一个重要的目的是对学生进行人格精神的塑造,文学有净化人的心灵的作用。也就是“《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对思维、想象力的培养有特殊的功效。《故乡》中的“我”的对人生、希望的执着追求恰好是进行正确人生观教育的最好材料。优秀文学作品影响人的人生观、世界观,“保尔”不是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青年?在当今学生盲目崇拜这个星那个星的时候,用优秀的文学形象启迪学生刚好是培养了学生的良好素质。由于“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就培养个性和思维而言,加强文学修养的培养是最好的途径。学生可以发挥个体的优势,对每一个文学形象做出自己的判断,使思维训练得以增强。对“孔乙己”不同的学生心目中有不同的评价,这样,想象、联想思维的双翅也就飞起来了。
  语文教学应通过文学能力的培养营造一个具有审美价值教学环境,使学生受到震颤,进入心灵活化的境界。通过接触名著了解名著的价值,对于名著能尽其所能理解、分析,培养学习的自信心,这也是我们所期望的文学能力的提高。文学能力的提高也提高了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语文教学的目的是使“听说读写”能力得以增强,文学素质、鉴赏力增强后大大增强语言的表达力。所谓启迪智慧,其实是通过作品的教化作用去塑造人的灵魂的过程。唯有教者站到一定的高度才能使实现,学生学会分析的方法就会受益终身。从整体入手,源于教材,不局限于教材,激发兴趣,培养人格也是素质教育所必需的。
  语文教学不仅要重视语言训练,而且要重视文学训练。文学教育能熏陶其情操、发展其个性、培养其人格素质,要使教学成为一种赏心悦目、最富有创造性、最激动人心的“精神解放”运动。要具有美学风范。做到这一点,也就是语文教师的最大心愿了。
  
  范磊,教师,现居安徽太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