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0期
语文课堂中如何渗透文学教育
作者:高凌云 白庆林
《语文课程标准》在“前言”部分就开宗明义,强调“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这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同时又指出“语文教育的目标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这就是说工具性固然重要,但语文教学应站在文化、文学的立足点上,在更高层次上引领。学生体味语文,进而一步步进入更加绚丽多彩的殿堂,汲取更多的精神财富,从而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人文素养。怎样才能真正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人文素养,使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能够和谐地统一呢?那就是在语文教学中,要潜移默化地进行文学教育。
缺乏文学教育的语文教学活动,就好比荒草丛生的野地没有了鲜花的点缀,荒凉而无生机,浩瀚无垠的大漠缺少甘泉的浸冽、枯寂而乏灵气,语文本来是最能吸引学生的一门学科、最能给人以美的享受,情的感染、意的激发。
著名教育家张志公先生曾说过:“我很重视文学教育、不是要求学生们人人成为文学家,但是人人都要接受文学教育。”在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文学教育的意义已被越来越多的语文教师所认识。
那么怎样才能切实可行地在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文学教育呢?这是作为教育工作都应该深入思考的问题,所以经过研究我们认为:在语文教学中,采取渗透的方法进行文学教育是最合适的。
一、联系教材,举一反三,有效渗透
叶圣陶老先生曾经说过:“课文只不过是个例子。”如果我们的老师只要把课本上的文章教完,就算完成了教学任务的话,那是对语文最大的误解。我们要有“大语文”的教育观,要超越课本,超越课堂,以提高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修养,才是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所以我们在语文教学中,不能只围绕这些“例子”做文章,要通过这些例子“举一反三”进行各种比较联系,这样才能开阔学生的眼界;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一) 联系作者,介绍名家名作。
学习一篇文章,它的作者是谁?它有哪些文学作品。这是最基本的文学常识,一定要让学生知道。如在教学《草原》时要向学生介绍它的作者文学家老舍先生。老舍是他的笔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他当过小学校长,在齐鲁大学、山东大学当过教授,去过英国伦敦大学东方学院讲过汉语和中国文学,业余时间创作,一生写过很多作品,如《骆驼祥子》等几十部长篇小说。大家只要好好学习语文,将来都可能成为作家。
这样的渗透几乎可以在每一篇新课开讲初,只要教者有心,撤下粒粒文学种子,总有开花结果之时。
(二) 联系文体,纵向介绍。
小学生接触某一文体时,如果单凭课本中那几篇课文来学习是远远不够的,所以要为学生打开一扇窗户,使之尽窥其中奥妙。在学习一些文学作品如郑燮的《竹石》、杜甫的《江畔独步寻花》、何其芳的现代诗《生活是多么广阔》时就应以此为窗口,使学生了解更多的关于古诗和现代诗的知识,以激发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兴趣,并向学生推荐更多的文学作品让学生诵读。让学生在反复诵读中去品味文章的意境、体会文中的情感、既可以增加学生的文学知识,又能提高学生的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更能加深学生的文学修养。
(三)品味语言、感受文学的魅力。
古今中外,文学教育都是以语言教育为基础,并把完成语言教育目标放在重要地位。文学教育如果离开语言训练,不满足语言教育的普通性要求,不去咀嚼文字和词句,也不能达到文学教育的目的,事实上,伴随着文学鉴赏而进行的语言教育,其效果更为显著。
如:“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这首诗中的“好”字,包含深情,盛赞春雨,“知时节”赋予春风以人的生命和情感,以作者杜甫看来,春雨体贴人意,知晓时节,在人们急需的时候,飘然而至,催发生机。多好的春雨!既有春雨的发生,又含蓄地传达出作者热情盼望春雨降临的焦急心理。“潜”字拟人化,摹春雨来临悄无声息,无影无踪的情态,颇具情趣,诱发人们对春雨的喜爱之情。“润”字传神,准确而生动地写出了春雨滋润万物,静默无声的特点。既绘形,又言情,形情皆备。精深独妙,细细品味,这是诗人听觉的感受,春雨来了,在苍茫的夜晚,随风而至,悄无声息滋润万物,无意讨“好”,唯求奉献。瞧,听雨情景,作者体察得多么细致,就连春雨沥沥,静默无声也被诗人听出来了,诗人是多么有心、其用词是匠心独具,千锤百炼。教材中还有很多优美的词语,其表情达意最为微妙细腻。语文课的文学教育,就是在阅读教学中抓住这些极富表现力的词语,引导学生仔细玩味,认真体会,培养学生品评词语的能力。领略这些词语的言外之意,弦外之言。
(四)根据年龄特点,生活中体验积累。
小学生的形象思维丰富,但知识生活经验都比较少,如果不根据其年龄特征,生活体验来进行文学教育是违背规律的,如一年级阅读课《春笋》一课,课文全面有一名话:“一声春雷唤醒了春笋,”“唤醒”一词教师来取的方法很好,他说:“早上妈妈唤醒你上学时是什么感觉?”让孩子把自己生活经验的积累投入到对文学作品文本的阅读中去,再让孩子在朗读中体会唤醒的感觉这位老师做的就很好。这样小的孩子,教师根据他的年龄特点,让他自己体会唤醒的感觉,其实是在调动孩子的文学兴趣,也是在唤醒孩子的心灵啊。再如有位老师让学生造句。“地球绕着太阳转”就把他表扬一番;一个孩子造句“老母鸡围着草窝转”就把孩子批评一顿,说孩子造的句俗。其实“老母鸡围着草转就是小孩的生活体验,生活积累是非常感性的东西,没有现在的俗就不可能有将来的雅,这样的东西积累多了,对他阅读文本感受体会文学作品都大有帮助。
二、精心设计、润物无声、让文学教育渗透到语文课堂的各个角落
一节精美的语文课设计,就弥漫着文学气息,会让人们赏心悦目的,有位老师在讲《白鹭》一课是这样设计的:一上课就声情并茂地朗读了几首文人墨客赞美白鹭美妙身姿的诗,同时出了相关的诗句,“两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老师形容白鹭“天然若仙”,说白鹭美,文字更美,描写白鹭的文字更是美上加美!课文的录音和着白鹭优雅的身姿响起来,老师和学生一起静静地聆听,一副欣然陶醉的样子。录音结束后,屏幕上又出现了一连串课文中出现的词组,然后让学生多读,要求“字字入目,句句入心”,在学生齐读时,老师不停地走动,俯下身子倾听着每个学生读,学生仿佛因此更加自信、认真,更富有感情,“那青色的脚,增一点则嫌长,减一点则嫌短;浅一点则嫌白,深一点则嫌黑。”老师还让学生借鉴、模仿这一句型,就自己的衣服说一说,学生纷纷发表自己的意见,不一会学生已经能流利地背诵这段精美的文字了,老师还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让学生边读诗,边在脑海中想象画面,并且用一个词语概括你的画面,老师用一段优美的文字描述自己脑海中的画面,“白鹭钓鱼”、“白鹭暸望”、“白鹭低飞”,一个个生动的场面在老师的描述下,栩栩如生,在“钓”和“捉”的不同讨论中,学生仿佛也被老师同化了一样,“捉”显得粗鲁,“钓”显得优雅:“捉”显得笨拙,“钓”就显得轻盈;“捉”显得粗俗,“钓”就显得富有韵味。学生的文学兴趣被老师激活啦!师生间的对话,师生与文本的对话,都充满着文学色彩,这样的教学设计给人一种“言已尽而意无穷”的享受,文学教育渗透到了课堂教学的各个角落。
新的语文课堂需要文学教育,文学教育要渗入语文课堂,这样《语文课程标准》才能得到充分的落实,学生的语文素养才能得到提高。
高凌云,白庆林,教师,现居吉林扶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