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0期

教学情境创设的理论依据与方法

作者:甘 娜




  所谓语文教学情境的创设,指的是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达到既定的教学目的,从教学需要出发,引入、制造或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具体场景或氛围,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帮助他们迅速而正确地理解教学内容,促进他们的心理机能全面和谐地发展,提高教学效率。那么,创设语文教学情境的理论依据有哪些:
  1.直观教学原理。直观教学原理从实践论出发,认为教学必须从感性认识入手,让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中感知、理解、运用所学知识,从形象的感知达到抽象的理性顿悟,缩短认识时间,提高学习效率。
  2.情知对称原理。情知对称原理就是情境教学的心理学依据。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学生的学习心理分认知因素(智力因素)和情感因素(非智力因素)。从认知因素来看,情境教学强化了实体感,缩短了学生的认识时间,加速了理解过程。从情感因素来看,它让学生学习的知识不再是“冷冰冰的知识”,而是激发学生的情感,推动学生认知活动的进行。认知和情感在教学中同步进行、相互渗透,体现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互补,实现理性与非理性的默契。同时是教学双边合作,是教书育人的统一。
  3.寓教于乐原理。健康主动的情感对认知活动起着积极发动和促进的作用,而消极不健康的情感对认知活动的开始和进行起着阻碍和抑制的作用。快乐的情感是人们努力达到自己目标的一种积极力量。正如前苏联教育家赞可夫所说“要让知识本身吸引学生学习,使学生感到认识新事物的乐趣,体验克服学习中困难的喜悦”。
  4.个性和谐发展原理。现代社会要求教育必须促成学生在德、智、体、美、劳诸方面得到和谐全面的发展,力求个性优化,避免畸形成长。在语文情境教学中,熏陶感染,潜移默化,循环往复,使学生的身心智能获得全面和谐的发展,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随着语文教改的深入,广大教师越来越深刻地认识道:良好的心境、情绪、积极的情感对语文学习有积极的作用。教学实践也表明:学生能很快适应学习生活的情境就喜欢学习,就能取得最佳成绩。由此可见,创设最佳的教学情境,是一种能达到最佳教学效果的教学方法,是促进语文素养整体提高的一个重要因素。那么,该如何创设语文教学情境呢?笔者认为方法多种多样,重要的是充分发挥教师的创造性。它可以依教材“还原”,再现作者笔下之“境”,让学生得到最真切的感受,也可以模拟相似情境,让学生得其门而入……现将我在语文教学实践中采纳的创设教学情境的具体操作方法归纳为以下五种:
  
  一、联系文本环境展现生活情境
  
  此法即把教材中所写的生活与学生的实际生活,通过创设情境沟通起来,打开学生的生活库藏,强化其生活体验,增进其对文章的深刻理解。正如语文教育家韦志成所述“生活是文章的唯一源泉”。在语文教学中,往往都会遇到文本环境与学生的生活环境有着较大的差别的情况,这时就更需要教师创设优质的生活情境,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感受,使他们贴近课文、感知课文。鲁迅的小说《社戏》是一篇充满江南水乡生活气息的文章。它描绘了江南水乡令人神往的月夜美景:起伏的连山,朦胧的月色,含香的水气,令人自失的笛声,还有一大帮顽皮、无私、友好的农村儿童一起煮豆的经历,读来令人回味无穷。然而对于没有农村水乡生活经验的城里孩子来说,乌蓬船和豆子就没有那么大的吸引力了。为了让学生体味那豆香般的童年,在课堂上,我让同学们打开记忆的闸门,由自己的童年的趣事说起,接下来跟学生说起江浙一带的风土人情和鲁迅童年生活的轶闻趣事。这样学生说得有劲,听得有味,阅读的兴趣油然而生,自觉把思维的触角伸向那迷人的水乡和亦真亦幻的月夜,和那些农村孩子一道去品味豆子的清香。
  
  二、运用现代媒体创设情感情境
  
  现代媒体广泛运用于教学,为情感情境的创设提供了一个便利的平台。电教媒体的特点是图、文、声并茂,能向学生提供形式多样、功能各异的感性材料,形象生动的动感画面、悦耳动听的背景音乐,能把学生带进宽松愉悦的学习环境,从而为课堂教学营造一种浓厚的学习氛围,以此拨动学生的心弦,荡起思维的火花,使学生以最佳状态投入学习,自觉与作者进行心灵的交流,从中受到熏陶和启发。教师在学生情绪高涨的时候引导他们进入课文,自然是水到渠成。《安塞腰鼓》是一篇颂扬生命力的美文。单纯依靠教师的讲解,是很难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的。在学生阅读之前,我布置学生收集有关陕北生活环境民风民俗以及腰鼓文化的资料,课堂上运用现代教育媒体为学生展现陕北腰鼓舞动的雄壮场面:空旷的黄色的背景,雄健的后生,激越的鼓声。引导学生由视觉到听觉,由鼓到人再到生命,产生积极的思维,让学生真切的感受课文,感悟生命。
  
  三、适当播放音乐渲染情境
  
  音乐是一种特殊的语言,孔子说:“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在课堂上渗入音乐,能发掘学生兴奋点,促使其思维活跃,反应敏捷,音乐能激发学生无限的想象力,能帮助学生强化记忆、理解课文、体味意境。正如特级教师于漪所述“引导学生进入作品的艺术境界,——感受它、欣赏它”。当然,对于音乐的选择一定要符合课文内容的基本要求并综合考虑音乐所表达的情感及选择积极向上、文明高尚的时代之音。这种选择也是对语文教师综合素质的考验。如苏轼的《明月几时有》这首词描绘了美好的月圆之夜,表现了词人的豁达胸襟,抒发了词人的美好祝愿,它道出了千百年来人们共同的心声。为了符合课文的情境,我特地选择了歌曲《明月几时有》。在学生基本理解词意之后,让他们合上课本,闭上眼睛,在歌曲声中回顾讲述的课文内容,领悟作者的真切感受,进行创造性思维。曲声悠悠,意味无穷。伴随着悠扬的旋律,同学们仿佛已走入静谧的月圆之夜,感受着词人伤感彷徨后的豁达,感受着“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美好。听着清新舒缓、明丽欢快的歌曲,有的同学悄然动容,有的同学寂然遐思,看着他们荡漾在脸上那已步入其境的微笑,我不得不感叹利用音乐效果“熏陶、感染”带来的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学习《我与地坛》时,随着课的深入,学生们逐渐被史铁生厚重豁达的人生品格和母亲坚强隐忍的爱子之情所感染,临近下课,播放满文军的《懂你》结课,课文与音乐、文情与乐境水乳交融,下课铃响起,几位学生还噙着眼泪,教学效果自然是水到渠成了。
  
  四、借助美术作品展示情境
  
  美术与语文之间应该有共同点,它们都是美的,它们借助不同的渠道抒发各自的情感。利用其可联系之处,可以使课文内容具体形象、立体可感,符合学生对形象乐于接受、易于理解的特点。学生可以在充分感受形象中有愉悦的情感体验,进入乐学的氛围。这正如《语文课程标准》中所述:“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注重跨学科的学习”,“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如在讲授白居易名诗《卖炭翁》一课时,出示图画《卖炭翁》可以使学生在图画的色彩、明暗、形象勾勒中去创造性地领悟卖炭老人的贫穷艰辛和宫使的掠夺行径,准确地把握文章的主旨。特别要指出的是在说明文的教学中(如《故宫博物院》《核舟记》等),美术作品如图画、雕塑、模型等有利于更好地把握说明空间、说明顺序等,优化教学效果。
  
  五、扮演课文角色体会情境
  
  现当代戏剧是人物扮演故事的表演艺术,我们可以在条件许可的前提下,让学生来“演”。学生将课本当作戏剧剧本,自行分配角色,简单布置道具,通过对白、动作,使教育教学内容更加现实化、形象化。无论是扮演教材中的角色、理想中的角色,还是扮演童话角色、现实生活中的角色,都顺应了情感活动和认知活动的规律。这里有审美的、道德的、艺术的活动,也有理智的、科学的活动。角色转换产生的新异感激起热烈的情绪,学生在角色意识的趋动下,全面地活动起来,甚至由“扮演角色”到“进入角色”,由教育教学的“被动角色”跃为“主动角色”,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学生一旦成为学习的主动角色,就会由此辐射开去,养成主动接纳知识、主动想象、探究、主动操作训练等一系列良好的学习品质、学习习惯。如初中课本中的《皇帝的新装》,高中课本中的《雷雨》、《茶馆》等都可以采用这种方式。
  综上所述,在语文教学情境的创设过程中,具体的操作方法丰富而复杂,目的都是为了优化教学效果。至于具体使用何法,必须从实际出发,因课文而异,因教师而异,因学生而异,因客观条件而异,不必强求一律。至于探究课堂教学艺术,提升语文教学品位,我们任重而道远。
  
  参考书目:
  《语文课堂教学艺术漫谈》语文出版社1998年版
  《教学缺失与矫治策略》宋秋前 贵州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甘娜,教师,现居江西南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