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0期

教育者不可忽视教育机智

作者:睢瑞丹




  正如俄国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曾经指出:“不论教育者怎样研究了教育理论,如果他没有教育机智,他就不可能成为一个优良的教育实践者。”[1](p57)随着语文教改的不断深入和教改名家的不断出现,众多成功的教育机智的案例层出不穷,对语文教学的成功有很大的借鉴作用,这一点是无庸置疑的。但是,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面性。“语文教学中盲目追风,为求新而求新的现象似乎超过了其他学科,这也使本来已十分惶惑的语文教师们更加手足无措。”[2](p25)的确,这种盲目追风的现象表现在教育机智上就是盲目模仿,生搬硬套,是全盘的“拿来主义”。
  
  一、何为教育机智
  
  什么是教育机智?长期以来,教育理论界对此进行了有益的探索,论者也众说纷纭,各抒己见,其中较有代表性的有以下几种说法:
  日本教学论专家吉本均说,教师的教育机智,是联结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媒介”。[3](p327) 还有学者认为:教育机智的本质乃是教师智能的机敏性和灵活性,是教育艺术中的一种。它是一个优秀教师的基本素质,只能在钻研教育理论与教学实践中才能真正掌握。教师只有用创造的态度与科学的精神,以富有时代精神的教育科学理论为指导,去设计、实施、评价、总结和改进自己的教育行为,在教育实践中发现、研究和解决问题,提供新鲜经验,进行理论概括,才能把自己的知识经验传授给学生。
  “教育机智是教育经验与教育理论蓄积的结晶,它所构成的根本素质是教师的完美个性,或者说是教师的人格力量。教师只有全身心的投入,广泛的继承和借鉴,不断的吸收和扬弃,并经过长期的实践锻炼,才能具有教学的洞察力和应变力,机敏和智慧。”[3](p327)
  教育机智“它是指教师所具有的在复杂、微妙的教学情景中迅速恰当地行动的能力,是教师在教学中的即席创作”。[4](p39)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教育机智就是一种教学的应变能力,是构成教学艺术的核心要素,但它不是先天就有的,而是在后期的长期研究教育理论并将其付诸实践之后得来的,是教育者智慧的结晶。
  
  二、失败的和成功的教育机智案例
  
  首先,我们看一个失败的案例:比如有一位教师在教《小桔灯》时,原想通过课文中八九岁的小姑娘就很懂事来衬托她共产党员父亲的崇高品质,想通过设置悬念以此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发表独到的见解。这个出发点是好的,但他却向学生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八九岁的孩子就会做这么多的事,说这样深刻的话,懂得这么多道理,说明了什么?”学生对此争论了半个多小时,焦点落到了文章这样写可不可信。对于此,教师没有因势利导,给予适当的点拨,美其名曰是尊重学生的发言权。但争论中一直未提到小姑娘的爸爸,明显偏离了教学思路的轨道。这在教学中也是难免的,面对此如果该教师能够沉着冷静,采取措施加以补救,就不至于教师无所适从,急得直冒汗了。究其失败的原因,关键在于该教师设计的教学环节导向性不明,讨论偏离了“定向”、“定度”的控制要求,加之教育主观控制无方,致使无效信息增多,有效信息减少,从而导致了教学的失控状况。试想:如果这位老师有较高的思想素质和业务素质,有灵活的应变能力,善于总结经验教训,那么教学效果就截然相反了。
  接着我们看一个成功的运用教育机智的案例:于永正老师执教《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有一位同学问我“饱经风霜”什么意思。话音一落,个别学生笑起来。这笑显然带有冷嘲的性质。我灵机一动,说:“这个问题提得好。这位同学是想考考我们的理解力和想象力。请大家想象一下:这位车夫的‘饱经风霜的脸’会是一张什么样的脸?然后写下来。”于是,抽象的词语在每个学生的脑海里形成了活的画面,然后又形成了一段生动的文字。学生们对车夫的饱经风霜的脸的刻画生动而深刻。一段段文字生动而形象地诠释了“饱经风霜”的意思。从此,于老师每教这一课,都保留了这个读与写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的环节,得到了听课老师的肯定。试想:如果于老师不能体察提问题同学的内心,不能站在他的立场上讲话,他会怎样?即使于老师解释了,使他的问题有了一个概念化答案,但是,个别学生的嘲笑会不会在他心灵上蒙上一层久久挥之不去的阴影?[5]
  对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思想无法克隆,创新无法复制。在教学实践活动中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要想给教师的应变能力一个固定的模式是不可能的,教育机智从何来呢?
  
  三、教育机智从何来
  
  首先,要做到“三熟”。即熟悉教材、教法和学生。这是教师教好课和处理突发事件的基础,钻透教材,熟知教法,针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学生中发生的问题究其原因也是多种多样的,情况各不相同,而学生的个性也存在差异,教师在处理问题时要正确地分析起因,考虑学生的个性特点,有针对性地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
  其次,对于不同的问题采用不同的方法。教育对象的特殊性、教育环境的复杂性决定了教育机智的不可雷同性。教育和工厂是不一样的,工厂制造出规格的同一的产品,是工厂的成功,教育如果培养出同一的学生,那是教育的失败。怎么可能用一种或几种方法去解决动态的教育过程中发生在人身上的鲜活的问题呢?“任何教师的教育都是不可重复的,因为教育的魅力在于个性。是的,任何一个杰出的教育专家或优秀教师,其教育模式、风格乃至具体的方法技巧都深深地打着他的个性烙印。也就是说,他们的生活阅历、智力类型、知识结构、性格气质、兴趣爱好以及所处的环境文化、所面对的学生实际等因素,就决定了任何一个教育专家都是唯一的、不可重复的。这就是为什么不少人苦苦“学习”于漪、魏书生却老也成不了第二个于漪、第二个魏书生的原因。我这样说,当然不是反对向优秀教师学习,而是想说,向优秀教师学习主要是学习其教育思想,而不是机械地照搬其方法;而且,其先进的教育思想也必须与自己的教育实际和教育个性相结合,只有这样才能将别人的精华融进自己的血肉。因此,我非常赞同程翔老师的观点:“我们必须以自身为基础来吸取消化别人的先进经验。我们学习于漪老师,并非把自己变成于漪老师;我们学习魏书生老师,也并非把自己变成魏书生老师。其实,即使你想变成于漪、魏书生也是不可能的。他们所达到的高度是属于他们自己的高峰,别人是不可企及的;你只能重新创造一座属于自己的高峰。这个高峰就是结合的产物。”[6](p62)的确,有些知识和能力是可以传承的,有些知识和能力只有通过亲身体验和感悟才能产生。
  最后,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和能力。教师要想在教学中做到如鱼得水,左右逢源,就要不断学习业务知识,提升业务能力,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也可学习和借鉴他人的成功经验。但是,“正如俄罗斯谚语所说的‘自己的衬衣穿起来最贴身’,借鉴毕竟是借鉴,它决不能代替我们自己的研究”。[2](p26)同时,我们也不完全拒绝向名师学习,重要的是我们学习什么?当然不是生搬硬套的模仿,而是学习他们的教育思想,能够生成教育机智的丰富的教育思想。的确,“思想的缺席,是最可怕的缺席,思想的缺席是灵魂的缺席。我们太多的沉浸在热潮中,一种热潮来了,往往就是思想的缺席,因为只有一个声音,只有一种话语,只有一种热情。从众固然不孤独,但是没有了自己,没有了思想,我们都在大家的、时尚的思潮中淹没了自我的个性”。[4](p21)“列宁曾经讽刺唯心主义是‘没有头脑的哲学’非常尖锐、深刻。头脑本身是物质的,没有物质,哪来的意识?没有头脑,哪儿来的思想?哪儿来的什么主义?教师要学会运用教育机智,必须在教学实践中体验。经过亲身体验,才能生发出教育机智来,才能悟出教育机智究竟为何物。”[7]
  教育机智是在特定的教育情景下引导者智慧的产物,教育对象的特殊性和教育环境的复杂性决定了教育机智在操作上的机械重复性几乎为零。而且,不管是从当前的教育报刊杂志上看到的教育案例,还是在一些特级教师教学实践中成功的教育机智的案例,大都属于一种个案性的教育机智,对此,我们既需要冷静地思考与探索其背后隐藏着的可总结、迁移的宝贵经验,又需结合自身实际进行调整、揣摩,切不可“照单全收”,否则会“事倍功半”。
  
  参考文献:
  [1]续润华.《我国中小学课程与教学改革的若干热点问题探究》[M].北京:中国档案出版社,2006
  [2]教育部师范教育司组编.《钱梦龙与导读艺术》[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3]王文彦,蔡明主编.《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第二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4]教育部师范教育司组编.《程红兵与语文人格教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5]于永正《课堂艺术人生》
  [6]教育部师范教育司组编.《李镇西与语文民主教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7]引自《教育参考》孟宪平
  
  睢瑞丹,河南师范大学文学院2006级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