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0期
修禅与语文教学
作者:杨佳君
禅宗里的“渐修”,就是渐次修正,逐一渐悟,从凡夫一直修正到成佛,这当中的过程就称之为渐修。如同读书求学,从小学、高中、大学、到博士学位,循序渐进,次第体悟,最后功德圆满,成就佛道,所谓“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语文学习也有“渐修”,即:博闻强识,熟读精思,语感熏陶,文化养成,所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
禅宗里的“顿悟”,是指悟到平常心、清净心、觉性、菩提心,悟到了“空心”就是“佛”、“道”。依据悟到的理来用功、保任。无论动、静;白天、夜晚,求佛之心始终不攀缘、不颠倒、清楚明白、时时作主,从开悟一直保任到圆满成佛,就是顿悟。所谓:“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顿悟的过程颇为奇妙,先是河流壅塞,苦思不得其解,忽然灵光一闪,堤口顿时一开,大水滚涛而来,所谓“豁然贯通”。语文学习中也有顿悟现象,比如,上海格致高级中学理科班学生到复旦大学中文系旁听,却丝毫不感到吃力。这靠的就是悟性。
“渐修”是从事入,由事到理,先归纳学习事例,接着理悟、掌握学习方法;“顿悟”是从理入,由理到事,先求学习方法,求解之道,修正学习态度,之后作事例的演绎,可谓“拿好一把万能钥匙,怀着一颗平和又柔韧的心,以好远涉书海”。佛教认为,如果没有顿悟的因缘,无法当下体悟这念心性,亦不妨碍用渐修的方式来修行。每个人根基不同,所以有顿悟与渐修,目的都是为了要亲证这念菩提妙明真心,成就佛道。但是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更多的情况是顿悟与渐修互相融通,两者没有矛盾,要做到顿悟学习,就必须有语文素养的积淀,具备对问题思考的量的积累、外界情境的触发等要素的综合作用。
汉语言思维注重整体性、模糊性、感知与直觉,不重视逻辑。于是造成中国人的许多概念、命题歧义丛生,只能凭靠悟性去解决。而自然界或宇宙的本质,不可能通过推理或分析来把握,只能通过直觉来领悟,于是有了所谓的“天人合一”,所谓的心通万物。从这个意义上讲,当前语文教学,把汉语言进行“肢解”和“分析”,是不符合汉语言特点的。
顿悟作为语文传统学习方法之一,契合汉语言思维特征,强调自主学习、高度集中注意力,适合于精读与细读,能带来阅读审美与愉悦。用语文味儿点的话说,顿悟类似于体悟、玩味、揣摩。恰当运用之,就能创造性地体悟到“书不尽言,言不尽意”的美感、“言外之意,弦外之音”的内涵,用有限的知识孕育更多的能力,启迪更多的智慧。
《荷花淀》中当水生说明天就要到大部队上去,“女人的手指震动了一下,想是叫苇眉子划破了手。她把一个手指放在嘴里吮了一下”,并作答“你总是很积极的”。是什么原因使女人“震动”的呢?联系当时情境可知,丈夫参军,妻子能意料得到,但是明天就去,这又出乎意料之外。再说,这一去能回来吗?所以女人心里不能不引起“震动”,这“心灵震动”的外在表现就是“手指的震动”。但是她为什么又要“吮”呢?因为她想掩饰一下“震动”,想稳住自己的情绪,因为她毕竟是贤惠、儿女情长而又深明大义的坚强女性。“你总是很积极的”,点出了女人百般复杂的心情,忧虑、埋怨、无奈、宽容、赞赏、自豪,又是不情愿。本来“你总是”这种口气多半用于责难,可这里却夹杂对丈夫的称赞,对丈夫的依依不舍,联系下文与语境,又看到她识大局、明大义的情怀,这样一个立体的年轻妻子形象,跃然纸上。这些丰富而生动的内涵,不能靠教师喋喋不休的理性逻辑分析,而主要靠学习主体的感悟、体悟、顿悟,这与生活是分不开的。
修禅强调求佛心念,类似于语文学习中的学习心理。
恒心、信心、愿心,是修禅的心念,是顿悟的方向,也是语文学习的心理要件,若无三心,便会是妄想占据,或致使学习疲倦昏沉,心中觉得无聊,有了三心,方能修悟得慧,乐此不疲。“心之得”不亚于“授人以渔”、“法之传授”,若不得三心,学法无益。
禅宗与生活的关系,是教人“用爱与智慧书写生活”、“用善与灵性书写生命”,语文教学亦应如此。
杨佳君,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系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