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0期

多义阅读操作例析

作者:王玉荣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教学的改革,首先应该是阅读教学的改革。多年来被人们尖锐批评的“少、慢、差、费”,在很大程度上是由阅读教学的僵化造成的。造成这种僵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而教师及学生的阅读主体性的丢失则是症结所在。教师在教学中唯《教参》之马首是瞻,学生在学习中唯教师之分析是听,二者都只是被动的接受,没有主动的发现;只有肯定和赞成,没有质疑和批判。这种阅读无疑是在窄化解读空间和限制阅读意义的生成,这既违背了文学解释学的原理,也不符合阅读的根本目的和基本要求。
  有鉴于此,我有意识地进行了“多义阅读”的实践,即摒弃定于一尊的中心思想的总结,鼓励启发学生读出作品的原著、读出二度创作中的“我”,再结合扩大阅读面和搜集资料,最终提炼、总结出自己对文章主旨的理解。
  由于长期的阅读僵化造成的思维僵化和依赖心理,开始尝试时学生普遍感到无所适从、力不从心,总是希望依赖教师的现成结论而逃避独立思考。针对这种情况,我告诉同学们作品的理解是多元的,并非要求按一定模式去理解,不同思路不同人物不同环境都可能有不同的理解,只要你能感悟到作品的意境,领悟到作品的内涵,就达到学习的目的。我首先采用了“多选一”的方式,即一篇文章讲评后,我将前人对于主题的不同理解介绍给同学,让他们经过思考自行选择其中一种。如《欧也妮·葛朗台》的主题,许多教师从社会批判学的角度概括为“用爱财如命、贪婪成癖、至死不变的老葛朗台这一人物形象揭露了资产阶级罪恶发迹史极其丑恶的灵魂,无情抨击了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的赤裸裸的金钱关系,以及金钱主宰一切、腐蚀一切的种种罪恶”。如果换一种视角,从心理气质学的范畴进行批判,我们为什么不能把老葛朗台这一形象视为作家对人类的一种病态心理——恋财癖的审视与描写呢?热心于收藏的大有人在,有人收集古董,有人收集酒瓶,这些都无可厚非,那么,仅仅因为老葛郎台的收集对象是金子就要让他承担千古骂名吗?按照这种观点分析,老葛朗台不但不那么可厌可恶,反而值得人们同情,因为——他是一个病人。
  再如,莫泊桑的《项链》主题一直以来被阐述为尖锐地讽刺小资产阶级虚荣心和追求享乐的思想。而我认为课文写玛蒂尔德对物欲的追求,实质上是希望自己的人格得到别人的尊重。尤其是项链丢失后,她没有去乞求别人施舍,更没有利用自己超凡出众的姿色,不择手段地换取完全有可能实现的梦想而丧失自己的人格,而是面对现实,决定赔偿,为此她和丈夫“花了十年工夫”。作品的主题可定为:在金钱至上的社会中,追求人格尊严是要付出巨大代价的。两挂表面看来一模一样的项链,仅仅由于材质的不同造成的价格差异,就使一位少妇付出了十年的艰辛,就又制造了一幕人间悲喜剧。这不是金钱对人的异化的一个明证吗?
  通过几次这样“多选一”的训练,同学们的思维逐渐活跃起来。但是,新的问题又出现了,即面对两种甚或三种观点,同学们感到都能言之有据、言之成理,从而难以取舍。这时我趁机把鲁迅阐释《红楼梦》多义性的一段名言介绍给大家:“单是命意,就因读者的眼光而有种种: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而且,“有一千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可见,优秀文章的内涵应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对于不同观点,不应简单贴上“对”与“错”的标签,只要能自圆其说,即不失为一家之言。探讨主题,应“大胆假设,小心求证”,尽量发前人之所未发。
  在我的启发之下,语文课堂教学呈现出了“百家争鸣”的可喜局面,同学们不断拥有了新的发现、新的理论。对《祝福》,有的同学独具慧眼,阐发出了“祥林嫂最大的悲剧在于人的倾诉、交流、诉诸同情的内在需求得不到满足”的独特发现。对《鸿门宴》中的沛公,同学们评价他既是英雄,也是枭雄。对《雷雨》,则有“人性中的自私与残忍毁灭了人性的真、善、美”之说及“命运罗网中的人的无奈挣扎”说。这样,从多角度多方向去理解作品,使学生对作品的理解更全面,也使学生的思维方式更灵活,更有利于促进创新思维的培养。
  “多义教学”开拓了学生的视野,让学生获得了发现的愉悦,而我则获得了教学成功的愉悦。
  
  王玉荣,江苏徐州市职教中心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