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0期

语文阅读兴趣培养的五种途径

作者:韩大新




  学生把阅读当作一种兴趣、休闲活动,将可养成阅读的习惯,将可获得各种知识,对于陶冶其情操,培养审美能力,提高学生语文水平,提高文化素养,也是至关重要的。教师帮助其树立起阅读的兴趣是每个语文教师的责任,也是语文教育走向成功的机遇。
  
  一、在课前演讲中培养阅读兴趣
  
  从初一开始,我每一节语文课前都安排一个学生进行3—5分钟的演讲,按座位顺序轮流,演讲内容自定。每一个学生演讲之前都会进行充分的准备;查找资料,整理成文,熟读成诵。这个过程就是一个阅读的过程。演讲者讲完后,还请两位同学对演讲者的表现和演讲的内容进行点评,然后演讲者自评。在演讲和点评的交流中,学生想要发现问题,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疑问,就得花时间去大量的阅读,让学生在阅读中感受成功的喜悦,从而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在朗诵古诗文中培养阅读兴趣
  
  初中语文课本中的古诗文,几乎遍涉古文经典。从先秦诸子到唐宋散文;从《诗经》到唐诗宋词……虽然只是浩瀚的文学海洋中的点滴,却是中华文化的载体,它们如同一条源远流长的大河,脉脉相承,孕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优秀人才。朗诵优秀的古诗文,是学生汲取人类优秀营养,提高阅读能力和阅读品位的重要途径。在教学中,我不仅让学生背诵课内的古诗文,还要求学生每周背诵1—2首课外的古诗文。学生每日预习,有不懂的问题写在纸条上,由语文课代表集中交给老师。我利用读报课的一段时间精讲,并指导学生朗诵,从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三、在阅读美文中培养阅读兴趣
  
  如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有这样一段话:“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的泄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我在读的时候,故意把“泄”读成“照”,有学生马上给予纠正,于是我就趁机告诉学生,作者在这里所用的词语渲染一种雅而不俗的语言气氛。如果把“泄”改成“照”虽然意思一样,但是太俗气了,破坏了作品典雅优美的语言特色,也就没有了诗意,不能给人美的享受。我要求学生每周阅读1—2篇美文,每读完后,填好我事先设计的读书
  卡,从而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
  
  四、在阅读经典中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经典阅读是初中语文教学中富含文化内涵的重要的教学内容和学习方式,我们要竭力营造经典阅读的氛围,要充分利用学校图书室、广播站等教学资源,定期开放图书室,向学生推荐经典名著。如高尔基的《海燕》起初读时,同学们只知道这篇文章是以海燕来影射人物形象,却不了解海燕的象征意义,于是我在教这篇文章时,先让学生上网查找高尔基《海燕》这篇文章的写作背景,在课堂上让同学们交流讨论,同学们对海燕所代表的形象有了进一步的了解,这对培养学生阅读兴趣有帮助。我们要利用好考试这根指挥棒,在各级各类语文试题中既要在内容上涉及经典文章的阅读,同时在考试形式上多加创新,以达到考察学经典名著阅读的目的,从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五、在引领互动中培养学生阅读兴趣
  
  我特别关注学生在文本阅读中的原初认知与情感体验,当学生的认知还比较“单一”、情感体验还不够“丰富”时,要引发学生探究欲望,通过追问、旁问与即时评价的交替进行,激活学生的主体意识。如我在教《论语》八则时,提出这样的问题:“为什么说‘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一种智慧?”学生1回答:“知道自己的不足,就要去学习,永远有学习的意识,这是一种智慧。”这位同学回答的很好,但这不是惟一的答案,其他同学还有智慧的发现吗?学生2补充说:“知道自己的不足,就要变得谦虚,别人也乐意教你,你就获得了学习的机会。”学生3继续补充……。学生相继发言。开放性问题的提出,激发了学生探究的热情,同学们的阅读兴趣空前高涨。
  阅读是最直接有效的学习途径,只要我们把阅读贯穿于整个语文的教学中,不仅培养学生的阅读的兴趣,而且能帮助学生提高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
  
  韩大新,教师,现居江苏铜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