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0期

初中阅读教学的五个环节

作者:平桂杰




  在十几年的阅读教学实践中,我深深体会到:只有遵循“感知—理解—识记—运用”这个认识规律,指导学生进行阅读训练,才能有效地培养他们的阅读能力,较好地完成阅读教学任务。对此,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必须更新观念,改革陈旧的教学观,学生观和单调呆板的教学程序,指导学生认真读书、独自研究、共同研讨,引导学生发挥其才智,认真积极地思考和探索,由知识转化为能力。五个环节具体是:
  第一个环节是认读。从认识的角度看,这是初步感知阶段,是阅读教学的起始环节,在这个环节中,教师交代任务,激发兴趣,使学生能够独立扫除阅读障碍,通读课文,明白课文大意。在这一环节中,重点训练学生的注意力和观察力,培养学生检查工具书和参阅注解的习惯及默读、速读能力。
  第二个环节是领悟。这是学生在感知的基础上产生认识的阶段,在这一环节里,要求教师引导学生细读课文,让学生认真思考,从课文中明了人物、事件和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质疑问难。如在讲授《伤仲永》一课时,教师要突出难点,引导学生共同研究讨论“伤”字的含义,“伤”了仲永的什么?用以激发学生细读课文,寻疑问,找答案的兴趣,学生展开了寻疑、释疑、评题的热烈讨论,课堂气氛顿时活跃起来,在此过程中,教师要把握重点,发挥“ 定向”作用,克服随意性。
  第三个环节是研讨。这是阅读教学的中心环节,是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分析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的极好机会。在研讨过程中,教师要将学生提出的并值得全班讨论的问题按一定的意图排列起来,组织进行讨论,或主攻一个,或解决一半,或分组归类。如在教授鲁迅的散文《藤野先生》一课时,学生在细读课文后提出了以下六个问题:(一)“东京也无非是这样”如何理解?(二)题目是“藤野先生”,为何文章开头却写“清国留学生”?(三)作者写自己弃医从文跟藤野先生有什么关系?(四)“我”后来为什么连信也怕敢写了?(五)既然“可惜那时我不太用功”,又怎么会得到藤野先生的关照呢?(六)写清国留学生,用了“标致”一词表达了什么思想感情?我将这些问题归纳成关于藤野,关于教材,关于主题等三个方面,设计一系列的引路题,帮助学生展开讨论。在讨论中抓住时机,及时点拨,使学生自然地过渡到选材立意的研讨中来。
  第四个环节是点化。如果说前三个环节是为了让学生“读进去”,那么这个环节是为了帮助学生“走出来”,在这个环节中,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抓住重点、难点。点出文章思想内容方面的闪光点,点出知识和规律方面的定锤之音,点出语言艺术方面的传神之笔。如讲《孔乙己》时,有“孔乙己这样使人快活,可是没有他,别人便这么过”这句话,我准备重点评点,于是引导学生从表面上谈谈自己的看法,有的说:孔乙己成了人们的笑料。于是我抓住时机,引导学生体会文章里的真正含义,使学生明白,在别人眼里,孔乙己是个可有可无的人,这正是他的悲惨遭遇,从而理解鲁迅先生揭露封建科举制度的罪恶这个创作意图。
  第五个环节是历练。这是阅读教学的最后一个环节,是认识过程的吸收运用阶段,是用来指导学生进行自我总结和自我测定的主要途径,通过一些比较综合的练习,又得到一次运用实践的机会,并在实践中提高自己的语言操作能力和创造发挥才能。历练要求教师要发动学生自己考自己。如:教完第三册第三单元后,教师就要根据教学要求,发动学生自行设计本单元阅读测试题,然后两个班交换试卷,进行测试、评分。历练可以分为识记巩固型,综合运用型和能力探索型等多种类型,以读练为主,读写结合,听、说、读、写四种能力一起练。历练还可以检验教师的教学效果,进一步改进今后的教学设计,提高教学效率。
  
  平桂杰,教师,现居河北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