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0期

在朗读声中品味诗词

作者:刘绪娥




  诗词教学向来都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难点,老师讲深了,学生不理解,讲得过浅,又不能很好的领悟诗歌的思想。很多老师在教法上走老路,大讲而特讲,篇篇不不厌其烦,我觉得这样都不利于学生鉴赏力的培养,那么如何处理这一部分内容?我以为,老师要尽可能的创设朗读氛围,在朗读中品味诗歌的韵味,感受诗词的魅力。
  读是理解的基础,是欣赏的前提。没有读的欣赏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教学中必须把读放在第一位。但是读又不是无目的的读,干巴巴的读。而要读出韵味,读出见解,让学生充分地与文本交流。
  读出节奏。很多学生拿起课本哇啦哇啦的读,无论什么文章都是一个调,这样的读,是没多大意义的读,教学中要指导学生把握文章的节奏,区分不同节律的诗文的押韵和节奏,如诗歌语言和散文小说语言,虽然都要求生动形象,多少带有诗意,但诗歌语言更讲究格律之美,诸如抑扬顿挫,回环呼应,匀称参差等,教学中必须引导学生去朗读,去把握。只有让学生反复吟诵,才能更好的欣赏语言的形式美,进而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理解文章主要内容。
  读出感情。仅仅把握了节奏,还不算是读到了功夫,只有读出了感情,才能与作者心息相通,受到更好的教育。是边塞诗要读出苍凉悲壮,是田园诗要读出清新恬淡,是赞美要饱含深情,是谴责要满含义愤。“朗读时设身处地,激昂处还它个激昂,委婉处还它个委婉......”,总之朗读要达到“心与心的融合交汇,灵魂对灵魂的告白,生命节律的和谐振动。”
  读出意境。近代学者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谈到意境的分类时说:“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物,何者为我。”物我之境就是指那种情感比较含蓄,不动声色的意境画面。没有想象的读,无法去体验作品的意境,无法感受情景交融,动静结合融情于景的艺术境界。所以教学中要鼓励学生边读边想,想象作者描绘的意境,感受着意境之美。否则,学生会越读越乏味,越读越疲倦,起不到朗读的作用。
  教学中,我们经常看到不少老师只注重了读背,以读代赏,以背代赏,这样的结果是,没过多久,学生就忘了,更不用提鉴赏能力的提升,人文思想的熏陶。所以在教学中还要注重引导学生在读中进行欣赏。
  赏意境。读出意境,是一种想象能力的培养,而赏出意境,则需要语言表达,是表达能力,分析能力,想象能力的综合。因为叶圣陶先生说:“读诗不仅要睁开眼睛看,更要在想象中睁开眼睛看由文字触发而构成的画面。”教学中要善于把握文章的描写,去理解文章的意境之美。如我们诵读《天净沙·秋思》就要通过品析这首诗用十种景物并置组成的秋郊夕照图来领悟其中的意境,感受凄凉,哀愁的情调。
  赏艺术特色。每一篇文章,总有它自称特色的地方,或托物言志,或直抒胸臆,或卒章显志,或画龙点睛,或以小见大,或开门见山,或渲染,或衬托,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归纳积累,从教师引导欣赏逐渐到学生自己欣赏,实现能力的跨跃。同时,加强比较欣赏,如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的诵读欣赏内容都是反映爱国情怀,艺术手法同中有异,都有景物的描写,融情于景,但有的直抒胸臆,如《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有的辛辣嘲讽,如《泊秦淮》,只有通过比较才能很好的理解诗歌的艺术特色。
  赏主旨。“文以载道”,思想是文章的灵魂。欣赏名篇佳作更是一次思想的陶冶,是一次灵魂的洗礼。赏析中教给学生结合时代背景,了解作者的生平经历,理解作品的内涵。当然每一个学生的认知上都有所不同,教师要多尊重学生不同的情感体验,鼓励学生自我解读,自我理解,形成有个性的理解,实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
  赏语言特点。诗词语言丰富独特,要么描写细致,要么议论深邃,要么哲理性强,要么抒情味浓,反复咀嚼就像是品味一道大餐,教学中要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以培养语感为出发点,让学生在比较中体会不同的风格。
  当然诵读和欣赏不是完全割裂的,教学中要做到两者的融合,通过读来加强理解,又通过欣赏来指导朗读,读中有赏,赏中有读,让学生在吟咏诵读中感受古诗歌的魅力,提升鉴赏诗歌的能力。
  
  刘绪娥,教师,现居湖北郧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