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0期

作文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

作者:黎 强




  郭沫若说“书如其人”,本义是指书法笔迹能反映一个人的性格特征。这里,我认为“书”可能理解为“作文”,因为文字是我们人的思想感情的载体,写出来的文章,往往能反映一个人的性格、语言表达习惯、学识程度、品德修养等。在多年的作文批改过程中,我发现学生在作文中反映出他们的特征,对新事物的思考,或好奇,或向往,或困惑。既然这样,我何不反过来尝试尝试,在作文中渗透德育教育,正确地引导他们,使他们的写作能力和思想素质都得到提高。
  有了这个想法后,我开始进行如下的尝试探究:
  一、在渗透的原则上,我从前苏联当代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关于“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的论述中得到了启发。苏霍姆林斯基认为人都有物质生活需要,也都有精神生活和精神需要。“精神生活”、“精神需要”“是指人的道德、智力、审美的需要和兴趣”。苏霍姆林斯基还认为,在道德教育中,必须使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成为学生发自内心的需要。我觉得要达到这样的境界,要使学生自觉地“自己教育自己”,教师首先要尊重他们,尊重他们的个性、兴趣和爱好,尊重他们观察生活、理解生活、处理生活的主动权,应该在精神上与他们保持一致性。
  二、在渗透的内容上,我着眼于学生日常生活中如下一些品德培养。如:①怎样确定自己的生活目标;②怎样对待前进中的挫折;③怎样处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④怎样处理周围的人际关系;⑤怎样处理友情(包括恋情)中的问题;⑥怎样看待现实中的不良倾向;⑦怎样正确评价国内外一些重大事情,等等。这些方面,当然不能有步骤地统一进行,而是要根据学生各自在写作中反映的问题来具体地进行诱导的指点。
  三、在渗透的具体措施上,我一是诱导学生制定每学期的小作文规划,提倡他们给自己的小作文册命名,在扉页上写一句最能激励自己的名言和写一篇序。这样做的目的是要给学生在品德的自我培养上导向;二是批改坚持“快、点、夸”的原则。“快”即集中精力与时间,尽快批阅完每周的作文,迅速发下去,以满足学生渴望得到老师评价的心理。“点”即每次批阅时,着重抓住各个学生作文中的思想闪光点,技法上的主要优缺点,不四面出击,分散精力。“夸”即评语在一个“夸”字上:夸取材新颖,夸立意深刻,夸见解独到,夸胸怀坦诚,夸构思巧妙,夸态度认真,夸点滴进步……不但老师夸,还让同学夸。布卢姆把学生受到激励或能够受到激励去参与学习过程的程度称作“先决情感特点”,“夸”的目的,就是力求将这种“先决情感特点”尽可能变成影响学生的一个主要变量。
  上面所提到的在小作文活动中进行德育渗透的原则、内容、措施,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又怎样综合起来,加以贯彻,才能收到最优的效果呢?我认为应把握如下两点:
  首先要因人而异,因势利导。例如,在鼓励学生给小作文册命名时,我指出所命之名是用来反映自己作文的倾向和内涵的,可采用象征的手法,如用“足迹”、“蓓蕾”、“野草”、“丑石”、“心声”、“旭日与大海”等名称来含蓄地表达自己的志向、情怀和永恒不懈的追求。然后因人而异,进行具体的诱导。比如杨涛同学的作文本定名“探索”。她在“序”中写道:“我将去探索知识,探索人生,探索真、善、美;我深深地懂得,探索需要勇气与毅力,探索不可能一帆风顺,但只要我是为了祖国,为了人类的幸福,锲而不舍,我坚信我一定会攀上光辉的顶峰,达到胜利的彼岸。”我认为她的定名和序言很能反映她的实际和追求。她上学期曾因自己下了功夫而未收到预期的效果,一度很苦恼,因此,我表扬她给作文册的定名,并写下如下批语:“立志欲坚不欲锐,成功在久不在速,我相信你志向坚定,成功在握。将功夫下在平时,加强计划性和科学性,必能出高效率。”这样一来,她情绪稳定了,一学期来锲而不舍地努力,终于取得了班上第一名的成绩。她在学期作文小结中写道:“在老师的鼓励下,我获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难道不应该说是老师指引了我正确的方向和给予我无穷的力量吗?”
  又如鲁立同学,原来写作文兴趣不高,语文测验挂过红灯,但他的思维敏捷,很有潜力。他给小作文册定名为《野草》,序言中有打算要像野草一样蓬勃向上,顽强不息的话,我顿时喜上心头,便有意写下“可喜”两个有力而醒目的大字。一个学期下来,他不但作文进步了,而且精神面貌也焕然一新。他在作文小结中这样写道:“虽然您的评语只有‘可喜’两个字,但我看到它,心中极不平静,在后来的每次写作中,每每暗下决心,决不能让这个‘可喜’被劣作冲淡,决不能落在其他人后面。经过一段时期的努力,我这个原来厌恶作文的人终于变成爱作文的人了。”
  在具体的指导过程中,我发觉,学生处在少年到青春期的转变时期,情绪极不稳定。一次挫折,可以使他们情绪一落千丈,一点初恋的萌芽,可以使他们魂不守舍,在小作文活动中更应及时因势利导,把他们迅速地引上正道。例如,有个同学,他原任班体育委员,关心集体,热心班务,要求同学很严格,当然也难免有自己某些弱点,一次班干部改选他落选了,他觉得人心难测,很苦恼,便写了首诗宣泄这种不满。我看后,首先是理解他,然后才开导他。我眉批道:“你的成绩有目共睹,它已写在班级历史中,写在老师与同学的心中。”“让更多的同学得到锻炼不是更好吗?”在尾批中我又送他两句话:“大丈夫能屈能伸,改革者能上能下。”听听他的反映吧:“我急急地翻开作文本,一行熟悉的红字跳入眼帘,顿时一股暖流涌向全身。当时我是多么孤独,突然您送了一句饱含爱心的话给了我,实在是字字千金啊,我反复地读着这句话,一种坚定的信念在我心中重新树起,一股强大的力量注入我的体内。”从此,他严于律己,一如既往地关心集体,处理好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也正确地战胜了一次次挫折。
  又如,有个刚16岁的女孩,她悄悄喜欢上班里的一个男同学,时常焦虑不安,魂不守舍。这样一来,成绩自然下降。于是,她又转而恐惧。我发现了这个问题,先侧面委婉地启发、诱导,响鼓一点就有反响,她认为找到了知心朋友,可以向我倾吐自己羞于启口的事情了,于是她写了篇作文叫《为了纪念那份不成熟的爱》,文中写道:“我坚信自己有理智和顽强的毅力,扼住这份来得过早的感情…‥我清醒地意识到,我没有多余的精力再去想他,我不愿意再去品尝酸心的苦味了。”我给予的批语是:“我认为能战胜自我的人,必定是一个强者。你小小年纪,依靠自己的力量和勇气战胜了一个矛盾的自我,你的智慧和才能必定会发展得更好。”最后,她痛痛快快地哭了一场,按我的建议,将这个本子保存在我这儿。从此她学习专心致志,成绩很快又保持优秀的水平。
  其次,要理解学生,相信学生。
  从以上几个事例可以看出,我之所以在小作文教学活动中收到那样的效果,是与我充分相信学生会跨入自己发展的明天,登上自己发展中的更高一级台阶这点分不开的。如果说因人而异,因势利导是方法,那“理解学生,相信学生”就是这种方法的灵魂。苏霍姆林斯基要求教育者要深入学生的内心世界,“了解他的心灵的每一个最细微的运动”,我的教学实践也证明,这样做,才能看到学生是一个个活生生的,具有独特个性的人;这样做,才能使学生也理解教师,从而成为教学中自学的参与者;这样做,才能选择最合适、最恰当的教育方法。作文,是学生抒写生活体验和思想感情的智力活动,尤其需要教师在充分了解和理解学生的基础上来因势利导。理解有法,但最重要的是看到学生的弱点、烦恼和一些消极面时,能从他们的生活、思想、意念中发现积极的东西。这样,他们才会和教师倾心交谈。
  总之,把握“因人而异,因势利导”和“理解学生、相信学生”两点,小作文就自然成了师生交流感情和德育渗透的好场所。这样做,两年半时间,学生语文能力有了明显的发展。翻开小作文本,便仿佛进入一个个崭新的天地,接触到一颗颗美好的心灵,一个个五彩的梦,令我惊叹,令我陶醉,哪还有什么枯燥的感喟呢?
  
  黎强,教师,现居广西都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