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1期
新课程背景下文学教育研究提要
作者:王志生
一、新课程背景下语文教学的新要求
1、语文教学观念的转变。
(1)语文教学应该强调人文性。
语文教学贯穿于基础教育的始终,而在不同的阶段,“语文”的内涵是不尽相同的。一方面,随着语文学科教学内容的不断加深提高,原来以“提高学生语言应用水平”为主要目的的小学、初中语文教学,必然要进化到以“培养学生人文素养,增强文化内涵和时代精神”为主要目标的高中语文教学。另一方面,学生进入高中,对于客观世界和人生意义的探索、思考进入了实质性的阶段,语文教学能够也应该帮助他们解答“人之所以为人”之类的问题。因此,在高中阶段,“人文性”已处于语文教学的主导地位。文学教育是情感的教育,是审美的教育,要给学生一双审美的眼睛,让他们在文学教育中情感得到净化、思维受到启迪、精神境界得到提升、文化修养得到质的改变。
(2)对于语文素养的强调。
20多年来高中语文课程目标理念的演变,经历了“突出语文知识”,到“语文知识与能力并重”,再到“突出多维语文素养”的轨迹。实施新课程就是朝着“全面提高语文素养”这个方向前进。
语文素养的培养归根到底是着眼于学生个体素质的全面、终身发展,其主要内涵应该包括语文基础知识、自主学习的能力、初步的创新能力、高尚的审美情趣和一定的审美能力等。语文素养的培养不再只是强调字词句篇的掌握,更重视的是语言的积累和语感的培养,形成对祖国语言文字的感情。语文素养还强调对学生文化素养、科学素养、人生态度等方面的培养,这不但是实现学生个体全面发展所必需,还是满足现代社会对人才素质的全面要求。
(3)对于审美教育的理解。
在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基础上,马克思、恩格斯为审美教育确立了方向和任务。在他们看来,审美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指出:“动物只有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种的尺度和需要来建造,而人却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懂得怎样处处都把内在的尺度运用到对象上去。因此,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马克思将美育提到了人的全面发展和人的本质的高度来加以考察,指出了审美教育在人的全面发展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
所以,有的研究者指出,在新的世纪必须要确立起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即审美思维方式的教育观:“21世纪综合国力的竞争实质上是教育的竞争。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中国正处于一个政治、经济、文化观念急剧变革的时期。经济多样化形式的出现,人们的生活方式、行为方式、思维方式等都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处于变革中的教育要担当起历史赋予的重任,应当确立起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审美思维方式的教育观。”因此,把审美教育贯穿于教育领域和教育过程,这是当代社会形势的需要,也符合马克思主义审美教育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需要的命题。新课标对于审美教育的强调,正是符合这一社会历史文化的发展趋势。
2、新课程对语文教师的要求。
新课程强调了教学中本来就有的那些不确定性一教学目标结果的不确定性:知识、能力、态度、情感、价值观的多元取向。教学对象的不确定性:不用统一的规格、不用统一的评价标准,进行个别化教育。教学内容的不确定性:课程的综合性加大,教材、教参为教师留有极大的余地,得分点减少和淡化,得分点不再起支配作用,教师要费很多时间查找资料、补充内容。教学方法与教学过程的不确定性:教师有较大的自主性,将更为灵活地选择与使用教学法,教学过程中教师可支配的因素增多。教学的多样性、变动性要求教师是个决策者,而不再是一个执行者。在这种课程环境下,教师具有创造新形式、新内容的空间,教师要创造出班级气氛,创造某种学习环境,设计教学活动,表达自己的教育理念。新课标对教师的知识结构和视野提出了新的要求,更对教师的教学观念提出了必须进行转变的要求。
(1)变“学生倾听教师”为“教师倾听学生”。
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讲,学生听,使课堂死气沉沉。新课程改革强调一种互动的师生关系,教师在与学生交流的过程中,通过倾听学生,常常能轻易地辨别出哪些学生具有更高的悟性和理解力,也能发现学生理解上的偏差与疑惑,从而判断学生理解的深度,并决定教学内容的取舍。
(2)变“教材研究”为“教材、学生双研究”。
过去的一些老师在备课时,往往只考虑研究教材,很少想到学生,在上课时,也主要是沿着自己的教学思路去“引导”学生,往往以自己的教学愿望将学生巧妙地引入自己的教学设计,因而忽视了学生自己去探究、领悟和感受的过程。而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互动的过程,学生作为一种活生生的力量,带着自己的知识、思考、灵感、兴致参与课堂活动,并成为课堂教学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从而使课堂教学呈现出丰富性、多变性和复杂性。因此,应该更多地以学生的求知要求为主线,追求教师和学生面对知识共同探讨、平等对话的教学格局。教师要从“导师”和“领导者”的角色过渡到和学生进行平等交流的“人”和“合作者”,要从“教材研究”转为“教材、学生双研究”。
(3)教师要适应信息时代的变化,实现角色的转变。
现代社会中,学生的个性越来越强,学生个体间的差异更加明显,如何针对学生的个性和差异性展开教学,除了教师的主导作用之外,还需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来帮助实现学生的个性化学习。比如网络信息资源的共享性,打破了知识的垄断性,结束了优秀教育资源只能被少数人占有和使用的历史。网络资源的开放性,使得每一个求知者都可共享知识资源,都可以有针对性地选择和搜寻自己需要的信息和知识,针对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来选择学习的目标、内容和方式。现代信息技术使整个教学活动从教育者,受教育者直至教学资源的使用过程实现社会化,使传统的学校走向社会、走向家庭、走向信息技术存在的任何地方。也正因为此,学生已经愈来愈不适应追求共性的班级授课制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