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1期

知识结构提纲教学法浅探

作者:董惠珺




  许多人学习语文的实践证明,如果只孤立地死学硬记,只能学得一些零散的知识;而牵住一线,则获得一串知识。在教学中,笔者总结了一套知识结构提纲教学的方法,它可以使学生建立起科学的知识体系,由“知识点”连成“知识线”,进而结成“知识网”。
  所谓知识结构提纲教学法是指从教材整体知识体系出发,点拨其中纵横关系,形成结构提纲之法。在语文教学中,它以语文知识结构为基础,以思维训练为中心,以主导与主题、教书与育人、教法与学法的结合为原则,以多种器官协同活动为过程的多种教学方法的整合。
  在中学生的语文学习中,教师要打破传统教学只追求知识素质培养的思维定势,要通过对教材的处理、习题的选择、提问的设计等教学手段,尽可能地使知识结构提纲化,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一、可以从单元整体性入手
  
  我们知道,认知结构是人们头脑中的知识结构,也就是知识在人们头脑中的系统组织,它具有整体性和概括性。认知心理学认为,认知结构的整体性越强、概括水平越高,就越有利于学习的保持与迁移。因此,教学中我们可以从单元整体性人手,随着该单元教学进度的推进,及时归纳总结已学内容的规律,及时归纳总结,按部分地列出教材的知识结构提纲或者内容提要,增强认知结构的整体性与概念性,以促进学生认知结构概括水平的不断提高,最终促使学生高效高质地整体掌握该单元,从而形成整体性强、概括程度高的认知结构。
  
  二、可以从知识提纲性入手
  
  从教学中发现,许多编写得成功的教科书在各章的开头都有知识结构提纲。这些结构提纲提供的大小标题及其序号和层次,可以使学生清晰地知觉课文的内在逻辑关系。教师在讲课时,应先列出知识结构提纲,讲述知识的基本结构,如此更能让学生明白知识的系统。
  许多学生通常是孤立地看待所学知识,不能将新旧知识很好地联系起来,而列提纲并用概括图来表示,可以对一些复杂的知识体系进行分类归纳,它不仅能帮助学生更好地记忆知识。更重要的是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能够培养学生的概括综合能力,使学生能从整体的角度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融会贯通。当然我们希望不仅要老师们用,更重要的是要教会学生自己来列提纲,这样才能让他们理解得更深刻。
  
  三、可以从内容整合性入手
  
  新课程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阐述目标,强调多元素质的整合,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语文要克服低效率教学的弊端,教学中可以进行篇目的整合。整合的情况大致可分两类:一,具有共性的篇目,让学生通过阅读训练,自然概括出规律性的知识点,如序言,祭文等;二,共性个性统一的篇目,让学生通过比照,明确写法的异同,积累不同的写法。以整促写。具体可以分为:单元间篇目的整合、单元内篇目的整合、年段间知识自然衔接的整合、课外课内目标要求类似的内容整合等等。当然整合时,应依据教学目标,把有内在逻辑联系且有相同教育功能的文章加以整合,而不能牵强附会、生拉硬扯。
  知识结构提纲教学对语文学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好处:
  第一、把握语文知识整体性。
  语文知识结构提纲教学十分强调知识的整体性理解。它要求教学某一部分或某一阶段的内容时,应向学生导出主要内容,使学生对该部分内容有一个总体认识。即各知识点均可以用提纲形式罗列出来,再以知识结构连贯起来,把握重点、突破难点,使所学知识科学、完整、简洁、明快,起到一目了然,清澈透明的作用。
  现行高中语文课型设计是单元教学,每单元由四篇课文组成,并附有单元知识和训练,符合教学规律和认识规律,具有其严密的科学性。教师可根据各单元教学的目的和要求,依据一定的教学原则,精心备好每一节课,采用灵活的教法传授知识,在语文知识迁移与能力训练衔接的同时,完成“教”向“学”的过渡转化。例如,高中语文第五册第六单元整个单元内容都是关于孟子的,虽从不同角度阐释了孟子的如“仁政”思想中的“以民为本”“保民而王”等一些思想,但与高二教材所选的相关孟子的内容比较,则又更进了一层。作为语文教师对教材如先有整体感知的现象,再关注构成整体的各种具体成分,注意学生知识经验中显现整体性和结构性,何愁语文教学不发生质的飞跃?
  第二、形成语文知识系统性。
  进行语文知识结构提纲教学,教师还可以把各单元的中心内容及与之有联系的知识串联起来,抓知识中心与要领,统揽全局,打破知识的章节界限和原来的知识体系,重建新的知识结构网络,对所学的知识以新方式重新组合,综合贯通,使知识网络化、系统化、整体化,这样更有利于学生建立整体化高层次的认知结构,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智能。如教学《过秦论》时,可加入苏轼和苏辙的两篇《六国论》,进一步分析秦灭亡的原因。教学中可把同一作家的不同作品如《春》、《荷塘月色》中思想感情比较;也可把不同作家的不同作品,比如《巴尔扎克葬词》中“短暂与永恒”的主题,与《世间最美的坟墓》中“平凡与伟大”的主题对比等等。如此,既有利于学生掌握基本概念和原理,也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智力。
  第三、注重语文知识联系性。
  仅仅注意语文知识的大背景大前提,这还不够,还应该揭示整个语文知识的内在联系,才能将分散的知识点连缀成一个个有机整体。
  为人处事自然离不开说话,与人说话是一门艺术:《触龙说赵太后》和《烛之武退秦师》就可以进行对比教学。《触龙说赵太后》一文采用委婉曲折、纵横捭阖、层层深入的论说技巧。触龙对太后先察言观色,再问候关心,然后大话家常,接着投其所好,最后晓之以理,循循善诱,救赵于水火。而烛之武其说话艺术主要是:先以退为进,再阐明利害,然后替秦着想接着以史为例,最后推测未来,劝秦谨慎,存郑于危难。虽说技巧再高,它高不过“理”字,但这些文章细细对比研读,其艺术性让人回味无穷。
  第四、比较语文知识异同性。
  比较学习是掌握知识认识事物的最好方法。只有运用比较,才能抓住知识的特点,认识事物的本质特征,了解不同知识间的共性与个性。知识结构提纲教学法就要求根据同类体裁课文的规律性知识,既要突出每篇课文的重点,又要兼顾知识的纵横联系及覆盖面,鼓励学生敢于质疑,便于学生思考。
  如高中语文第四册第七单元中《伶官传序》属课内自读文,它与前两篇《过秦论》《六国论》同属“史论”。学生完成《伶官传序》初读后,教师可指导他们设计出知识提纲:①《伶官传序》的写作意图是什么?②本文引用了哪些史实阐述“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这一中心论点的?③本文在安排论证结构上与《过秦论》《六国论》有何异同?学生讨论回答。如此不仅揭示教材中显性联系的知识体系,还能揭示教材中隐性联系的未曾提及的知识。
  第五、实施语文知识归纳性。
  语文教学必须及时解决学生在学习中的疑难问题。而知识结构提纲教学法可以让学生运用已学来的知识和初步培养起来的能力进行总结归纳。当然,在教师灵活多样的辅导形式与方法:①启发式,如可以启发学生联系“史论”通常采用“借古讽今”的写法以及文章的写作背景,加强对《伶官传序》写作意图的理解;②点拨式,如教学《邹忌讽齐王纳谏》时,教师应简要阐明“三”在古代数词的特点,着重点明具体和大概的本质区别,然后举例说明,“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三顾茅庐”等加深印象。③诱导式,如在学习《迢迢牵牛星》时,我提出了这样的疑问:诗前面说“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意再写牵牛星和织女星相隔遥远,后面却说“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意再写牵牛星和织女星距离之近。你如何理解这里“远和近”的矛盾?这样以问题激活学生,让学生畅所欲言,谈自己的理解,并允许以不同观点的争辩、讨论,真正用自己的头脑、自己的心灵去解读作品。当然在教学中,教师的辅导要把主要精力放在带有普遍性的疑难问题上,对成绩好的学生轻拨,对基础差的学生重敲。
  综上,我们认为,知识结构提纲教学法能够真正改善学生的学习方法,教师的角色转换,让学生在语文学习活动中学会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合作与交流等现代学习方式,促进语文教学水平的提高,最终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