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1期

尝试语文课的新教法

作者:孙祯娇




  与传统的教育教法有极大的不同,新课标更突出学生的素质与能力的培养,其学法更强调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其教法更重视引导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贯彻新课标的精神,课堂就要有许多和以往不同的新做法。笔者结合语文教学的实际,尝试了以下一些做法,取得了一定效果。
  
  一、善用分组提高主体意识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苏联、美国都十分推崇小组合作的教学模式,认为它在增加学生的交往、促进社会技能、社会情感的发展、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上具有重大意义。事实上,小组合作的教学模式能够深化学生的认识、集思广益、拓宽思路;发展言语理解能力与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同时,由于智力背景、不同思维方式甚至不同性别的学生可以起到互补的作用,使学生之间可以互相帮助、互相影响,从而共同进步。另外,分组为师生交往、生生交往提供了多种空间形态,使课堂教学中形成多层次交往,增强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意识,有利于创造一种民主、自由、宽松的教学氛围,使学生的潜力和智慧得到充分发挥。
  教师在分组时,要考虑小组成员的“质”和“量”。应将把不同“质”的学生编排在一起,做到“同组异质”,利于取长补短。分组时,为不打乱正常的课堂秩序,采用座位顺序,或纵向或横向联合的方式自然分组,组内人数一般以6人左右为佳;每个小组设组长一名,轮流担当。作为班主任甚至可以把小组基本固定下来(有时候根据需要微调)。在我的班级和语文课堂,除了课堂讨论外,还有许多事都是以小组形式展开,比如值日、收作业、背诵检查、作业评改等等,似乎比其他形式更便于管理,更便于落实完成任务。小组讨论每次有人主持,有人汇总,有人记录,有人代表大家交流发言。避免了有些讨论课看看热闹流于形式的弊端,也不会有人做旁观者。
  
  二、巧用资源创设探究环境
  
  前些年,不少语文教育专家提出了“大语文”概念,即社会生活一切资源经过取舍加工均可为我所用,成为课堂的源头活水。但中学课堂的实际情况是仍有很多教师一手拿着课本,一手拿着教参照本宣科,有时甚至会只讲课本内容,并让学生整段记录约定俗成的所谓“标准答案”。严重约束了学生的思维,降低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实验表明,人们学习的11%是通过听觉,80%以上是通过视觉,而只能记住20%左右听到的信息,却能记住50%以上既听到又看到的信息。在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我们有责任打破教师、课本、学生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应尽全力巧用各用教学资源,创设良好教学环境,以收到良好效果。比如,笔者曾看过一个老师充分利网络给学生教授《林黛玉进贾府》一课,很让人回味。
  开场白:都言作者痴,谁解其中味。大家对《红楼梦》的熟悉程度如何?统计结果:完整读过(1票,教师);没有完整读过,但有一些理解(36票);没有读过,一点也不了解(5票)。之后老师就进入到网络学习《红楼梦》的过程:一是对作者的了解用GOOGLE搜索“曹雪芹”。二是为了对其中人物关系的了解查“荣国府示意图”。三是朗读表演了王熙凤出场的一节后,打开“你问我答”留言版,在上面留言评价王熙凤,教师也从网上查找了一些观点,供学生参考。四是分工合作寻找描写贾府环境描写的句子,复制、粘贴到论坛上。供全班同学浏览。还有学生从网上下载了贾府的示意图、实景图。老师便让学生看着图描述环境。五是老师预设了一个问题:贾府的人在这种环境中生活得幸福吗?接着看了一段电影《红楼梦》的吃饭的视频。提问讨论:你们家吃饭和他们家一样吗?你喜欢在自己家还是别人家里吃饭?林黛玉在这样的家庭感受如何?如果再给林黛玉一次选择机会,她愿意进贾府吗?为什么愿意或不愿意?最后老师还留了点时间让同学们自由发言。学生们提的问题也是很有意思的:你喜欢宝玉吗?你喜欢黛玉吗?宝黛结合真的能幸福吗?
  这一节课我感到课堂容量很大,但学生情绪一直很饱满;如果不借助多媒体恐怕难以达到这样的效果。其次是民主、自由、宽松、平等的课堂使学生心理放松、言论自由,而思想也就飞扬起来了。
  因为使用多媒体的好处多多,课堂上除了必用课件外,经常使用音频视频,给朗读配音,模仿表演等。同时我也尝试在电脑室让学生以小组形式批改作文:小组通过交叉阅读作文后,把优美的句子、有特色的段落及错字错句打到“班级聊天室”,让大家评或改;小组把讨论后的总评和作者的名字打上去后,全班投票决定听哪几篇作文的朗读,再进行佳作阅读和欣赏的环节。笔者自认为这种作文评讲课很有特色,也成了学生的期待。
  
  三、精设问题引起兴趣
  
  提问是探究式学习活动这列火车的车头。好的问题能使探究活动直击主题,既能节省课堂宝贵的时间,也能减少不必要因素的干扰,简化探究的程序,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教师应该根据教学目标,精心设置问题,为学生搭建思维的平台。一个或几个问题,可以是老师预设,也可以是个别学生或小组提出。问题要有思考性和创新性,能揭示教材中知识之间的矛盾之处,有意识地挑起学生认知中的矛盾,以引起学生思考的兴趣。我在摸索一些常规的有价值的课文问题时,发现一些文章多问“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写”,比较能打开学生的思维,有利于学生围绕某一问题,从多侧面、多方位展开思考,以探求问题的多种答案。
  例如上必修一的《荷塘月色》时,我预设了三个问题:月下的荷塘是什么样的?为什么要写月下的荷塘,写阳光下的荷塘,或者风雨中的荷塘可不可以?作者是怎么写月下荷塘的?各小组可以自由选择讨论的问题进行阅读分析探讨,还可以发现有价值的问题提出来讨论。通过讨论学习,学生不仅分析了月下荷塘的色调变化及作者心情的变化,还分析了写景的层次和多种写景的手法;甚至还分析出了我没有预料到的“月下”的新内涵——学生认为之所以写“月下”的“荷塘”,不是其他荷塘,不仅是因为月下的朦胧与淡雅适合去调整作者“颇不宁静”的心情,还因为“月”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故乡”与“家园”等相关联的意象,说明作者处在迷茫中,正需要找寻心灵的家园。我不能不佩服学生的联想力,这不是老师备课能备出来的。而到了必修三的学习,很多文章我让各小组自读、提交问题及确定本文的重点、小组选择讨论的话题,再进行小组间的交流,有时最后的小结也由小组讨论出来。
  
  四、组织竞赛激发活力
  
  组织小组竞赛,可以使学生们在课堂里充分展现自身的潜能,力争按照优胜标准而使自己超过对手,能够激发小组里每个人的努力,提高学习效率。竞争还可以增强学习兴趣,注意向竞争对手学习,使集体生活朝气勃勃,充满生机。除了进行一些知识巩固性的训练竞赛活动如成语接龙、诗歌专题背诵比赛、快速阅读小组赛之外,有时上新课我也采取竞赛的方式,增强同学们学习的兴趣。
  在上高一必修三《巩乃斯的马》时,我采取了小组竞赛的教学方式。为了上好这一节课,我事先宣布了课堂竞赛的方式:各小组从结构、语言、思想、写法四个方面各挑一个任务,进行分析,向大家做详细汇报,同时要针对其它三个方面的任务设置一些问题及答案,当一小组代表做汇报时,其他小组纠正他的错误,纠正一处那一小组扣一分,同时还可以提一些问题,难倒他们一题,自己便加一分。同学们的兴致非常高,都做了充分的准备。在他们准备的过程中发现了很多问题,除了查资料,同组成员讨论之外,同学们还迫不及待的向我请教。他们在竞赛课前做的准备中,不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通过联想、推理、综合、分析形成科学的观点。这是我们在45分钟的课堂中很难给他们的。
  在组织小组竞赛时,同时要注意制订恰当的规则,注意结合教育教学内容设计好题目,并且在必须把握好竞赛时间、场面气氛的控制以及学生的参与面时,尤其重要的是注意,在竞赛结束时要做好及时点评,对表现突出的小组以表扬和激励。对落后小组给予充分鼓励,让他们争取机会,下次获胜。
  只要本着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的目的,多动脑筋,语文课堂完全可以生动丰富起来。当然,教学方法千变万化,需要我们不断去研究、探究,以期让语文教学结出更加丰硕的果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