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1期

诗歌鉴赏三法

作者:陈兆刚




  诗歌鉴赏的第一步是将诗歌散文化。没有诗歌散文化就没有诗歌鉴赏,也不用说意境、情感及其它方面的把握。那么如何进行诗歌散文化呢?
  
  一、展轴联想法
  
  苏东坡评王维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画中有诗”是说通过观画、赏画能真切地感受到画中所蕴含理趣,获得生活真谛,而“诗中有画”呢,无非是说王维之诗,生动形象地再现了景物特征,使人如见实物,身临其境。这里说的是王维,其实又何尝不是诗人所追求的一种境界呢?假如是这样,那么诗与画的关系可以这样说,对诗,诗为表,是形式,画为里,是寓于作者情感内容的景;对画,画面是表,而诗,则是画面所寓作者的思想情趣和理想追求。那么完全可以说,诗是一轴未展开的画,而鉴赏则是打开了卷轴,欣赏画面,那么,这里所说的“展轴”也就不难理解了。
  每一句诗都是一幅画,至少是画的一部分,要欣赏画轴,则必须把它展开,也就是说把抽象的文字变成形象具体的景物画面,什么样的情感、什么样的意境自然就显露出来了。
  古代诗歌要求用凝练的语言和短小的篇幅反映生活、表达情感,通过极富特征的艺术形象给人以感染,所以,我们要想理解诗歌,就必须透过这精练的语言去了解,去一步步展示其所描绘的实景真情,而这些凝练的语言之间,诗行之间往往跳跃很大,只有我们用一定的语言或关联语将它们联系起来,才是一个完美的整体,一个统一的画面。比如王之涣的《登鹳鹊楼》,写白日、青山、黄河、碧海等景物,这些景物之间本无什么情感联系,但把它置于一个总体画面中,就构成了一幅气象雄浑的图画,而且正是这种本来就壮观的景物开拓了诗人的思想境界。你想,诗人站在鹳鹊楼上,望着远处的群山,太阳依山缓缓沉落,俯视黄河,波涛汹涌,浩浩荡荡奔涌向前,太阳西沉,江河下流,引起了多少人哀叹悲泣。而在诗人的言语里,没把眼光局限在面前的景物上,而是望见了一个更加开阔、更加高远的境界——“更上一层楼”以展“千里目”,充满昂扬向上的激情,有哲理,气势奔放,意境开阔。通过这样的想象或联想,你眼前不再是作者通俗自然、凝练简洁的诗句,而是作者登临、观景、寄情的生活情景,不仅生动形象,而且诗情画意就在这一步步“展轴”中表现出来了。
  又如温庭筠的《商山早行》中的“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仅只堆砌了十个名词,而从整体上体味其意蕴,就不是几个名词所能包蕴的,先将其散文化:在商山的一个荒村野店里,传来了一声鸡叫,唤起了住宿的行客,啊,真早哇!天空挂着一弯残月,收拾行装上路吧。匆匆行至溪边,踏上板桥,桥上满铺白霜,清晰地印下了前面行人的足迹……散文化了的诗,将旅途早行的艰辛,为生计奔走的感慨都淋漓尽致地展现了出来。
  说到这里,其实我们已经明白了,所谓诗歌的散文化,无非是把诗歌描绘的画面通过想象、联想一步步展示出来,使之具体形象,真实可感。
  
  二、移位还原法
  
  诗人的思维方式不同于一般人,或者为了表达的需要有意使用分合法,有时甚至混淆了逻辑关系,这时则需要我们调整语序,还其本来面目,使之通畅,也可以适当地增删词语,使其结构完整,语意明确。
  王维的《山居秋暝》第三联“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就是这样。我们普通人考虑问题,叙述事由,多是先因后果,而王维在这里则按照自己的体物顺序,用先果后因的方式,展示画面,表达自己的情趣。
  竹林传来了一阵阵的欢声笑语,好不热闹,仔细听来却是一群天真无邪的姑娘,洗罢了衣服说笑追逐着回来了;那田田的荷叶,远远地望去,像亭亭舞女的裙,霎时,纷纷向两旁披分,洒落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无数珍珠般晶莹的水珠,哦,那是顺流而下的渔舟划破荷塘月色的宁谧。多么闲适恬美的画面,又是多么纯洁美好的生活图景啊!诗人安静纯朴的生活理想,尽在不言中,更反衬了诗人对污浊官场的厌恶。其实,理解时只把原诗句还原成由因而果的顺序就行了,“浣女归而竹喧,渔舟下而莲动”。
  杜甫的《蜀相》中“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秋兴》第八首中“香稻啄余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其实就是“碧草映阶自显春色,黄鹂隔叶空有好音”,“鹦鹉啄余香稻粒,凤凰栖老碧梧枝”;刘禹锡的《石头城》中“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归”,其实就是“故国周遭山围在,空城寂寞潮打归”。
  诗人不按照常式思维是为了合平仄,增诗趣,我们还原为常式思维是为了便于理解,利于散文化,句顺意通,变生涩为流畅。
  
  三、情境再现法
  
  古人为诗多是在独思、静赏、聚会等情境中,无论如何都是在特定的情境中有感而发的,我们引导学生了解诗人当时所处的情境,诗词意境砰然显现,如崔护的《题都城南庄》即是一个绝妙的故事,唐孟《本事诗·情感》中记载:崔护举进士不第,独游都城南,酒渴向一女子求饮,女子设床命坐,自己独依桃柯,妖姿媚态……次年清明思之,经往寻之,不得,写此诗。既然如此,我们何不引导学生再现当时的场面,帮助理解呢?
  第一个场面是寻春遇艳。只要大胆想像“寻春遇艳”这一美丽动人的一幕,那么桃柯掩映的美好背景,艳若桃花、光彩照人的“人面”,目注神驰,情摇意动的诗人,含情脉脉、却未通言语的情境,定然显现在读者面前。再一个场面是重寻不遇。还是春光烂漫,百花吐艳的季节,还在这花木林疏,桃柯掩映的门户,而那使这一切增光添彩的“人面”却不知哪去了,痴痴地立于含笑桃花前的诗人对往事美好的回忆和无限怅惘之情,自然而然地就显露出来了。
  还有崔颢的《长干曲》所创设的情景也是这样的。住在横塘的姑娘,泛舟时听到邻船男子的话语,天真地问“你是否与我同乡”的情节,让人如闻其声,如见其人。
  李华的《春行印兴》读后给人一种满目凄然、寂寞惆怅之感。“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芳树无人花自在,春山一路鸟空啼。”仅只二十八个字,诗人独立城头,放眼望去,土地荒芜,杂草丛生,落英缤纷,哀鸟空啼,荒无人烟的景和安史之乱后“国破山河在”的愁绪、叹息尽在那望、思、叹的情境之中。
  有些诗词本身就是一个故事,其情境再现易如反掌,如李清照的《点绛唇》、柳永的《雨霖铃》、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陆游的《临安雨后初霁》等,只要设身处地的想一想,定会有如在目前,宛在身边的感受。
  当然,诗词的散文化的方法很多,我这里只是选择了常见的三种,各位同仁,不必局限在这个小范围,如果真正抓好诗词散文化,定能帮助学生准确地理解、鉴赏古诗词,便利教学,适应各种形式的命题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