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1期

我的读书心得

作者:徐景秋




  中华民族有着泱泱五千年的文明史,历来崇尚读书,炎黄子孙视读书为修身、齐家、治天下的必经之路,读书学习在人们的生活占有重要的地位,“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博采,足以长才。”外国名流如是说,国人有过之而无不及。
  刘向,汉代的皇亲,中国目录学创始人,学问的大家,他总结读书经验时说:“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如此说来,一生在学习读书中度过,用现在流行的一句话概括就是“活到老,学到老”。正是有如此的学习精神,才成就了他在学术界的极高的声望。
  读书不仅要充分利用时间,还必须真心投入,不投入真情,读书就不会有好的效果,只能是劳而无功。南宋理学集大成者朱熹读书力求“三到”。就是“心到,眼到,口到”。就是在读书学习时充分调动各种感官的积极性,眼要多看,勤看;口要多读,勤读;心要多记并能做到聚精会神、融会贯通,并强调指出:“三到之中,心到最急。”他所强调的是读书不仅要注重形式,还要发自内心,从内心深处有读书的需求。
  记得鲁迅先生幼年读书的“三味书屋”有副楹联:“至乐无声唯孝悌,太羹有味是诗书。”读书能够读出滋味来,可能是读书的最高境界了,鲁迅先生的老师解释其中的“三味”说:“读书昧如稻粮,读史味如肴馔,读诸子百家昧如醯醢。”能够从不同的书籍中读出不同的味道,品味其中不同的滋味,可谓情之投入之深,《论语》中记载了孔子“闻韶乐三月不知肉味”,可能至圣的先师也没有达到如此的境界,我们还不妨做个假设,将三味书屋的“三味”凑在一起可以是有吃有喝还有调味品的美味大餐,这种境界远在“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之上。
  当然读死书和死读书都是错误的,明代的谢肇浙曾说读书须“三戒”:一戒“浮慕时名”,二戒“但图多蓄”,三戒“责器穷年”。“慕虚名”功利性强则不能认真读书,光图数量,只能是装书的厨子;穷经皓首,学不能以致用,只能算是个书虫。这三戒可以说是读书的大忌,读书人要能够读进去,又能够读出来,学以致用,存乎内心,解决生活中存在的问题,解决思想中存在的疑虑,才能是真正的读书。
  不光古人有读书之种种的“三”法,现在的人也有类似的说法。当代文坛颇有名气的“鬼才”魏明伦曾经说读书要有三性:“韧性、记性、悟性”,并说这“三性之中,缺一不可,因为有韧性,没记性读了也白读,有记性没悟性是死读书。还说“悟性至关重要,一举满盘皆活”,这“三性”真可谓囊括了读书的方方面面,难怪只有小学文化学历的“鬼才”,竟然以文学闻名天下。
  当代学者型散文家余秋雨,曾经说读书要“三视”,即俯视、平视、仰视。书籍也有好坏优劣之分,好书自然是仰视,平庸之书自是平视,俯视之书自是不言之中。当然我们也不妨大胆设想一下,余先生让后人怎么去对待自己的书呢。
  读书是一件苦差事,读书也是一件乐事。读书过程是辛苦,学有所获就是快乐。这里不妨借用近代学者王国维在他名著《人间词话》里提出的治学“三境界”来评述读书学习的过程,也是一个高度而精准的概括。一曰:“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断天涯路”;二曰:“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三曰:“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治学过程也是一个读书的过程,是一个不断探索的过程,亦如等待企盼心上人的过程一样,从开始的盲目,没有目标,下来就是有了目标之后的苦苦追求,终于有一天在茫茫人海中找到了自己的红颜知己,满是欢乐。这也许正是读书治学的过程。大师就是大师,他能够把缠绵的婉约词形象地运用到总结治学读书的过程,新颖别致,令人耳目一新。
  当然要想读书有成就,增长学问,提高自已的修养情操,除了读好书外,还要向毛泽东说的那样,读书只需三个字“下苦功”,这三个字可谓一语中的。它精确而又深刻,囊括了古今一切有关于读书的精华。也难怪毛泽东创造了一个时代,只凭这三个字就通俗而又高度地概括了读书的关键所在。
  我们无论是构建和谐社会,还是构建学习型社会,甚至是培养开拓型人才都离不开读书,开卷有益,就让我们从读书做起,创造一个人人乐读书,人人爱学习的读书氛围,那么,我们中华民族就会更加强大,我们的社会一定是一个和谐稳定的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