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1期

作文教学应充分挖掘课文的典范性

作者:姜道广




  受应试教育影响,语文教学往往从课文“写了什么”、“怎样写的”入手,并且重点放在“多角度地研讨精彩片断”上,至于课文“为什么这样写”往往被忽略。这样,学生不仅不能进入作者,就连作品也不能完全进入,哪里还谈得上走出作品、走出作者呢?不进入作品和作者,课文的典范性就打动不了学生,也就不能推动他们走出作品、走出作者,去深入生活,占有丰富的素材。所以,他们一听说作文,首先畏惧心理就占了上风,至于写出好的作文,那可就少了。因此,教学时,只要在分析课文“写了什么”、“怎样写的”基础上,再向前推进一步,推敲一下作者“为什么这样写”,课文的典范性就会更好地发挥作用,上述问题也都有望解决,也不至于给人以“功亏一篑”的感觉。
  比如我们教《孔乙己》一课,首先引导学生明白课文“写了什么”——通过众人“四笑”孔乙己,表示孔乙己的悲剧不是个人的悲剧,而是社会的悲剧,暗示人们:要改变民众的命运,必须改造这样的社会。其次,引导学生明白课文主体部分是“怎样写的”——以“笑”为突破口,通过众人“四笑”孔乙己展开故事情节。选取个性化的外貌、语言、动作、神态塑造典型的、有代表性的人物形象。选词炼字,出神入化,如“排出九文大钱”中的“排”、“从破衣袋里摸出四文大钱”中的“摸”等,使人物形象栩栩如生。最后,引导学生明白文章主体部分“为什么这样写”——选取众人“四笑”孔乙己的内容,是以“笑”写“悲”,显得更悲壮,说明孔乙己的悲剧不是个人的悲剧,而是包括“众人”在内的社会的悲剧。同时,“笑”还具有强烈的艺术效果,让人初读小说,感到无限的快意,随即又产生无限的哀怜与沉思;再读小说,又会激起无比的愤怒。塑造典型的、有代表性的人物形象,能使人由这“一斑”而看社会全貌,还能以最短的时间和最快的速度投入社会,产生广泛而深刻的反响。不仅节约了大量的笔墨,其作用还胜过其他题材的若干篇文章。当然,孔乙己和众人的言、行、神态方面的内容,除了课文写的,还有很多,有的也能反映他们的性格特征,之所以把它们舍去,是因为:舍去不能反映人物性格特征的内容,是写人文章的原则;虽然也能反映人物性格特征,但不具备典型性、代表性,也应舍去,这是写成精美文章的关键。孔乙己可笑的地方也很多,文章只选“四笑”,是因为:每一笑都有特殊的意义,“四笑”从四个角度写孔乙己,并且能使人物形象丰满。若写“两笑”或“三笑”,人物形象不丰满;“五笑”、“六笑”甚至更多,文章显得不够精炼。所以,写事也要选典型的、有代表性的材料。至于传神的选词炼字,能增强文章的艺术感染力。
  从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作者的写作手法多么高妙。为什么鲁迅能写出这样经典的文章呢?除了他一流的写作水平外,主要原因是他从苦难民众中走出来,又了解各阶层的上层生活,占有广泛而深刻的社会素材。更重要的是他能对这些素材进行深思,发现典型,进行提炼,艺术的突破口“笑”也就选准了。由此,我们得出结论:深入社会,广泛占有素材,提炼素材,是写出好的作品的必要条件。
  再比如我们教说明文《苏州园林》一课,可以按这样三步挖掘它写作的典范性:第一步,引导学生明白文章“说明了什么”——说明了“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这个总特征。第二步,启发学生明白文章是“怎样说明的”——先从“亭台轩榭的布局”、“假山池沼的配合”、“花草树木的映衬”、“近景远景的层次”四大方面说明苏州园林是“一幅完美的图画”;再从“角落”、“门窗”、“色彩”等细小方面写苏州园林是“一幅完美的图画”。文章按照由主要到次要的顺序进行说明。文章综合运用了打比方、摹状貌、作诠释、引用、列数字等多种说明方法,还兼用描写、议论的表达方式,使园林的“美”跃然纸上。选词炼字恰到好处,如“游览者看‘鱼戏莲叶间’又是入画的一景”一句的“戏”、“又”等等,不仅写出了园林“美”的特点,也体现了语言美。瞧,作者将偌大的一个园林说得多么简明、多么生动活泼。第三步,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要这样写”——苏州园林很大,可写的内容很多,写法也很多。例如:(一)按照时间顺序介绍苏州园林的发展史。这样写的内容对于大多数读者来说意义不大,因为欣赏价值不高。(二)分类或者按游览顺序介绍苏州园林。这样,可写的点就多了。写简了,欣赏的价值表达不了;写详了,篇幅太长,不符合“简明”的要求。(三)像课文那样,按照从主要到次要的顺序说明“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这个总特征。显然第(三)种写法好,立意高远,内容简练,园林图画美的总特征跃然纸上,使读者对苏州园林产生无限的向往之情。如果让同学们来写,很有可能按游览顺序来写。为什么叶圣陶能写出那样高水平的文章?不仅因为他是作家,对园林比较熟,更重要的是他对园林细心观察,仔细品味,深入研究,认真总结,发现了“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这个总特征。这样,他就找到了最好的写作角度,而一般的游览者就达不到这个程度。可见,深入生活,提炼生活对写好作文有多么重要。
  还有,我们教《中国石拱桥》一课时,一问:课文“写了什么”——写了中国石拱桥“形式优美”、“结构坚固”、“历史悠久”三大特征和取得的光辉成就,分析取得成就的原因,最后概括解放后我国桥梁事业的发展。二问:主要内容是“怎样写的”——主要举赵州桥和卢沟桥两个有代表性的典型例子作突破口,说明我国石拱桥的三大特征和取得的光辉成就。文章还采取了打比方、摹状貌、列数字、引用等多种说明方法,并兼用了描写和议论的表达方式,多角度地说明了赵州桥和卢沟桥的特点,从而更好地表达了文章的中心。三问:作者“为什么这样写”——“中国石拱桥”这个题目那么大,中国有数不完的石拱桥,要把每一座桥都写清楚,谁都做不到。这可以让学生课前构思一下,自然知道其难度。为什么茅以升写得那么轻松,那么好呢?因为茅以升是桥梁专家,足迹遍布全国各地,对石拱桥了解得比较全面。更重要的是在这个基础上,他深入研究,认真分析,综合,发现石拱桥分“独拱”和“联拱”两大类。赵州桥是独拱桥的典型代表,体现了独拱桥的基本特征;卢沟桥是联拱桥的典型代表,体现了所有联拱桥的基本特征。作者以赵州桥和卢沟桥这两个典型例子为突破口,说明了这两座桥的特征也就是说明了中国石拱桥的特征,收到了以小见大的效果。为什么我们写不好这样的题目呢?主要原因是我们对石拱桥了解得不够全面,站的高度不够,观察不细致,研究不深入,致使突破口选不好。
  教学时只要使学生明白课文“写了什么”、“怎样写的”、“为什么这样写”这样三个问题,尤其是明白了“为什么这样写”,他们就不仅能进入作品、进入作者,更重要的还能走出作品,走出作者,自然而然地留意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这样,他们占有的素材也就会多起来。素材多了,写作时他们就要考虑取舍。要取舍,就得分析、研究、综合、提炼,于是好的写作角度便会自然打开,好的写作方法便会随心而来。如此这样,课文的典范性也就落到了实处,同时也达到了编者的目的:轻松地完成每个单元的作文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