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2期

《许茂和他的女儿们》编辑纪事

作者:刘铁柯




  上世纪八十年代之初,百花文艺出版社出版了已故作家周克芹成名作《许茂和他的女儿们》,在社会上引起巨大反响和好评,作品荣获首届茅蜃文学奖。作家克芹同志,从默默无闻的农民业余作者,成为深受读者欢迎和尊敬的知名作家。
  令人痛心和惋惜的是:克芹同志过早地匆匆离去……他留给人们太多的记忆和思考。
  
  一
  
  记忆中是1980年元月,我先后收到四川内江作家吴远人寄来的一本《内江卅年文学作品集>和尚未见过面的克芹同志寄的一本1979年二季度《红岩》文学季刊。两本书刊都全文刊登了周克芹的长篇小说“许茂”。不同是:前者《内江》上的作品是初稿,后者《红岩》上的是加工过的修改稿。照常理讲修改过的总要比不修改的好。但作者在给我的信中隐约透出,他本人对尚未来得及修改的初稿,更情有独钟,心着爱意:“让它像一个初生的婴儿一样带着血痛(缺点)问世吧!一个刚刚下地的婴儿,并不美,却有几分动人处。”他对加工过的“许茂”却认为不少地方是编辑代劳,一些富有生活情趣的描写被“精炼”下去了,一些属于作者的习惯语言被换成了编辑习惯用语。此话不无道理。我一口气读完这部24万宇的“真本”“许茂”,顿觉从作品中呼吸到一股冰雪消融、大地复苏清新的春天气息。
  我当时是做散文编辑工作的,对于小说,只是一知半解,凭着读后第一印象,我向百花老社长林呐推荐了作品“许茂”。记得老社长林呐笑笑说 “如果真像你说的那样好,咱社可以做特稿快审快办。”很快出版社成立了由资深编辑家与老编辑组成的“许茂”编审小组。
  这是一部难得一见的好作品,它真实地反映了我国当时农村的现实生活,有很深的思想内涵和现实意义。
  20多年的农业合作化道路,究竟给农村、农民、农业带来的是“欣欣向荣”,还是饥饿贫穷、倒退?!十年“文化大革命”浩劫,究竟给农村、农民、农业造成多大灾难、痛苦和创伤?!农村集体所有制,要不要改革,如何改革?!它直接关系到中国10亿农民的命运和整个国家的命运。作品中提出的“三农问题”。正是当时社会现实生活中最敏感、最尖锐的问题。
  笔者在此有必要向未曾读过“许茂”的读者用几句话勾画一下作品的历史背景、故事情节和人物。1975年冬天四川农村:“寒风凛冽”,“满目疮痍”。上级工作组进驻,整风整社;沱江流域上的葫芦坝农民,似乎盼到一丝曙光;坝上各路人物,纷纷粉墨登场;许茂和他的女儿、女婿们等,各自扮演着不同角色,演绎出他们各自家庭、婚姻、爱情、命运的人生悲喜剧。
  作品不仅有很高的思想价值。其艺术构思也很巧妙独特,故事情节跌宕曲折,人物形象性格鲜明而富有人性。它作为“一个初生的婴儿”,难免不“带着血痕”。它正像作品终审、资深老编辑家周艾文先生所讲“有些方面的缺点无伤大雅,瑕不掩瑜”。
  
  二
  
  作家周克芹的名字,在“许茂”未在刊物上发表之前,是不被世人晓知的。他是四川简阳人,中学毕业后,回乡务农。20年间,当过农民,做过生产队、公社、乡、区基层干部,业余写过小说。1979年上半年,脱产当上乡区干部,挣36元工资,养活一家六口人。为减轻家庭生活负担,多挣些工分,他让没有上完中学的大女儿辍了学。他每每想到这件事,总是怪罪自己害了大女儿。时到今日,16岁的大女儿还同三个弟弟妹妹住一间小屋。冬天寒冷,四下透风;夏季闷热,屋顶漏雨,想修一下没有钱。我听到克芹同志在信中“诉苦”,心里很不是滋味。为了让作者安心在家修改好“许茂”,我当即请示领导,能否先给作者预支一点稿费。让作者渡过难关。社领导与编辑同仁很有人情味,破例先支付给作者500元稿酬。作者用这点稿费还了他多年欠下的债补贴些日常生活费用。本该修的屋没能修成,屋还是那风雨中的老屋。
  说作者是土生土长的农民也好,地地道道的农村基层干部也罢。还是清贫如洗的农村作家也好,都对!他通农活,懂生产,“不开黄腔”、“不摆官架”。农民都叫他“官儿农民”,“农民官儿”:后来有农民发现他会写小说。乡间百姓又称他“农民作家”、“作家干部”。这些乡民的称谓,是农村老百姓对作者为民为官为文的真实写照。是对作者人品人格人性的最高褒扬和肯定。说明克芹同志禁得住磨难,耐得住清贫,保得住本色。
  从作者周克芹的经历与身份而言,他在农村也算得上是经过风雨,见过世面。但他从没有经历过,见识过“许茂”热的大风雨。大世面。
  1979年下半年,43岁拿36元,养活六口之家的克芹同志,从农村被调到雀文联当专业作家。他先是孤身一人来到成都,妻子和孩子仍住在农村。随着“许茂”的出名,克芹同志名声大作。“许茂热”先是从本省“热”起来,再后来“热”到大江南北。全国一些大城市的报社、杂志社、电台电视台、电影厂及出版社,闻风而动。记者、编辑、理论家、评论家、剧作家、出版家跟踪而至,采访、座谈、录音录像,约文索稿,搞得他躲也不是,藏也不是,很是有口难言。“许茂热”热过了头,热得作者焦头烂额:“许茂”好,好过了头!少数理论家、评论家,不实事求是,不从作品实际水平出发,搞人为的“过头吹捧”,“什么天才作家”、“天才之作”,“开文学先河”等等。好评如潮中,也出现不和谐的杂音,讽刺、挖苦:“才知道他原来是个农民”,“很小气,采访他连杯茶都不给”,“他飘飘然了,中央有名的大出版社要出他的‘许茂’都遭到拒绝”。在“许茂热”不能再“热”的时候,热得他无奈的境况下,他不能再在成都待了,他失踪了。
  他躲到原先的“世外桃源”:“现在住在区上或家里。都不如过去清静了,不少人是以逛公园的心情来的,吃饱了饭没事干,茶余饭后就来逛逛,好像我是一只刚刚从非洲运来的什么怪兽。”看来任何年代、任何地方,都存在“做名人难”的季节土壤与环境气候。
  
  三
  
  “许茂“能在“百花”出版,首先要感谢作家周克芹同志对百花社的厚爱和支持。他为此得罪了那么多人,受到那么多非议。
  “许茂”一出,作者曾有宏大设想:分三部写共60万宇。在作品编审出版过程中,我们多次与作者沟通商议,要不要在“许茂”小说上标出“第一部”的字眼。作者始终难以定夺,担心万一写不成二三部。给读者“开空头支票”,“留下千古骂名。”现在问世的“许茂”,是以1975年四川沱江岸上葫芦坝为历史背景,构思中的“许茂”二三部,是以描写粉碎“四人帮”及改革开放初期为背景,从葫芦坝拉到连云场,再从连云场转到县城。场面由小变大,人物仍然以许茂和他的女儿、女婿等为主。现在书中只是提出“三农问题”。而真正对“三农问题”做出最终的回答,要在“许茂”的二三部。
  作者克芹同志,在“许茂”修改加工完后,就下到农村开始体验生活,他给编辑信中提到“整个冬天,我一直在农村生活,注视着许茂这样的农民以及他的女儿、女婿们,在当前的现实生活中的发展、变化,他们在想什么,做什么”。同时,作者在后来的信中更说道:“第一部提出的农民问题、农业问题、党的农村工作问题……要在二三部中做出回答。这些问题,这几年一直在思考,现在觉得比较清晰了。力争回答得完满一点。”听到作家克芹同志正在构思“许茂”第二部、第三部的宏图大愿,让人心潮澎湃,思绪万千……
  然而,因为特殊岁月的生活磨难,痛苦与困惑,周克芹同志过早地离开我们,匆匆而去了。带走他人生未能实现的文学夙愿与读者的殷殷期盼。
  
  (选自《散文》2008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