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2期

感知诗歌的感情美

作者:郁巧兰




  在我国的文学史上,诗歌的传统是极为悠久、丰富而光荣的,远在二、三千年前,我国诗歌就取得辉煌的成就。由于这种文体出自人们在生活中所激起的情感活动。所以它具有抒情性的特点。诗歌的美,从内容方面来说,主要就是诗歌的感情美。
  真实,是诗歌感情美的第一要点。“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阅读诗歌史上的名篇,没有哪位真正的诗人不是情动于中才形于言的。也没有哪篇传世之作不是以感情的真挚性扣动读者的心弦的。《琵营行》这一首著名的长诗,是白居易因写讽谕诗得罪权贵,被贬江州的第二年满腔怨愤的倾诉。诗中的真情丝毫不容怀疑。再说现代女作家冰心,她的诗作所以感人,主要原因就是她的内心充满了真爱。“她是一个真人,坦诚而透明,她落的泪,就是她的诗,一种最激烈、最博大、最无私、最奔放、最抒情的诗,字字都厉害,铿锵有声。”舒乙对冰心的评价。正是从诗人感情的真挚性着眼的。
  强烈,是诗歌感情美的第二要点。中国新诗的奠基人郭沫若说过,诗人在创作过程中洋溢着的强烈感情好像海面掀起的波浪,“大波大浪的洪涛便成为‘雄浑’的诗”,“小波小浪的涟漪便成为‘冲淡’的诗”。我们可以这样设想,他创作的《炉中煤》、《地球啊,我的母亲》等便是感情的洪涛所形成的雄浑的诗,《天上的街市》等便是感情的涟漪所形成的冲淡的诗。其实,诗人们创作的诗之所以为读者怀念,其最可贵的特色就是感情的真挚性和强烈性。让我们一起来读贺敬之《回延安》的开篇吧:“心口呀/莫要这么厉害的跳,/灰尘呀/莫把我眼睛挡住了。/手抓黄土/我不放,/紧紧,贴在心窝上。……”从诗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激动的心情如烈火一般燃烧,如大江一样奔泻!
  深度,是诗歌感情美的又一要素。缺乏深度的诗作,往往粗疏浮泛,没有持久的魅力。一些打油诗,常常使人感到粗放有余而深隽不足。真正具有深度的感情,一般呈现为柔婉之美或沉郁之美。例如杜甫的《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双鬓,潦倒新停浊酒杯。”这首诗集中了秋天和大江这两个富于想象力和联想力的形象,那急风、高天、猿啼、飞鸟、落木、长江,无不饱含着诗人对祖国和身世的酸辛和愤悱。真可谓“精光万丈,力量万钧”。一切有生命力的诗作都具有厚重的感情。
  诗歌的感情之美。不仅与“真”形影不离,而且与“善”更是结下了不解之缘。“善”对“美”起着规范作用,就是说,感情之真能否化为感情之美,还要看这种感情是否合乎一定的道德伦理标准。我们读张籍的《节妇吟》:“君知妾有夫,赠妾双明珠。感君缠绵意,系在红罗襦。妾家高楼连苑起,良人执戟明光里。知君用心如日月,事夫誓拟同生死。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不由得对这位女子充满了敬佩,她的行为无疑是伦理道德的典范,她本人是真、善、美的化身,其实诗中的她就是诗人自己。再回顾一下历史,我们也可以发现,那些最杰出最动人的诗篇,往往都表现了诗作者对民族、国家、人民深切的感情,闪耀着“善”的光彩。闻一多在《红烛》中说:“红烛啊!流吧!你怎能不流呢?请将你的脂膏,不息地流向人间,培出慰藉底花儿,结成快乐的果子!”在这里,诗人要将自己奉献给社会,哪怕只对人们起到安慰的作用,也在所不惜,表现了一种彻底的自我牺牲精神。又如陆游的《示儿》:“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诗中那种对祖国、对民族的爱。是一种集真、善于一体的审美情感。
  诗歌的感情当中,还包含着对客观事物的感觉、理解和认识。没有理性参与的感情,谈不上是美的感情。如王勃对鹅的描绘,白居易对野草的歌咏,苏轼对西湖、庐山的阐释……无不渗透着诗人的审美情趣。可以说,诗歌中的感情美,是哲理与诗情结合的产物。
  一首优秀的诗歌,就如同你心中至真、至善、至美的偶像。它令你仰慕,令你痴迷,令你怀念,令你终生难忘。最后,让我们一起低吟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来结束全文吧!“轻轻地我走了,正如我轻轻地来,我轻轻地挥手,作别西天的云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