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2期

运用品味法教好散文

作者:郭怀玲




  “文学是人学”,语文教学应该关注人的情感,散文教学尤其应该如此。散文是一种重在抒情的文体,无论是写事还是写人。都离不开“情”字。散文教学的任务就是引导学生品昧体悟文章的情感。如何品味?
  
  一、品味语言
  
  散文也可以说是语言的艺术。虽然没有诗歌语言那样精粹。散文由于风格的不同,语言风格也是千姿百态。但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纯净。散文语言可以平实。但不能苍白寒伧;可以优美,但不能雕琢浮华。散文语言是秋天的晴空,一碧万里;是雨后的春山,清新淳朴。所以散文教学不能放过语言的品味。
  品味语言,首先要理解词语的含义,体会词语在表情达意中的作用。要注意辨析同义词和近义词;要注意词语之间的搭配关系;要联系具体的语言环境,体会词语的感情色彩、语体色彩和丰富的表现力。
  例如:《(野草)题辞》的第一句话就是“当我沉默着的时候,我觉得充实;我将开口,同时感到空虚”。这句话中两组相对的词语:“沉默”与”“开口”,“充实”与“空虚”,值得品味。那么如何品味呢?我在讲解时。首先把这个问题抛给学生,让学生回答,结果是“老师这不是相互矛盾吗?…这不是越说越迷糊,觉得很复杂”……。我又接着问:“为什么是矛盾复杂的呢?”同学们都说:“不清楚”。于是我就结合时代背景讲:鲁迅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正在广州。他经历了国民党反动派继上海“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之后的广州“四·一五”大屠杀。在他亲历和目睹这场空前的血腥屠杀后的第11天,愤然写下了这篇散文诗,表达自己面对白色恐怖毫无退缩,愤然前行的精神,也抒写了《野草》出版时自己的痛苦心境。因为环境所迫,难于直说,也为了表达的曲折含蓄,许多语言压缩凝练到极点,具有渊深的诗的含量。讲到这里同学们顿时大悟。可见,语言是思想的载体。不管语文教学多么“人文”,忽视语言的语文教学,不是地道的语文。
  品味词语的基本方法是:
  第一、反复朗读,感悟词语的糖美。反复朗读,不仅能加深对词语的理解,而且还有助于积累词语,提高运用语言的能力。
  第二、探究疑点,理解词语的内涵。遇到疑点,不要放过。要勤查工具书,联系具体的语境来辨析词义,品味词语的含义。如《母亲》这一课中,在不同的语句中出现了意义相近的三个词“凌辱”、“侮辱”和“玷污”。为了搞清这三个词的含义,先让同学们查工具书,结果,同学们都是说这三个词都有使人蒙受耻辱的意思。我说:“对。谁能说出这三个词的不同含义?”没有人回答。接着,我就给他们讲了这三个词的区别就在“凌”、“侮”、“玷”这三个词素的含义不同。“凌”是欺压、侵犯的意思,所以“凌辱”有强调欺压、侮辱之意。“侮”是欺负、轻慢的意思,所以“侮辱”有强调欺负、羞辱之意。“玷”是白玉上的斑点,所以“玷污”一般指洁白的身上弄上了污点。
  第三、比较异同。体会用词的得当。比较异同,既可以从词的意义(轻重、褒贬、范围)人手,也可以从词的用法和语体风格等人手。比较,是最普遍、最易掌握,也是能见成效的品味语言的方法。
  如《中国的牛》第三段讲到人和牛在田埂上相遇时,文中出现了两个意思相同的词语一“踟蹰”和“迟疑”。“踟蹰”用于人的心理,而“迟疑”用于在人的眼睛中看到的牛的行动。如果将两个词语交换一下,就能比较出细微的差别,同时能领悟出文章语言的精到。
  品味语言,还要重视品味句子。句子是语言的使用单位,“积句而成章。积章而成篇”,理解句子,才能进而理解篇章的含义。
  品味句子,要联系具体的语言环境,理解句子的含义;要辨析和把握句子的主干,懂得分句之间的组合关系;要体会作者怎样灵活运用整句和散句、长句和短句,使文章语言错综变化,生动活泼,富于节奏;要揣摩作者怎样恰当地选择句式和安排句序,细致入微地表现自己的思想感情。
  例如:《(野草)题辞》中写道:“我以这一丛野草,在明与暗,生与死,过去与未来之际,献于友与仇,人与兽,爱者与不爱者之前作证”。这句话值得细细品味。作者以富于节奏的排比式,将自己心爱的《野草》作品,在黑暗与光明的险境中,生与死的关头,过去与未来的转折点,献在自己的友人与仇人的面前,作为在没有自由的黑暗中自己不能“大笑而且歌唱”的证明。这种表达方式,是出于诗意传达要求的曲笔,也是限于政治险境不得不为之的选择。无论什么原因,都增加了作品含蓄的哲理美的深刻性和感染力。
  品味句子的基本方法是:
  第一,反复朗读,来感悟句子的表现力。如:“但我坦然,欣然。我将大笑,我将歌唱”在《(野革)题辞》中出现不止一次,经过反复朗读,就会明白这句的含义是:既写出了野草的自然品性,又写出了与现实休戚相关的文学命运;既写爱自己创造的“野草”的心境,又暗示对于滋生“野草”的社会现实的憎恶感情。这样的句子,将诗作了最高的凝聚和提升。于乐观无畏的豪情抒发中,强化了全文的诗的旋律感。
  第二,运用比较、质疑的方法,来辨析、理解语句的含义。如《记念刘和珍君》中写到“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然而造化又常常为庸人设计。以时间的流驶。来洗涤旧迹,仅仅留下淡红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鲁迅写“血色”为什么是“淡红”而不是“鲜红”?“悲哀”为什么是“微漠”而不是“浓郁”?结合语境可以看出作者的遣词多么准确,传达的感情又是多么贴切,潜藏在文字背后的作者想说而又没有明说的意思是多么意味深长。
  第三,借助必要的语法、修辞分析,来体味句子的意蕴。例如:“威尼斯是海中的城,在意大利半岛的东北角上,是一群小岛,外面一道沙堤隔开亚得里亚海,在圣马可广场的钟楼上看,团花簇锦似的东一块,西一块在绿渡里荡漾着。远处是水天相接,一片茫茫。这里没什么煤烟,天空干干净净;在温和的日光中。一切都像透明的。中国人到此,仿佛在江南的水乡;夏初从欧洲北部来的,在这儿还可看见清清楚楚的春天的背影。海水那么绿,那么酽,会带你到梦中去”。通过反复朗读,就会使读者对威尼斯这座“海中的城”有如睹其貌。身临其境的感受。如“团花簇锦”,“东一块西一块”来描绘威尼斯的静态状貌;用“绿波”“荡漾”来展示其动态美姿;用叠词“茫茫”“干干净净”“清清楚楚”使描写的对象更加形象可感。作者还应用了贴切的比喻、拟人、通感等多种修辞手法,如“仿佛在江南水乡”唤起读者对这陌生的异国景物的亲切实感;“春天的背影”是难以捉摸、消失未尽的春天景色显得那么可爱;“海那么绿,那么酽,会带你到梦中去”,使无知的海水情意顿生。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