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2期

让素质教育真正走进语文课堂

作者:王旭军




  应试教育以考试分数来衡量教育成果,它扼杀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妨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致使语文教学陷入“教师累,学生苦,负担重,效率低”的困境。要走出困境,笔者认为:语文课堂教育必须遵循主体和谐民主的原则。着眼于能力的培养,健全完全人格,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让素质教育走进课堂。
  
  一、突出学生主体地位
  
  (一)诵读、乐说、细品、仿写交融运用,激发学生参与。
  素质教育注重培养学生能力,它关注的不再是学生是否参与,而在于学生如何参与,教师的主导作用在于运用灵活创造性的措施,确保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全过程地参与,每个学生参与。
  1、诵读。语文教学宜“诵读为先”。朱熹曾说:“凡读书不可牵强暗记,只是要多诵读数遍,自然上口,久远不忘”。叶老也说过:“学生读的好,才能写得好。”诵读的确重要。在诗词教学中,我让学生反复诵读。使学生畅游在中华古诗词的海洋里,尽情融合凝聚在诗中的意境、智慧、风骨,以加深学生文化蕴含,健全学生人格,提高审美的意识。文章不是无情物,它融入了作者的情感并以这感染读者。诵读时,应引导学生披文以人情,沿波深源,启迪学生之情感与作品之情感产生共鸣,让学生走出课文的艺术之宫,对琳琅满目的语言珍宝品味鉴赏,寻幽探胜,受课文多姿多彩的美的魅力感染,灵性为之开窍。人情入境人理地汲取文章中的丰富营养,取得一个又一个的顿悟,实现主体接受的最优化。
  2、乐说。为培养学生主体参与能力,养成参与习惯,教师应特别注意学生的“说”。起初让学生由敢说、大声说、人人说发展到深层次的正确说,愉快地说。对学生的“说”采取容忍激励的教学策略,鼓励学生大胆表达,开展“五分钟演说”,“说自己,评同学”等活动。给学生充分的表现机会,鼓励学生在课上“想说就说”。免去了举手须经老师同意后才发言的规矩。实践证明,经过长期锻炼,学生们由怕说到敢说,进而会说、说对、说得好、乐于说。“说”表现了思维,“说”本身就是一种参与,实现了主体接受的自主独立性。
  3、细品。现行中学语文教材中的作品文质优美。要使学生陶醉于作品的优美意境之中。获得愉快,美感,情趣,就得对美文佳句细细品味。中学语文课本中如《春》、《济南的冬天》等课文描绘了祖国山河的优美壮丽景色,学生美读品味,可以激发爱自然,爱祖国、爱人民的情感。当然教读课文,教师应引导学生细品教材中的传神之处,点睛之笔。执教《荔枝蜜》,我紧抓结尾句“我做了一个奇怪的梦,梦见自己变成了一只小蜜蜂”揣摩研讨,让学生感受到作者建设美好生活的愿望,领悟作者积极健康的生活真谛,使学生得到美的熏陶。细品。使主体接受创造性得以实现。
  4、仿写。作文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模仿性又是作文教学显著的特征之一。朱熹曾指出:“古人作文作诗,多是模仿前人之作,盖学之既久,自然纯熟。”诚然,模仿决不是意味着鼓励学生抄袭或简单的摹写,而应是“似范其貌,实取其神”。中学语文课本中有许多优美文章,让学生模仿并创造性地想象,在内心情感的驱动下,运用典型化的手法。对以往储存在头脑中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从而表达美,创造美。仿写是进行美的教育和培养美的创造能力的重要方式,体现了学生的主动参与及主观能动性。
  
  (二)重视学路,合作互动,促使主体参与。
  现代教学十分重视学生主体作用的体现,教学效果明显与否,取决于学生参与的程度。教学时。我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教学的整个过程,无论是教学目标的确定,还是难点的突破。都包孕着学生思考、创造。课堂上师生互动。相互启发,大大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也培养了学生提出问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也使教学内容符合求知实际。主体接受因有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之特点。因而学法指导极为重要。教师应重视学路,顺应学情,逢山开路,遇水搭桥,把暴露的教学矛盾视为最可贵的教学机遇,在“山穷水尽”处共同探求“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新境界,真正使学生学有所得。
  
  二、营造和谐、愉悦的教学氛围
  
  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思想家王守仁也说:“今教童子必使其趋向鼓舞,心中喜悦。则其进自不能已。”可见古人重视“乐学”,强调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在欢悦中思维。营造和谐、愉悦的教学气氛,需坚持两个原则:
  
  (一)民主平等
  现代教育强调要把学生看作学习活动的主体,当作具有独立人格的人。教学时,教师应把学生看作与自己人格平等的朋友和教学活动的合作者,应尊重他们的人格情感,倾听他们的意见和观点。学生可与老师争论。教师应鼓励学生发表独特的见解,对学生探索中出现的错误,不能求全责备,要构筑以学习者为中心,以学生自主活动为基础的新型教学过程。语文教学应成为一个多元的主体交叉的对话空间。所有的人在此对话空间中皆是自主、平等、独立、友善的。
  
  (二)面向全体学生。
  素质教育的要求是面向全体学生,公平是素质教育的价值取向。尽管每个学生在时间、课程、设备、师资、学习生活上是平等的,但各自的内因不尽相同,势必造成学习结果的不平等。素质教育不是扩大这种不平等,相反正是弥补差异,使每个学生达到基本的素质要求。因此,教师应努力做到:“心中有人人,人人在心中”。设置问题要有梯度,能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去思考,使他们都能尝到成功的喜悦。后进生的身信心不足,教师要多为他们创造表现自我的机会,把他们连自己都不清楚的潜力推向前台,使他们产生成功意识,得到成功的体验。教师寓教于乐,使学生学有所乐,这正是素质教育所企盼的。
  
  三、科学训练,开启思维,促进发展
  
  启发学生思维,发展语文能力是语文教学的根本。要实现此目的,语文课堂教学应坚持主体训练之模式,让学生去阅读、去讨论、去动手练习,教师重在点拨引导,使学生自奋其力,自致其和。
  
  (一)传授基础知识,重在启发提示。
  例如:讲授“嗟来之食”成语时,并不将成语之义直接告诉学生,而是让学生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来推断它的意义,让学生跳起来摘果实。讨论时有同学说:“‘嗟来之食’就是不经过自己的辛勤劳动得到的食物。”针对此答案,我就势反问:“我们每天吃的饭都是妈妈亲手做的,不是自己的劳动所得,按刚才这个同学解释,我们的一日三餐都是‘嗟来之食’了。”这样一提示,学生顿觉回答得不对,就改口说:“是施舍的意思,”我立即赞许道:“施舍这个词用得好,”问题到这个地步,我继续反问:“什么样的施舍?你满怀同情和怜悯递给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