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2期

学生作文主体意识失落探因

作者:姜跃明




  学生作文总摆脱不了无米之炊的苦恼。什么原因?叶圣陶先生说过:写作是表白“自我”的。表自己的意。抒自己的情,发自己的慨。这就是作者自身的主体意识。这种表白自我的主体意识,不仅要求作者对自己笔下表现的客观事物有真切的感受,而且要在写作中毫无保留地敞开自己的心扉。表真意,抒真情,发真感,决不允许掺杂半点虚情假意。可是,长期以来,我们的写作训练不仅没有强化学生的这种主体意识。反而让这种主体意识严重失落。提笔作文,就在“硬做”上用功夫。“实”的不写,写“虚”的;“真”的木写,写“假”的。叶圣陶先生曾一针见血地指出,现在的写作训练是训练学生“瞎说”的本领。这种“瞎说”一旦养成习惯,便成了自由倾吐的阻碍。学生摆脱不了无米之炊的苦恼。其实并非无啥可写,而是主体意识失落的必然结果。
  造成学生主体意识失落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
  
  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
  
  受传统观念的影响,教师自以为至上的地位,异化了教育的氛围。传统的教育观念中有很多科学合理的因素,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也正是通过教育,一些陈腐的消极的东西世代相传,侵蚀着人们的心灵。比如说,关于教师的地位问题,自古以来就是“天地君亲师”,“师道尊严”,“师”的主体定位高于“亲”高于“生”。现今的教育状况是:一方面是一贯以来的自尊自高而看轻他人,同时,由于经济地位不高,而将潜藏在内心深处的自卑转化为外显的虚高。以所谓“尊严”既训育学生,又训导家长。另一方面,“亲”也自觉地奉“师”为上,惟恐启已的子女得不到应有的关照。这样,自然就使得教师淡化了平等、民主、爱人之心,较大程度上强化了“尊严”感、“君临”感。学生在教师面前只有受训接纳的份。在这样的氛围中,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意识又怎能萌发?主动性又怎能被激活而得以发挥?
  
  “主导”教学理论构膨胀
  
  教育领域有一个很知名的“三主”论,即“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这本是一个很不错的命题,但为什么“学生为主体”始终没有得到落实?一定程度上,“主导”论助长了教师“主”的意识,压抑了学生的主体意识与主动性。究其原因,很多教师在具体的教育活动中没有能真正体会“主导”的实质含义,而把“主导”演绎成了潜意识的“主人”与“领导”,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走样:我是“主”,有主意,有主张,可以“主宰”你们;我是“导”,应当“领导”你们,指挥捧在我手里,我想咋导就咋导,怎么“方便”怎么导。教师就完全忘记了受教育的对象是“人”——活生生的、有思想的、有情感的“人”。
  具体到写作训练中。学生主体意识失落的根本原因,是我们的写作训练在很多问题上扭曲了写作训练本意所致。主要表现在:
  
  写作与创作错位明显
  
  在写作教学中,有人把写作教学等同于应用写作或文学创作。针对这种现象,钱梦龙老师在《学生作文不是文学创作》一文中说:“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也说不清是什么原因,文学创作上的不少术语,如‘主题’、‘题材’、‘技巧’之类,被不知不觉引进了中学作文教学的课堂。语文教师套用这些术语来指导学生的作文,就有意无意地把学生作文同文学创作混淆了起来,于是提出了种种不切实际的要求。”“我们必须把学生的作文和文学创作严格区分开来。学校作文教学的目的是什么?简要地说,是为了培养学生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进行表达的能力:既然作文都是要求成‘文’的。因此也必定要让学生掌握一些有关文章的知识,尤其是一些实用的文章(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等)的知识。但‘文章’不等于‘文学作品’,在作文训练中不能不加区别。”叶圣陶先生也多次说过,写作教学的基本性质是“练习”。练习什么,练习表情达意。如果只是形式上的练习,就没有什么意义,也不会有真实的收效。但是,正像练兵不是打仗一样,写作练习也不是应用写作。作文教学必须遵循学生作文能力发展的规律,评价标准也只能是表情达意的能力。
  
  概念出发立意要求高
  
  “立意”,即明确写作意图,确立具体作品的写作主题,有了明确的写作主题才能具体地构思和完成作品。“立意”(主题)是作品的灵魂,所谓“意犹帅也”。它决定着题材处理及创作的其它方面,是写作的首要环节。但在现实的写作活动中,创作主旨或作品的主题,往往是事先已明确了的,如命题作文等等。这种概念化的“主题先行”的创作活动,如果写作者没有深厚的生活积累和艺术积累,往往是难以产生佳作的。虽然,随着话题作文而带来“内容之神”的限制减少,越来越少的文体限制以及与之相应的命题方式的灵活性,为学生施展才华提供了一个更为宽松的渠道,但高考作为一种制度,它无可避免地要代表一定的主流意识和价值判断倾向,高考作文命题和判卷中贯彻的价值判断是否会抹杀考生的个体性,是值得考虑的。
  
  命题盲目而随意性大
  
  写作教学中,这虽然不是普遍存在,但也绝对不是个别现象。主要表现:一是命题忽视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发展水平,造成学生有话说不出,有劲使不上。二是命题缺乏新意,大同小异,挫伤了学生作文的积极性。这类题目,学生第一次碰到,还会做一做,第二次碰到,就学会了取巧——把同样题材的文章改头换面即可。第三次碰上,连取巧的兴趣都没有了。“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没有新颖的题目刺激。学生的大脑皮层就不会兴奋。就不会产生灵感,也就写不出新颖而独到的文章来。三是命题隐晦。学生费解,失去兴趣。与前面所说的第二种情形相反,有的教师在命题时刻意求奇,导致题目高深莫测,学生理解困难,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近年来高考乃至中考多采用材料作文形式。因而不少教师在命题时都爱上了材料作文,可惜所选的材料常常寓意曲折,为学生的理解增加了难度,难以从材料中领会出一个正确的观点。学生理不出头绪,一头雾水,无从落笔,作文兴趣也随之丧失殆尽。
  以上这些,使写作训练产生了严重问题。久而久之,学生对生活的感受失却了敏感性。失却了对生活感受的敏感性,也就从根本上失却了写作的心理基础。学生作文时无从下笔,不能摆脱无米之炊的苦恼,也就不足为怪了。对写作训练本意的扭曲。归根到底是因为教师对写作的实用性认识偏颇造成的。叶圣陶先生说“作文就是用笔说话”,说自己想说的话。说自己爱说的话。从而达到人际交流和沟通的目的,这就是写作的实用性。明确了写作的实用性,当然我们就不能再训练学生无中生有的“瞎说”了。
  要改变作文教学现状,提高学生作文的积极性,变被动作文为主动作文,就必须强化学生作文的主体意识。只有唤醒了学生的主体意识,激发了他们的主体精神,培养了他们的主体能力,发挥了他们的主体作用,才能使他们在作文的世界里自由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