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2期

作文教学与人文关怀

作者:曹德宏 徐建华




  作文是学生语文素质的综合体现,语文学科鲜明的人文性在作文教学中应有突出表现。如果作文不贴近生活实际,不反映社会人生,不抒写自己对生活的真切感受,那么,作文也就成了简单的文字游戏。没有生活实际内容的文章,要么假话、大话、空话连篇,胡编乱造;要么无病呻吟,矫情造情;要么掉书袋,沉迷于故纸堆中,既没有独到的见解,也难以引起情感上的共鸣。
  生活,惟有生活,才是作文永不枯竭的源头活水。我们时常发现,学生在作文时常常是搜索枯肠,总是感到无话可说,“难为无米之炊”。其实。我们生活在这样一个信息快捷的时代,即使足不出户,也可以通过各种媒体、各种渠道了解社会生活。十多年的成长,我们也会经常对社会做一些观照,对自我做一番审视,对人生做一点思考,为什么会感到没有内容可写呢?究其原因,还是不善于观察生活,思考生活。社会是个大课堂,生活是最好的老师。“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留心身边的事物,捕捉瞬间的感动,珍惜点滴的回忆。或感悟自然。触摸一草一木的自然情愫,感受一山一水的博大胸怀;或思考社会,洞幽烛微,见一草之绿感春之勃发,抚一叶之坠悟秋之壮美;或指点江山,藏否人物;或激浊扬清、针砭时弊。在观察中发现问题,在思考中解决问题。这样长期训练,学生的思维就会愈益清明,愈益深刻。认知水平、思维品质就会得以提高,使作文教学真正实现促进人的发展这一终极目标。
  如2007年福建高考作文“季节”。大多数考生是描写四季之景,或是以四季诗文人文,抒发对四季的感受。但有的考生从自己的生活感受出发。通过季节正马不停蹄的消失、四季不再分明、少女不屑伤春、壮者不再悲秋,来反映两个发人深省的现实问题:人与自然的和谐,人类日趋功利,精神世界日益苍白,精神家园日渐荒芜等。文章视角独特,以小见大,振聋发聩。其实我们对气候变暖、季节消失都是“于我心有戚戚焉”,都有同感,为什么就没有想到呢?小作者独到而深刻的见解源于对生活的观察,尤其是深入的思考,所以才能“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才能在众多的考生中脱颖而出。又如2008年湖北卷高考作文“举手投足之间”,不少考生能紧扣时代脉搏,奏响时代最强音,写汶川地震中那些感人至深的画面、瞬间,写举手投足之间彰显的人间大爱,母性的光辉,伟人(温总理)的人格,乃至同此“国殇”的中华民族众志成城、共赴时艰的自信力和凝聚力。既能很好的扣合题目,又让人感动、感奋。但同时我们也发现,不少考生平时不善于观察生活。思考生活,一到作文,就是按照固定的结构模式。堆砌名人事例,动辄屈原、李白、司马迁,迂阔而不切实际,面目可憎;言必称唐诗宋词,寻章摘句,拾人牙慧。一股迟暮之气、“匠气”扑面而来。如果我们在作文教学中不引导学生从生活中汲取鲜活的素材,而是因功利主义作祟过于热衷什么写作技巧、模式,那么作文就真正走进了死胡同。为了应试而不让学生说真话,说身边事,说平常理,抒真性情,那么就会使学生人性泯灭、人格异化。语文新课标对学生写作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学做真人、追求真知、吐露真言、抒发真情,让作文成为一种真正丰富情感、健全人格、启迪灵性,提高人的素质。提升人的精神境界的语文实践活动。我们时常说“文如其人”“作文·做人”,只有“赤子其人”,才有“星斗其文”(评沈从文语),文章只有渗透着作者的泪和笑才能真正地打动人。 作文教学中注意人文性的渗透,就要真正让“人”融入“文”,“文”又包蕴着“人”,就是要通过“为文”来“立人”。教师以自己的人文素养为学生树立榜样,实践中又必须注重对学生自身完善的关注与追求,使人文精神、人文素养成为滋润其一生的一泓清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