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9年第1期
让语文课活起来的五点做法
作者:胡玲芳
一、注入音乐,活跃课堂气氛
音乐能发展人的思维,能给人以最大限度的联想,并且给人无限的美感,让人尽情想象、思索,潜移默化地发展思维能力。在语文课堂教学中适当地添加些音乐,或配乐朗诵,或让学生唱一些与课文有关的歌曲,不仅能调节课堂气氛,给人轻松愉快的感觉,还能调动学生的情感,从优美的乐曲中体会课文的内涵。例如:在教学《找春天》、《春雨沙沙》等一组表现春天景色的课文时,我让学生自己演唱一些有关春天的歌曲,他们都很兴奋地唱起了《小燕子》、《小雨沙沙》等儿歌,我还播放了《春天在哪里》这首歌给他们听。学生在轻松活泼的音乐声中更加深切地感受到了课文所描述的情景,进一步感受到春天的美,激发孩子热爱春天,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二、动作表演,激发学生参与
教学是师生双方的交流,而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教学效果的好坏,关键看学生掌握了多少知识,对小学生来讲,如果能采用一种调动其积极性的教学方法,将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孩子的天性就爱动,有一种先天的表演欲望,我们在教学中如果能利用这一点做足文章,有时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我在《柳树醒了》一课的教学中,有意识地把“醒了”、“软了”、“飞了”、“长高了”等词语让学生用形体动作表现出来。在课堂上,孩子们用自己的身体惟妙惟肖地表现了“春天来了,柳树苏醒”的过程,整个课堂气氛活跃,效果明显。在教《四季》这课时,我请孩子边读边演“草儿、荷叶、稻穗、雪人”,他们活灵活现的表演,让大家“看”到了春季万物复苏、夏季植物茂盛、秋季硕果累累、冬季雪花飘飘等的美丽景象。尤其演“顽皮的雪人”,通过活泼俏皮的动作,大肚子一挺,再现了冬季的特征,使人如闻其声,如见其景,如临其境。同学们还常常将课堂上学的动作淋漓尽致地表演给家长看。可见,课堂的内容已以一种生动可见的形式深入孩子的心灵。
三、动笔绘画,增添课堂情趣
绘画是情趣教学的特色之一,一些课文,用儿童的眼光看待世界,用儿童的思维想象世界,用儿童的笔触描绘世界,充满了童真童趣,很受学生喜爱,有利于指导学生在朗读、观察、想象、美读的过程中,感受语言优美,获得阅读的乐趣与美的熏陶。例如:在教学《松鼠和松果》时,我设计了让学生将松鼠埋松果的地方以后会是什么样子画出来,这样,学生在充满情趣的氛围中,尽情地发挥自己的想象,把课文中抽象的文字转化为直观的绘画作品,孩子们的想象力非常丰富,画出的画美丽极了,绿树成荫,鸟语花香,蝴蝶翩翩起舞……直观的绘画作品加深了对课文主题的理解——保护环境,美化环境。
有时我让学生“角色换位”,把自己想象成一群快乐的小鸟,在蓝天上遨游,在白云间穿梭,使文字还原为生活的情境,让学生在游戏、玩耍中观察、表达、想象,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感悟语言、积累语言、发展语言。并让学生想象云房子还会有哪些形状,再在轻快的音乐声中用画笔绘出一幅蓝天白云图,让他们互相交流、欣赏,并用优美的语言赞一赞,既可培养学生的想象、说话能力,又让学生在感受语言文字美的同时感受艺术的美。这正体现了新的语文课程标准中所强调的语文学科要整合其他学科的知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的要求。以画促读,让语文课堂充满活力,更充满个性化!
四、应用媒体,激活教学内容
对学生来说,语文课本只是教科书而已,不会说话不会动。作为教师,应该想方设法,利用挂图、简笔画,使教学内容“形象”起来;或利用电教器材,如:幻灯机、投影器、录音机、录像机、彩色电视机以及电子计算机现代化的“多媒体”……,让教学内容“活”起来,发出“声音”来,显现出“影像”来。如:在教学《北京》这课时,由于首都北京对于学生来说是既熟悉又陌生,,要全面的了解北京难度实在很大。但可喜的是现代技术的迅猛发展,给我们教学提供了便捷的平台。我借助CAI课件,把生动的画面、鲜明的色彩、形象的声音及完整的情节展现在孩子们面前,给他们身临其境之感。借此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又创设了很好的教学情境,为加快教学的节奏,增大课堂容量,突破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扎扎实实理解课文奠定了很好的铺垫作用。
五、加强实践,拓展学习空间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社会、家庭等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在实践中运用,在运用中提高。教师应将语文课程根植于现实生活,鼓励学生走进生活,去观察、发现,去创新,以此来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真正把语文课堂与生活“链接”。一篇课文提供给学生的只是一个范例,一堂课应该成为学生学习的又一个起点。教师要让学生带着喜悦与满足离开课堂,怀着激情与好奇投入更为广阔的空间。这样,教师才是真正实现了从一个“灌输者”到一个“点火者”的角色蜕变:学生,才有可能从一个“接受者”转变为一个“发现者”。
课堂要充满活力,离不开学生和教师的合作努力、离不开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让语文与艺术,与信息技术,与生活有机整合,让学生从课堂走向课外,这样既增强了学生的感悟能力、动手操作和审美能力,也丰富了学生的情感体验,达到知识能力与情感的综合,以全面提升学生的素养。
胡玲芳,教师,现居福建南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