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9年第1期
朗读能让课堂飞扬起来
作者:赵桂蓉
读,能让语文课堂“轻舞飞扬”。
一、注重朗读,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你正在苦恼一篇精美的佳作学生却“无动于衷”时,不妨用朗读先打开学生的嘴,通过以情带声,以声传情的艺术手法将优美的文字变为有声语言而激发他们的兴趣,让他们心灵受到震撼的同时,兴趣的种子自然萌芽。
例如教学余光中的《乡愁》时,学生不是理智的“愁”的研究者,而是“体验者”,他们读出了什么?读出了“邮票”的遥远;读出了“坟墓”的冰冷;读出了生死离别之痛;读出了一个游子的乡愁之浓;更读出了“一湾浅浅的海峡”也隔不断的中国情……学生用质朴的声音,庄重的神情,似乎告诉了我们他们的感动,他们的共鸣。此时,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也油然而生。
二、注重朗读,能培养学生的语感,有利于领悟美感。
新课标指出:“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叶圣陶先生也说:“一个人即使不预备鉴赏文艺,也得训练语感,因为这于治事接物都有用处。为了鉴赏文艺,训练语感更是基本的准备,有了这种准备,才可以通过文字的桥梁和作者的心情相契合。”可见,语文教学必须重视对学生语感的培养。什么是语感?语感就是指人们对语言文字的直接感受能力。训练语感的重要方法之一就是感情朗读。朗读的形式很多,有齐读、轮流读、指名读、分角色读等。阅读教学中,可以通过多种朗读的方式,通过想象,联想,形成鲜明的内心视像,来引发学生的语感。
如《故乡》一课,老师范读时,学生边听边想象“我”回到故乡时,儿时带给我许多欢乐,甜蜜的回忆的“理想”故乡,却面目全非,变得荒凉、萧瑟、没有活力。然后,让学生轮流读,分角色读,再次形成内心视像,品味出一个个鲜活饱满的人物形象,品味出作者鲁迅的语言魅力与深沉的胸怀。
再如《背影》中父亲买橘子的一段。学生一边诵读“蹒跚”“攀”“缩”“倾”……一边想象,甚至模仿。在这些重点品读中,他们读出了作者用词的准确与生动;读出父亲对儿子真挚的爱;他们读出了感动;更读懂了可贵的亲情。
再好的文章,只有用心阅读,才能体味到它的美。曾国藩说:“非高声朗读,则不能得其雄伟之慨,非密咏恬吟则不能探其深远之韵。”文章的情感和韵味,气势和神采,不诵读几乎就体会不到它的妙处,而在这个过程中,对语音、文字、词语,句子等的品味与揣摩,便是一种不知不觉的语感训练,学生在这样的品读中逐渐形成了语感,领悟了美感。
三、注重朗读,能够提高学生的“说”“写”能力。
语文的“读”“写”“说”是互相制约,互相促进的。“读”是学习,是积累,“说”、“写”是运用,是提高。喜欢读,会读的学生,自然会学习到好的朗读技巧,获得更多的情感与思维的双重体验,“说”、“写”自然也能言之有法,言之有据,言之有物,言之有序。
《新课标》指出:“教材……在用词造句、布局、谋篇等方面具有典范性。”学生把好诗文“熟读成诵,反复吟咏,仔细揣摩,推敲出全篇的气势脉动和声音节奏,使它沉浸到自己的心胸和筋肉里,等到自己动笔时,于无意中支配自己的思路和气势”(朱光潜语)。如:学生诵读《春》的时候,学到了本文用恰当的修辞手法准确、形象地描绘自然美景的方法。自己写景时,再不只是“美极了!漂亮极了”,而是“落叶像一只只黄色的蝴蝶,迎风飞舞,秋天像一位博学的智者……”“读”让学生最大程度地走近了文本,感受了文字的生命,“读”为“说”、“写”提供了最本真、最宝贵的情感源泉,也无限激发了学生智慧的火花。
我们应让读书声在课堂回荡,真正做到“读”占鳌头,“读”领风骚,让语文课堂处处闪动着学生灵动智慧之光。让他们在朗读中得到美的享受,美的熏陶,让他们在朗读中真正感受到祖国的语言文字的无穷魅力。
赵桂蓉,教师,现居湖北安陆。